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遊戲也可以成為研究課題


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出實施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但是,目前一些教師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對綜合實踐課程仍然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如何讓綜合實踐課程走近學生🌔,讓學生從中鍛煉搜集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一個大課間時〽️,我在走廊裏看到幾個學生趴在地上玩摔卡片的遊戲,玩得不亦樂乎。地面上攤放著各種各樣的卡片:三國、水滸人物的👨‍👩‍👦,寵物小精靈的🧜🏼‍♂️🥲,數碼寶貝的……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在農村玩的打寶遊戲。看到我時,孩子們有些驚慌失措,而我卻把他們召集起來,加入到了他們的遊戲中🫴🏼。孩子們還紛紛好奇地問我小時候都玩些什麽遊戲🛀🏽,而他們的好奇也引起了我的註意🩸🦸🏽。現在的孩子不僅自己的遊戲時間越來越少🪴,更對幾十年前的民間傳統遊戲知之甚少👩‍✈️。這種差別🧑🏿‍🦲,不僅是對幾個遊戲的認知缺乏,更透出了對那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和時代背景的陌生和疏離📮。

  於是,我想到了和學生們一起開展走進民間遊戲的課題研究🤽‍♀️,希望他們挖掘民間兒童遊戲的價值🚣🏿‍♂️,增加對社會、生活的了解,並從中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們學有所悟🧑🏿‍🍳,學有所獲👨🏽‍🚀。

  首先,我指導學生製訂方案、調查采訪,向父母、祖父母了解他們的童年故事、曾玩過的遊戲。為了讓學生的調查、訪問更有效,我設計了專門的記錄表🚌。活動中,學生們個個積極調查訪問、搜集資料。有的學生采訪了鄰居的爺爺🩻、奶奶🤶🏽,有的學生調查了晨練的老人。老人們不僅教他們玩遊戲,還講了他們童年時的趣事⛹🏽‍♂️。調查匯報會上,李曉彤同學告訴大家🤚🏽🦹🏼,她奶奶小時候特別喜歡翻花繩,她跟奶奶學會了22種方法♟,再加上她自己的創新🫃,一共向大家展示了38種玩法。

  針對學生在調查采訪中提出的遊戲淵源🌏🧗‍♂️、價值等問題💂🏼‍♂️,我指導學生利用網絡搜集相關資料進行研究。面對紛繁蕪雜的網絡信息🤵🏽‍♀️,很多學生不知所措,表現出辨別信息和取舍信息能力比較差、搜集資料時容易開小差、容易迷失研究方向等問題😙👩🏼‍💼。這讓我意識到,在過去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過於註重上網方法和技術的指導🚶🏻🧁,而忽略了辨別信息和取舍信息能力的培養。於是😼⚡️,我更加註重指導學生分析材料的價值,並鼓勵學生向學校網站推薦資料🌊,使學生不僅是網上信息的獲取者,還成為了提供者,提高了學生上網搜集資料的效率🍆。我還將教育資源整合1️⃣、製作成了民間遊戲專題網站,其中🤣,陳宗琪同學的行將消失的民間遊戲視頻受到了其他同學的喜愛🏸。

  對於搜集到的遊戲🗃,我和學生們一起體驗,並在實踐過程中進行改造,比如翻繩彈蠶豆跳房子炒黃豆🫅、貓捉老鼠等。體驗遊戲規劃時,學生們發現🧑,遊戲來源於生活,很貼近生活🌟,是從生活中演變而來的;遊戲的道具都能從身邊隨手取來;遊戲在不斷地變化、發展、改進👩‍👩‍👦;很多遊戲不受時間🧙🏼‍♂️、場地的限製🎎;有的遊戲規則很簡單,有的則比較復雜。

  在改造過程中,學生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設計了幾款很新穎的遊戲💁🏽‍♂️👨‍🦰。有的小組把幾個遊戲組合在一起💇🏽,製定了新的遊戲規則,形成了新的遊戲;有的小組利用原有的遊戲道具對遊戲進行了改進;有的小組自己動手製作了更合適的遊戲道具。

  遊戲是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營養⚈😱。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遊戲是點燃兒童求知欲和鉆研精神的火種。課堂上,當孩子們聚集在一起體驗那些被挖掘出來的遊戲、暢談發自內心的體會時🪸,他們產生了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思維碰撞。當看著孩子們穿梭於網絡中搜集資料、整理信息的時候,當看著他們在操場上興趣盎然地玩著遊戲👨🏼‍🎓,時不時地因遊戲玩法而爭得面紅耳赤時👼🏼,我知道那些行將消失的傳統民間遊戲已經在孩子們的心中紮根。(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1-09-22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