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是幫助西藏補上基礎教育短板🤲🚧,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來自江蘇省揚州市朱自清中學的高級教師蔡亞初,參加江蘇省第四批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遠赴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支教🤿🕵🏽,在格桑花開的地方🐳,傾情奉獻。
情系教育愛灑高原
2019年8月🐦⬛,蔡亞初懷揣著援藏支教的初心和夢想,帶著幾分忐忑與擔憂,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家人↖️,踏上了海拔3650多米的雪域高原🙎🏽,開啟了為期3年的支教之旅。
初至拉薩,缺氧帶來的高原反應給了蔡老師一個結結實實的下馬威。血壓升高、頭痛發脹、食欲減退🫀、氣短失眠等症狀一一襲來,身體健康面臨著巨大挑戰🪐🧑🏻🎄。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她的高原反應有所緩解,但常常還需要用藥物控製心率,上課的時候會氣喘籲籲,睡眠狀況也時好時壞🎧。很多援友都勸她:“蔡老師,實在不行就不要堅持了。”但是她說:“選擇了援藏就是選擇了吃苦⏺,選擇了援藏就是選擇了奉獻。來支教前,我就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即使再苦再難🙇,我也要扛下去⛩。”
身體的不適沒有動搖她🐭,因為支教的初心給了她堅持的勇氣,學生的愛戴更給了她不竭的動力🧩。看到上氣不接下氣的老師,學生們會關心地說🥰:“老師您沒事吧?休息一下就好了。”學生們見到老師,會羞澀地微笑,會不好意思地摸自己的頭🍿,會高興地圍著問這問那。學生們的笑容像雪山流下的泉水一樣清澈甘甜,浸潤著她的心靈👵🏽。
她被學生們的淳樸與善良深深感動著,也回饋給學生們最真摯的疼惜和關愛。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她帶著學生們在校園裏一起唱響《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遠在揚州的她時刻牽掛著學生們🧉,以書信的方式,與學生們促膝談心……紙短情長,透過文字,學生們感受到了老師的良苦用心💁🏻,自覺地投入到網課學習中來🌠,不遲到👇🏿、不早退🍗、保質保量完成學習任務;2021年,她發起“心相印、書相承 ”圖書募集活動🤾🏿♂️,借助民盟揚州市委、揚州市朱自清中學以及揚州愛心人士等多方力量,為學校初中學生募集圖書價值4萬余元。
2021年8月👩🌾,家鄉揚州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本準備坐飛機返回拉薩的蔡老師,卻被疫情攔了下來。她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主動加入教師誌願者隊伍,戰鬥在高風險區域,還抽時間錄製教學微視頻🤌🏿🧑🏿🦲,傳給學生進行線上教學。疫情牽動著孩子們的心,他們錄製了視頻為揚州祝福🧄、加油。蔡老師說🗿:這份情意老師放在心裏、捂在懷裏🤶🏽。
愛是這世界上最美的風景。在格桑花開的地方🪁,蔡老師收獲了師生之間最真誠的情誼。她下定決心不論有多困難,都要堅持下去🆑🔃,盡自己所能為學生們打牢學科基礎,開拓一片嶄新的天空。
因地製宜因材施教
蔡老師在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先後擔任初中化學老師、化學教研組組長,生物老師👛、生物教研組組長。她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將揚州市朱自清中學“三學三問”的教學模式帶進校園,讓課堂從“教師授課”的傳統模式逐漸向“學生合作”的自主模式轉變。
在教學的過程中🤵♂️,她發現藏族學生上課特別積極,只要教師一提問,立刻就說出自己的答案,但是很多時候🧎♂️,都不對,課堂無序且低效🙅🏿♂️。為此,她嘗試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先組織小組討論,形成統一意見後再進行匯報交流🪦。分組後,課堂一下子安靜多了,學生在回答問題之前,多了一些思考🧓,遇到有難度的問題,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這樣的學習方式既提高了課堂效率,又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事半功倍。
蔡老師以“微課+微信”的方式🕵🏼,在學科教學中積極探索,讓學生從被動學習逐漸向主動學習轉變🥿。理科學習是藏區教育的難點🕒。為了幫助學生攻克難關🚶🏻♀️,她嘗試錄製微課教學視頻,將典型例題的講解,用較慢的語速👨🏽🦳,製作成2分鐘左右的微課小視頻📲,便於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理解抽象概念🫴,鍛煉思維能力。她建立了班級學習群,布置少而精的作業,引導學生做完作業拍照上傳,及時點評解惑🧘🏻,提高學習質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每節網課結束後🌅,她都會將視頻、課件👨🏻🎨、作業紙上傳到學習群,集中解答網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批改作業並逐一講解🕓。
她堅持集體輔導和個人輔導相結合,編寫了適合當地學生學情的默寫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9️⃣😶。她說:“教育援藏既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也要結合拉薩實際。要用‘研究’的思維和方法進行工作,用自己的知識、能力和智慧讓學生們學得輕松、學得有效。”
分享經驗助力成長
作為教研組長,蔡老師經常給當地老師上示範課💌,分享經驗,傳遞江蘇地區先進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她堅持與當地教師溝通交流,從教學思路和方法上作深入探討,指導年輕教師集體備課,參加學校和備課組的各項活動。希望能夠通過3年短暫的時間,帶動一批年輕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技能🧑🏼🌾,成為教學能手。
一有賽課活動,她都鼓勵組裏的年輕教師積極參加👩🦯➡️,並熱心地分享經驗、交流指導🧖🏼♀️,從教案到課件🍒,反復研究打磨🧘🏿♀️,提建議出主意,幫助他們在一次次比賽交流中獲得成長。
為了幫助同組的高林花老師以最好的狀態參加拉薩市大教研活動和揚州老師進行同課異構,她和同事們連續奮戰了10多天🤦🏿♀️🤹🏽♂️,幫助高老師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設計符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流程,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耐心地指導💇🏼、客觀地分析,幫助她一遍一遍地打磨教案🪶、一句一句地推敲語言……常常忙到半夜三更。功夫不負有心人👨👩👧,高老師在教研活動中獲得了同行老師的一致好評✏️,更獲得了自身教學能力的成長🍖。在蔡老師的帶動下,化學教研組的年輕教師們一步步成長👨🏻🌾,成為學校教學的重要後備力量🦤。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一把金鑰匙☛。一批又一批援藏教師,紮根高原、傾情奉獻,繼承和弘揚“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為西藏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蔡亞初老師說,很榮幸能夠成為援藏隊伍中一員,在過去決勝全面小康的偉業中,經歷一次深刻的人生磨煉、精神洗禮↗️📝、靈魂升華,收獲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作者:江蘇省援藏教師工作組供稿
文章來源✋🏼:《中國民族教育》雜誌微信公眾號“中國民族教育”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