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熱議:學術期刊稱論文不收錢就要關門



    膜拜 張兮兮繪

           “沒錢你投什麽稿”

      我第一次遭遇期刊論文收費,是在2006年。那年4月👩🏼‍🚒,兩份北京出版的大報,連續刊載《中國教育教學研究》征集論文啟事🍜,領域涉及教育的各個方向,特別歡迎各級各類學校的師生投稿,該雜誌的地址是海南省海口市。我興沖沖地寫了一篇闡述自考法律專業弊端的論文,大約2000字👵🏽,寄給該雜誌。10來天後,收到一張蓋著該雜誌印章的用稿通知書,稱我的論文已入選該雜誌6月的“成人教育”欄目💇🏽‍♀️,根據新聞出版總署的有關規定,版面費600元🏉,收到通知書後5日內匯出🚵🏽‍♀️,並妥善保管好匯款收據。見此情形🖼,我給該刊編輯部打電話,接電話的一位女士稱贊文章很有新意🚉,是一個尚未發現的重大問題,已安排好版面,6月份出刊👨🏻‍💼。我問她能否不收費👴🏽,她說這是執行政策🧑🏻‍🦲,現在的學術期刊都是要收費的,本期刊作為國家級期刊,收費算是比較少的!我聲言要投訴該雜誌亂收費🙏🏿,她說完“請便”即掛斷電話🖖🏼。當然☁️,我不會去寄版面費,文章也未刊載。直到上個月,我才從媒體的報道獲悉💁🏿‍♀️,該雜誌就是近期查獲的海南假期刊案件中的非法期刊。

      第二次是在2007年春季🌒👩🏼‍🍼。那年3月,我翻閱了本市一所財經院校的幾份學報雜誌,試著投寄了一篇關於自考財會專業的論文。4月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詢問了幾句那篇論文的事兒,便表示準備發稿,但要版面費300元。我回答沒錢,對方猶豫了一下,說可給予特殊照顧😪,收200元🚑,我依然說沒錢,對方提高了嗓門問,100元的審稿費該有吧🦣?我仍問能否免費🕌,對方生氣了,哼了一聲🪩:“沒錢你投什麽稿👩‍💼♡?一點規矩都不懂!”過了幾天🏄🏿‍♂️,我心裏著實不甘,一路打聽🏧,尋到了該學院的學報辦公室🍍,找見了編輯。編輯稱知道這事,讓我去找總編👎🏽,總編笑瞇瞇地告訴我,交100元的審稿費,論文就出在學報的增刊上,除非是名家權威,才不交審稿費🚣🏿。我看了幾份增刊,是那種小報紙,上面登載的全是研究生論文⛸,算了吧。

      第三次是2009年初👉🏻🧜🏻‍♀️,我撰寫了一篇職業教育方面的文章,約有2600字👨🏼‍🎨🧑‍🍳,電郵給某職業教育雜誌👳🏼。兩天後🙆🏽‍♀️,該雜誌便回復說擬用,要求近日把文字補充至3000字再發過來🥴。我趕緊按要求補充細節,過了三天🚴🏿‍♀️,編輯發來已排版的電子版面,說近期刊用🛸,我大喜。又過了幾天,來自該雜誌的《關於開展第七次全國優秀職教文章評選活動的通知》顯示👮🏽‍♀️,入選論文交200元評選費,我沒理睬🔱。幾個月後,我幹脆又把那篇文章投給一本期刊👨🏽‍💻👮🏿,第二天便收到期刊的用稿通知,並留下了值班編輯的電話⚅,還要我傳去電話號碼▪️,我發電子郵件詢問稿件有什麽問題,編輯回復電話裏再細談。自然👨🏻‍⚖️,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陜西西安市雁塔區  吳誌強 

      學術期刊:不收錢就要關門

      在多數人眼裏具有純潔性、嚴肅性和權威性的學術期刊🦧,本該是一方凈土,現在卻因收錢發論文而備受質疑。但是,許多學術期刊也有難言的苦衷📭:不收錢就難以生存👷🏽。

      我曾在一家主要依靠版面費生存的雜誌社實習,親歷學術期刊生存的尷尬👩‍🦲:學術期刊收費主要為彌補辦刊經費的不足。據了解🧛🏼‍♂️,很多期刊雜誌社目前得到的撥款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水平🏄🏿,而現在印刷費、稿費等辦刊成本已大幅提高,期刊經費存在巨大的缺口。在沒有其它經費來源的情況下📨📭,向論文作者收取版面費便成為一些期刊無奈的選擇。對於收費期刊,錢才是硬道理。我看到的現實是:只要交錢,就不存在退稿的事,至於中間要換個作者、加個作者什麽的👏🏼,只要出錢者提出來,編輯就得照辦。只要作者的來稿跟雜誌社半年以內已經刊發的稿件沒有完全重復,不管質量如何🏇🏼,編輯後一律刊發🤰🏼。至於部分重復或者大部分重復,編輯動動筆⚛️,稍微改一下照發不誤。

      實習期間,曾經看到兩篇稿子有大段的內容雷同。如果說抄襲的文章不允許發表,那期刊雜誌能發的文章就大多不能發表了,其收費就會減少🏊🏽。對於收版面費的雜誌🫲🏻,審稿有時候一天就能完成👩🏻‍🔬🔶,雜誌在作者投稿後立刻就回復:來稿符合我刊要求🏇🏻,決定予以刊發👅。雜誌社要的是錢,論文只要從形式上看是論文就足夠了。

      其實🩹,按照規定,包括學術期刊在內的出版物都是不允許收版面費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00年12月15日發布的《關於禁止收費約稿編印圖書和期刊的通知》中明確規定,任何出版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和手段向供稿個人和單位收取任何費用👋🏻,一經發現,將嚴肅處理。

      所以🛹,期刊用版面費來彌補經費不足的做法本身就是違禁的◻️😰。以此而論,沒有足夠正當經費來源的期刊就應停刊。

      雲南玉溪  朱虹瑛 

      一篇稿件兩種“待遇”

      一年前,工作之余,我把點滴體會寫成一篇習作向某報刊投稿✌🏿。不久,我便接到了編輯部的電話。對方很欣喜地告訴我👨🏻‍🏭🦑:“稿件完全符合要求,不過要想發表,需要交納版面費🙋🏽🏖,每個字大約1元……”慌亂之余👩🏽‍🍳,我掛斷了電話➖。早就聽單位的同事講,要想發文章👩‍🦳👨‍🔧,需要花錢🙎‍♀️,沒想到這事也讓自己碰到了。想想自己的那篇稿件1000余字,要想把它變成鉛字就得1000元,真有些心驚肉跳,快頂我1個月的工資了🍸!不甘心的我,又托人打探這家報刊發表論文的費用🔸🦨,朋友很快傳遞來喜訊:內部價600元🧗‍♂️。盡管如此💁‍♀️0️⃣,我仍沒舍得下“血本”🧏🏻‍♂️。我的心空落落的✍🏽💆。

      幾天後,我向另一家教育報刊打電話詢問發表論文的事宜🥶。編輯明確告訴我:“發表論文,不收任何費用,關鍵是稿件質量要過硬。”我內心有種不可名狀的驚喜🧖🏽‍♂️。第二天,我把那篇稿件再一次修改後寄給了他。幾個月了,稿件可能因質量不過關石沉大海,我一點也沒感到痛楚🐐。

      一篇稿件👏🏽🆖,兩家報刊⛸,兩種“待遇”🎲,讓人喜憂參半。

      河南商丘市睢陽區  劉險峰 

      在美國發篇論文很費勁

      一天和在美國讀博士的大學同學小李在網上聊天🥋,她興奮地告訴我🙆🏻,上周在一份影響因子8.7分的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終於實現了在美國專業雜誌發表論文的夙願,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我頗感意外🏄🏻‍♂️,勤奮好學的小李為發表一篇論文為何至於高興成這樣?

      在我們讀研期間♏️,小李就在國家級的刊物上發表過3篇論文,有兩篇還是國家“核心期刊”🤿😕。如今,她在美國已經讀了3年博士,到現在才發了一篇論文,真是不可思議🙆‍♀️,莫非光顧著四處旅遊了👾?

      小李哭笑不得地說,在美國發表一篇論文所需要的工作量是國內的十幾倍,並且必須有出色的實驗結果支撐才行♦︎。如果東抄西湊,只能是白白浪費時間。為了這篇論文她準備了3年多。

      原來在小李讀博士的第一年就給自己定下了發3篇論文的目標👏🏼,在導師的指導下認真做實驗👰🖨。她學的植物轉基因這門專業很熱,要做一個出色的實驗很難🐀,直到第二年秋天小李才在一個煙草轉基因實驗中獲得了滿意的結果,開始準備論文。經過5個多月的精心準備終於完成了一篇4000字左右的論文。

      導師看了實驗結果和論文非常滿意🚔,說這篇論文的水平相當於90年代《Nature》和《Science》的水平😅,他給了小李一些建議𓀑。導師提到的這兩本雜誌在美國甚至全世界都很有影響力,很多諾貝爾獎得主都曾在上邊發表論文。導師的肯定讓小李非常激動👨🏽‍✈️,在導師的指導下先後做了兩次修改,然後投給了《Nature》雜誌。一個月之後收到《Nature》的回信,小李先後又根據其建議做了4次修改🪻🧘🏼,每次修改都要做實驗來驗證🚵🏼‍♂️,盡管很累但她很興奮。又等了兩個月還沒消息,導師高興地告訴小李👳🏻‍♂️,論文可能被采用了🏃。倆人撥通了雜誌社電話⛩,卻被告知,半月前稿子沒有通過審核已經退回來了,只是小李和導師沒有收到郵件……

      在導師的鼓勵下小李又將稿子發給了《Science》,很快雜誌發來回信,對論文又提出了很多好的修改建議。為了這篇論文,小李半年裏連休息日都泡在實驗室,人瘦了10多斤🦇,一來二去改了八九次,可最後論文還是沒能通過《Science》嚴格的編審流程和苛刻的實驗要求,最後其主編寫信的回復是“雖然文章論證有理有據🧥,內容新穎🌡,但水平未到本刊物所要求高度。對你的付出與支持表示感謝和歉意”。小李一氣之下病倒了,“當時🏔,想一把火燒了那些東西”,後來在師兄的勸說下才留下那些實驗結果。

      小李是個不服輸的主兒1️⃣,她覺得自己頭腦發熱把目標定得太高了,決定降低刊物檔次試試。最終,這個影響因子8.7分的學術刊物(相當於“行業一級期刊”)的工作人員和她取得了聯系,並親自來到她的實驗室🤸🏽‍♀️,重新指導做實驗🐻‍❄️、記錄並對論文做了多次修改。5個月後論文終於順利發表👩‍🦲。小李最後一看🫄,論文已經修改了18次,小到標點語法的錯誤⛹🏻‍♀️,大到實驗數據的更正,從開始準備到論文發表,時間已經過去了19個月,人也被折騰得精疲力竭……

      聽著小李的“控訴”,我很吃驚♛。我告訴小李,為了評職稱4月份我通過中介一下就發了兩篇論文,還都是“國家級期刊”🤦🏼,不過我花了2800元“版面費”。

      山東煙臺市  付體昌 

      建立新的學術能力考核機製

      期刊收取版面費,在期刊市場已是公開的潛規則。不同級別期刊的收費標準也不同🖐,或以字數、或以頁碼、或以篇幅計算,核心期刊收費高於普通雜誌🔆,有的一篇幾百元🫃🏻,有的上千元甚至上萬元。

      學術期刊之所以這麽大規模地公開斂財,根本原因還是有旺盛市場需求的推動,也就是僧多粥少🧎🏻‍♂️‍➡️,使得一些核心學術期刊成為稀罕之物。一般來說,國內很多高校都對教師和讀取學位的學生的論文發表作出了硬性規定🙋🏽‍♀️,比如一年要發表幾篇論文,有沒有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如果完不成“指標”✊🏿,教師就會評不上職稱🫴🏼、晉升不了職務🌴🌶,年度考核以及福利待遇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學生就無法完成學業拿到學位證書等⏰📳。現行的僵化的考核評價機製倒逼著高校師生花錢換版面,這種現象也直接導致了學術論文的庸俗化和泡沫化🤰🏽。

      要想真正改變亂收版面費的怪象,必須先打破論文崇拜的思維與機製,改變現行的人才評價標準,將高校師生職稱、畢業的考核標準同論文數量脫鉤🔱,以實現真正的學術推動,建立新的學術能力考核機製🌼。除此之外,科研機構也應該加大對核心期刊的投入支持力度👱‍♂️,用於保障各類學術期刊印刷成本🔆、發行成本以及編輯的人力、智力成本的開支的正常運轉。同時也要統籌兼顧核心期刊的學術水準、編輯的培訓費用以及期刊自身的推廣開銷。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

      山東臨沂市  譚相彬

      當學術淪為金錢的奴婢

      趙蓓蓓

      我們之所以關註國內愈演愈烈的期刊收費問題🏌🏿🧑🏻‍🏫,主要是因為,這樣的收費🙇🏿🧑🏽,已使不少學術期刊在很大程度上淪為金錢的奴隸,只要交錢🏭,不管論文質量,不問論文出處,統統照發🧹🥯。這樣的“學術期刊”💆🏽,已離學術越來越遠,甚至完全與學術無關👨‍👨‍👦,只與買賣🔇、利益有關。它完全喪失了學術之功能,只剩下市場之功能🧐,充滿了銅臭味🕦。

      毋庸諱言,當學術期刊變成某些人拿學位、評職稱、爭項目的“私器”時,基本上就是一堆垃圾,除了糊弄一下評委、獲取個人好處外🏧,恐怕連“學術論文”發表者本人都不屑一顧🤽🏿‍♂️。因為,許多發出來的論文本身就是拼湊、抄襲乃至買來的,並無發表者本人的獨到觀點、見解👨🏿‍💻、發明、創造,可以說既無學也無術♿🧑🏻‍🦯。發論文者並未付出心血🔭,不過是“出了點兒血”而已📦。

      學術本是指研究學問的方法與水平,是系統專門的學問,它包含了人文範疇與科學範疇。學術離不開研究、探究🏃‍♀️‍➡️、追問,離不開實驗🤾🏽、論證💞,它應是科學的、思辨的並具有一定水準的🫏。而學術期刊的“論文買賣”卻使這些支撐著學術尊嚴的東西轟然倒塌,一文不值,取而代之的只有一個字:錢👮🏿。

      金錢成為論文發表的唯一條件,這是學術期刊收費最大的惡➜。當學術完全淪為金錢的奴婢🛩,它帶給社會的又是什麽呢👨🏿‍🌾?

      急功近利,弄虛作假👨🏼‍🍼🪨。誰都知道⚠,學術研究是個吃苦受累的活👫🏼,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要慢工出細活💺,要千錘百煉,要有所創新。論文的價值就在於新觀點🏝、新思想、新方法、新結論等的提出👷‍♀️🧑🏽‍💼,而這一切都需要辛勤的勞動🕺🏿、需要時間。記得30年前🈂️,我們做大學畢業論文時,大約要花上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而現在,許多大學生只用一個月甚至半個月乃至更短的時間🏇🏻。既然花錢就可以發表論文🦌,且無人問出處,又何必要費力勞神、苦哈哈地去埋頭寫論文呢♞?如今都用不著剪刀、漿糊了🚣🏿,上網搜索、粘貼就OK了🦹🏼‍♀️。所以,抄襲、剽竊之風盛行👩🏻‍🦽,連一些有水平🙇、有能力的知名學者、教授也“放下身段”⇾🧛‍♂️,投身或介入、卷入其中𓀎🚯,得利快啊。

      不勞而獲。對那些沒有能力、不夠水平或不願動手動腦的人而言🗂,為了評職稱🙇‍♂️、拿學位🆖,花錢買論文或讓人***文是絕佳途徑。於是👰‍♂️,“論文產業”應運而生🙅🏽‍♀️,買家🧑‍✈️、中介🏄🏼‍♀️、寫手、賣版面的期刊形成一套完整的“產業鏈”,鏈條中的每一環都是既得利益者。其中,除了寫手要付出些許勞動外🎓,其它環節的人幾乎都是不勞而獲🏓,發表者不用寫,刊登者也不用審,區別在於👩🏼‍⚖️,有人掏錢,有人撈錢,有人賺錢。想想看🪇🪝,一個那麽多人都想不勞而獲且能不勞而獲的社會,是多麽可怕、可悲👩🏼‍🦱。

      學術尊嚴掃地,學術水平下降,學術環境浮躁。當什麽人都能發論文、啥玩藝兒都能登出來時👠,真正的學者🏈、學問❌、學術不僅會尊嚴掃地⚃,恐怕有無一席之地都成問題了。學術不再是人們潛心研究的東西🚈♖,而是急迫追求的東西。盡管近年來我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突飛猛進👢🎪,科技人員發表的期刊論文數量如今已經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然而這些科研論文的平均引用率卻排在世界100名開外💸。科研論文的這種虛高、虛胖👩🏻‍🦼、虛張聲勢,恰恰是浮躁的學術環境之典型反映。

      學術研究是人類探索世界、探求真理✌🏻、追求新知的手段,所以被奉為“天下公器”。當“天下公器”淪為牟取集團或個人利益的“私器”時,不僅是社會的悲哀,也是人類的悲哀。

      所以🧛🏽‍♀️,剖析“天下公器”淪為“私器”之原因,探討重塑學術尊嚴之良策,對中國未來發展至關重要🙅🏽‍♀️👧🏿。(新聞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1-06-08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