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西安交通大學一名曾經獲得“*”稱號的博士生導師被撤銷了博導資格,其背後是6名老教授連續兩年多實名舉報學術造假的結果🙋🏽♂️。然而,在此期間,6名教授卻不斷被校方領導約見。校方還對教授表示🩻,“現在高校弄虛作假成風⛹🏿♂️,你們不要大驚小怪”🕒。 2009年是學術造假事件井噴的一年,上至院士的國家課題,下至“最牛碩士論文”,無一不在“同室操戈”、“兄弟鬩於墻”的廝打中,從學術界內部鬧到了大庭廣眾之下。所以,無數人開始對學術界這種“同室操戈”的場景充滿了憧憬——相對封閉的學術界,不是八卦新聞滿天飛的娛樂圈🌞,老百姓也根本不知道其中的真與假🟤,只能依仗內部“火拼”了。
誰知,指望人家內部“火拼”原來只是個傳說,有權力的那份虛榮心在,就有對“家醜不可外揚”進行幹預的家長作風在🧑🏽🍳,更會有權力中的維穩觀在👩🎤。所謂“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天下的烏鴉也都是一樣黑的💍,自個兒揭露自個兒的兄弟❕,這不是給家長臉上抹黑嗎?於是領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說你“少見多怪”倒也無所謂,說你破壞社會和諧,可不是一般人能承擔得了的𓀂。
放眼四顧,這種學術界的權力維穩行為隨處可見。2008年10月,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著名經濟學家楊帆被學校要求停職檢查。可是中國政法大學科研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維護學校聲譽和教師的利益”,具體原因不便公開👮🏻。2009年3月🎅🏽,東北師大6名教授聯名投訴中國工程院院士涉嫌“抄襲剽竊等學術道德問題”🤵🏼,此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可到現在,這位院士仍然在院士的袈裟中唱著佛經,有報道說🤾🏿♂️,東北師大6名教授也被權力虛榮給維穩了👭🏻。
毋須諱言,這是典型的學術行政化特征。雖然這是個老掉牙的原因了🕵🏻,但只要是學術一天不獨立,教授便不會有真正的治校權力👩🏻,反而會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高壓和限製,至於我們夢想中企及的學術凈土,也只能停留於臆想之中了。
權力之於學術的控製以及維穩心態,才是學術腐敗如此猖獗的根源所在🕵🏽♂️。可是↔️,權力維穩了又能怎麽樣呢👨🏿🍳?轉來轉去🛻,我們只會嘲笑權力的無知,因為對於現代大學而言,刻意追求一種“家醜不可外揚”本身就是一種最大的家醜🧚🏻♀️。要知道,封閉永遠不是大學進取的途徑,唯有一切透明化🫷🏽、公開化才可能贏得社會的尊重。(濟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