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攝影愛好者對攝影很是癡迷。武大學生供圖
一臺相機1.2萬元,一個鏡頭3000多元🚧🙇,一套高爾夫球桿3000多元,玩這些的不是專業人,而是普通大學生🚠。近日,記者探訪一些在外界看來消費昂貴的社團和人群,了解了他們的真實狀態👱🏼,及他們在“貴族”的光環下,對夢想的執著追求和艱苦努力𓀍。
玩攝影3年花2萬 上月底🫣,從網上花了3000多元買來的佳能長焦變焦鏡頭寄到了寢室,鮑爽興奮地拿著這個被攝影愛好者稱作“小小白”的鏡頭到處拍。
鮑爽是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院大三學生,武漢人,自高三接觸攝影以來,投入已超過2萬元🍋🟩。
大學裏空閑時間多了,鮑爽對攝影的興趣一發不可收拾。他加入校記者團🚟,在學校各個媒體上發表作品。他的努力也得到了認可,新聞攝影課的任課老師胡道立評價說🧙♀️:“這是一個搞攝影的苗子。”
大二時☄️,鮑爽覺得相機太老了,一狠心花了12000多元買了一套佳能的單反相機☯️。鮑爽坦言🫳🏽,父母只是工薪階層,以前對他玩攝影很不理解,但他夢想成為一個優秀的攝影師👩🏻💻,這說服了父母😹🙋🏼。
打高爾夫球是為交際 近幾個月📋,武大土建專業大三學生李漢峰因另一個身份而成為焦點人物——武漢大學高爾夫球協會會長。上月26日,記者在校園見到他時,他衣著樸素,襯衣和外套看著有些舊🤜🏻,腳蹬布鞋🙆🏼♂️,似乎與“貴族玩家”的形象不沾邊🧝🏻。
他說🪼,在家鄉廣州,商業氛圍濃厚🐻❄️,父母做工程🫶🏽,他高三時就握上了高爾夫球桿🧑🏿。目睹揮動球桿間談成了一筆筆生意👍🏽🎧,他認為,這也將是他走出校門要經歷的場景👨🏻🚀,“既然如此🎾,何不早點學習✮?”
在李漢峰看來🏃♂️,高爾夫已超越了普通的運動或鍛煉身體的範疇🙇♂️,逐漸成為一個交際和溝通的平臺🫃🏼。學會打高爾夫球,能幫助大學生增強交際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據了解,該協會首批43名大學生會員中🤪,除十幾名骨幹有過一兩年玩高爾夫的經驗外,多數是新手🔓。李漢峰買齊全套球桿花了3000多元🏑,大部分會員都只買入門的“7號鐵”桿,不到100元😎,練球目前一個學期也只要200元🍄。
玩自行車也很燒錢 玩攝影、打高爾夫一直理所當然地被當成貴族消費的代言,相比下,玩自行車屬於比較低調的貴族消費。
中國號稱“自行車王國”,但如果把自行車作為一項運動或愛好,遠比想象中“燒錢”🈚️。
華中大光電學院大二學生陳亮大一時就加入了該校遠征協會,一輛捷安特山地車花去998元🧗。一年多的遠征生涯,陳亮為此花銷不菲。去年暑假🍩,幾個會員結伴去西藏,從武漢坐火車到西寧👨👩👦,再從西寧騎車到拉薩⛱。這趟行程花了他2000多元,主要是家裏提供的。陳亮說,去的地方多了🚕🚶♀️➡️,視野也逐漸開闊,“還培養了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
目前,華中科技大學有7名在校大學生準備休學,從雅典出發經7個國家🔀,騎行15000公裏,歷時半年到達北京🌀🧑🏿🍼,展現奧運精神☁️,活動預算每人3萬元。
各方聲音 學生🚸:追求夢想是無價的 對於被外界冠上“炫富”、“貴族玩家”的名號,大學生自己多不認同。在他們看來,大部分人是頂著貴族的光環去執著追求自己的夢想罷了,還有一些完全是名字帶來的貴族效應🥒。一些社團名字很貴族,實際純屬“掛眼科”。武大有個“車迷協會”,會員都是一幫汽車發燒友,每當著名汽車廠家有概念車推出👻,他們就會從網上下載資料🦶🏿,湊在一起研究,幾乎是“零成本”。
學校:只要健康🧑🦲,並不反對 武大團委分管社團工作的王誌軍說,大學生易於接受新鮮事物🏋️,走在社會時尚前沿,一些新興社團也應運而生📓。學校認為,只要開展的活動健康、高雅👌🏿,並不反對🤹🏽♂️。孩子在興趣和能力上的消費,是家庭教育投資的一種,只要家庭能負擔👩🏻🚒,並無不妥。
專家:貴在對社會承擔責任 武漢大學教科院副教授陳聞晉稱🛃,在消費多元化、階層多元化的今天🫳,大學生發展一些興趣愛好👨🏿⚕️,只要在其承受能力以內就行。不過🏊🏻,不管以什麽方式玩𓀆,內涵不在於消費的超前性,而是要對社會承擔責任,關心民生疾苦,成為社會前進的標高和推動力👨🏿🏫。(劉莉田臻宸張聞) (來源:武漢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