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學讀什麽?為學問而讀的人,在圖書館、教室和寢室間三點一線地奔波🤤;為就業而讀的人🫧🧗🏻♀️,正在積極地考證🤏🏽、考級、考研🌦、考公務員🌔;為社會關系而讀的人,正樂此不疲地交友,做一個社會活動家🏋🏼♂️;為解放身心而讀的人👩👩👧,在網絡遊戲和談戀愛中度過大學時光🧔🏿💇🏿。
大學讀什麽🦛?有人什麽都讀🥏,有人什麽都不讀。最後結果也大相徑庭。無論如何🧜🏽♂️,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是寶貴的,如何珍惜這段光陰讓自己一生受益,是每位學子都關心的。
從今天開始,《青年調查》特辟“大學讀什麽”專欄🚘👨🚒,圍繞怎樣讀大學才最有價值這個核心問題,訪問一系列有獨到見解的人。敬請大家關註🫘。
在所有對初入大學狀態的描述中🧑🏻🚀,我感覺最形象的☝🏽,是一位北大師兄的說法:“高考前,路是黑的,只有前方亮著一盞燈💍,於是你只能堅定地朝那個方向走🖍;而高考後🚐,周圍忽然亮了,很多條路在你面前,你反而不知該往哪兒走☘️。”
走進北京大學這個百年學府,這種感覺會更明顯。每時每刻🫗,你的生活都和選擇有關:網上有上百門課等著你選,光體育課就有數十門🍸;各種社團在每學期初都會上演“百團大戰”;若你對自己的專業並不熱衷或學有余力,還有雙學位課程供你選擇;在每個假期☹️,都有眾多的實習與交流機會等你抓緊💂♂️;關於未來,你可以出國、保研、考研、工作……
四年前🍣,我跟大多數剛進入北大的新生一樣興奮而迷茫,幾乎一天一個主意👨🏼🦲🪻,同學們也差不多🟥。開學初👨🏻🦽➡️,班裏有一半的人都報了經濟雙學位,學期過半🈚️🆖,大部分人退了課🫶🏽,到大四時👨🦼,堅持到底的還不到10人。
剛上大二🏤👋,大家人手一本GRE紅寶書,好像人人都抱著非出國不可的決心,可真正把那本書背到最後一頁的人不到一半。我問身邊幾個想要出國的同學,究竟為什麽出國,有人說:“因為大家都出國……”
當大家成為大四學生時,我們才發現,跟著別人走不是北大人的風格🥐𓀚。我們中最優秀的,往往是那些從一開始就認定目標,然後義無反顧走下去的人。在眾多的小路中,總有一條是屬於你的🚵🏿,重要的是你要知道它通往哪裏🏋🏻。
這是一段讓人舉棋不定的日子🛫,但也是一段幸福的日子💢。因為燕園擁有最好的學習環境,一流的老師💋,一流的圖書館⛓,一流的同學👩🏽🦲,只要你願意,可以一頭紮進知識的海洋盡情暢遊。
有個性的老師是最可愛的
當你在校園中散步時🧑🏻✈️,騎著一輛“二八”自行車與你擦身而過的,很可能就是一位鴻儒。我們在進校時聽過這樣一件事:“一個北大新生第一天來北大報道👨🏿🍳,由於要到各處辦手續🤲🏿,就將行李箱托付給一個路過的老人。幾小時後,當他辦完手續回來,那個老人還站在那裏幫他看著箱子💆🏿♀️,這個學生不知道🧑🏿🎓🚋,這位老人就是國學大師季羨林老先生🏄♀️。”如今,將這件事講給新生聽🧑🏼🎤,已經成為北大的一個傳統。
當然👨🏽⚕️,要感受北大老師的風采☺️🧑🚒,最好去上他們的課。
我所在的國際關系學院,就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在這裏學習的四年,“上課聽講”不是一項規定,而是一個樂趣。我記得給我們上“中國政治概論”課的老師,有一天,在課堂上突發感慨:“我認為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很不錯,他們總是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他的眼睛在厚厚的鏡片後閃閃發光,看著我們📂,然後哈哈大笑,我們也會心地笑了。
我還記得一位講“近代史”的老師,講課講到興致高漲時甚至跳上了講桌。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給我們上“政治學原理”的老師說♦︎:“最強的人不是那些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的人,而是那些永遠都有一顆開放的心,隨時都準備接受知識的人🧗🏻♂️。”從此我明白,不停地向上,比已經高高在上,更有價值🙇🏻♀️。在北大,老師們並不滿足於只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他們更願意看到自己的學生首先做好一個人。
我們知道誰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最需要的人
一位師姐在我進校時告訴我,與舍友的關系是大學裏一個重要課題🏌🏿♀️,一旦跟她們處不好,會過得很不開心。媽媽也曾擔心北大孩子都太有個性,不好處🌼。但事實正相反,我們宿舍一直相處得非常好🕵🏽♂️。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我們的感情漸漸變得像親人一樣,我們管宿舍叫做“家”。我也在宿舍裏收獲了大學時代最好的朋友⛹🏼♀️,我想,這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一筆財富🧚🏻。
北大有各種各樣的學生🐇,他們可能為了留學夢在實驗室裏度過一個又一個枯燥的日子,也可能為了自己喜愛的音樂在排練室裏一遍又一遍地練習。他們不是外界認為的全然功利化的一代,更不是所謂“指望不上的一代”👋🏿。記得在百年講堂裏舉辦的“影響世界的華人”頒獎典禮上👨🏼⚖️,成龍🪞、鞏俐等大明星悉數登場,作為觀眾的北大學生💁🏼♂️,將最熱烈、最持久的掌聲給了用雜交水稻養活了上億人的袁隆平院士。那天,掌聲持續了數分鐘之久。那一刻,坐在現場的我熱淚盈眶——我們知道誰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最需要的人✋🏻🥩,誰具有真正影響世界的力量!
林毅夫教授指出北大人該有的莊嚴承諾
在我畢業的2008年🫣👋🏻,中國發生了很多大事:火炬傳遞受阻🫱🏽🧑🔬、火車出軌、汶川地震、奧運會。北大學生對這一系列事件表現出了強烈的關註與責任感。在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二天清早🤵,校園裏的獻血車前排起了上百米的“長龍”🩼,瘦瘦小小的女生都毫不猶豫地卷起了袖子👩👧👦。當網絡上熱議範美忠事件時👩🏻🦯➡️,北大的BBS上也對這位北大畢業生的行為進行了熱烈討論➞。當然⇾,北大學生的意見從來不會達成一致,決不人雲亦雲是這裏的傳統。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正是北大學生最寶貴品質。盡管有太多人對北大精神的傳承提出質疑🤌🏼💏,但只有身在這個校園你才知道🫳🚶♀️➡️,北大的傳統從未丟掉過🤭,我總覺得身邊的這些人會在關鍵的時刻扛起中國的未來⤵️。
在畢業典禮那天🩸,在奧運會的乒乓球館中,那些四年前和我一起踏進這所校園的同學們👨🏻🏭,都穿上了學士服坐在一起♓️。當林毅夫教授說🙇🏿♂️:“只要民族沒有復興🩺,我們的責任就沒有完成,只要天下還有貧窮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在貧窮中,只要天下還有苦難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在苦難中🏄♀️,這是我們北大人的胸懷,也是我們北大人的莊嚴承諾。”全場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我分明感受到自己已經熱血沸騰。
這幾天🤽♀️,又有一批新生走進了北大,看著他們拖著箱子滿臉笑意的樣子,我想他們也將迎來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日子💇🏼♀️,我相信他們會在這裏獲得他們想要的一切。在這裏,你可以開始自覺把握你的人生。 娜迪婭(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