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高考報名人數減少會成為教改契機嗎?


 

  高考報名突破戶籍限製,僅靠地方無法做到

  今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總人數957萬名,比去年減少約65萬名,這引來各方關註➾。

  生源減少是對高等教育的新挑戰🤼,也是推進高考改革🪐、促進高考公平的良機。我在前年撰文提到,發達地區的全國重點高校應該借當地生源減少,順勢減少在當地的錄取名額,把多余的名額投放中西部🟠、不發達地區♜,以此既擺脫重點大學的地方化傾向🎅🏽🧑🏻‍🎓,同時縮小各地的招生指標差距。在今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我曾根據2020年時我國18歲至22歲年齡段的適齡人口數將比2010年減少3800萬提出⛹🏿,未來10年間,我國高校將面臨破產關門的危機,高等教育必須未雨綢繆進行改革🏈。

  可是,我沒有看到有關方面(包括政府部門和學校)註意到生源危機,有“抓住良機”、“應對危機”的積極準備👩🏿‍🏫。

  首先👩‍👩‍👦‍👦,雖然有關生源危機的討論,近年來很熱烈,可是,教育部門卻不太願意討論生源危機。去年🥬,教育部在發布高考報名數據減少信息時,順帶發布了83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有84萬棄考的消息,這引起了公眾的議論紛紛🏌🏿‍♀️🧑‍🧒。今年,教育部在公布高考報名減少信息時,卻不再“順帶”發布棄考數量。如果意識到生源危機,當會認真分析導致報名數減少的每個原因,然後尋找對策。我們相信,教育部會在內部分析數據,比如多少棄考😂,棄考生中有多少來自城鎮👳🏿、多少來自農村;多少出國、多少外出打工。但是🧑‍🚀,如果這種內部分析不告訴公眾和學校🌿,受教育者怎樣做出教育選擇,而學校又怎能積極調整呢?

  其次,雖然大家熱烈期盼高校均衡招生指標,但各地的重點高校,並沒有順勢縮減在當地的錄取計劃,地區間的不公平(從錄取比例看)並沒有縮小🪙。記得當年輿論炮轟重點大學的地方化時,不少人打抱不平👟,認為重點大學拿了地方政府的投資,必須得回報當地。那麽,當當地生源減少,保持當地同樣的錄取率,重點大學該把多余的名額投放給其他地方了吧?可從現實看🚴‍♀️,大家的期望顯然落空了🧝🏻‍♂️。

  再次,雖然前不久教育部發文,要求各地🐝、各校申請教改試點🧖🏻‍♂️,其中試點項目包括允許進城人員隨遷子女就地參加升學考試,這給大家看到高考報名突破戶籍限製的希望🙏🏻,但是🫛🕑,再分析具體的操作,要讓一個地方來試點事涉全國所有地區(一個城市的進城務工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子女的戶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教材和考試製度不同)、與全國所有高校相關的考試製度改革(這與個別學校的自主招生試點不同,涉及招生指標的重新調配)☮️,基本上沒有任何現實可操作性。這種改革,其實是不能由地方試點🤭,而必須是全國部署、對於不執行的地區實行問責的。

  高考報名者減少是教改的契機,但遺憾的是🧎‍➡️,這一契機並未被好好抓住。熊丙奇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0-06-07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