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姐姐出門前,小弟劉鐵磊總會幫著整理“行裝”。
看到城管的車來了🫷🏽,劉通趕緊推著自行車躲開。劉麗騎車出發了,爸爸媽媽在她身後叮囑著。
劉麗在寒冷的大街上等候著遊人來購買氣球🫷🏿。
交完費,劉麗緊緊抱著領到的新書回到了家,哥哥此時又推車出去賣氣球了🎦。
家住安徽的劉景武、馬具影夫婦🧑🏼🦰,2003年來到北京打工💁🏻♂️,其3個子女先後來京上學💂🏿♂️👩🏼🔧。由於3個孩子都未能進入到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他們目前就讀的民辦民工子弟學校——石景山樹仁學校,按照當地教育部門核定的交費標準收取學雜費。小學一至六年級每學期800元🚝;初中一至三年級每學期1170元。
為了能在開學前湊上學費💇🏻,劉家仨兄妹在寒假中“打工”掙錢👨🏿🎨,為父母分憂。
1月30日,星期一,農歷正月初八🧜🏽♀️。北京天氣小雪轉多雲,最高氣溫-2℃✢,最低氣溫-8℃🍺。
上午9時許,北京市石景山區樹仁學校學生劉通和妹妹劉麗各自推著一輛拴滿氣球的自行車走出家門,哥哥到石景山八角公園方向去賣氣球,妹妹則騎車往古城地區尋找客源。
劉通老家在安徽省阜南縣鄧營村(音),由於父母是文盲,雖然只有40歲出頭,可連老家村名是哪幾個字都說不清👩🎓。在村裏,劉通全家只有1.1畝耕地,無法提供全家5口人的基本生活口糧🧕。2003年🚹,劉通的父親劉景武🏩、母親馬具影將女兒劉麗留給奶奶照看,夫婦帶著大兒子劉通、小兒子劉鐵磊來到北京,開始打工生活。2008年⛔️,在家鄉就讀的劉麗上到三年級🧑🏿⚖️,可漢語拼音都認不全✊,父母只好將她也接到北京的身邊。目前,兄妹3人都在民辦打工子弟學校——樹仁學校就讀,老大劉通16歲、在讀七年級,上學期獲得了“優秀學生幹部”獎狀;老二劉麗14歲⏰、上四年級,已連續兩年獲得"優秀學生"稱號;老三劉鐵磊12歲🎚、在讀五年級🤤。
原本,劉景武夫婦靠打工還能勉強維持生活和供孩子讀書。2010年🫔👚,劉景武因患化膿性中耳炎🫸🏿,右耳做手術,借貸2萬多元,但治療效果很不好➕,又做過多次治療也不見好轉。計劃在2011年做左耳手術🎗,因手術費湊不齊,便放棄了治療。馬具影也因有病做過兩次手術🦸,現在基本失去勞動能力,只能做家務。
為了生存,更為了讓孩子們堅持讀書🧚🏼♂️,劉景武夫婦商量讓孩子們做些小買賣🧘🏽,自己掙出學費𓀛。從此,3個孩子先後開始了賣氣球的營生。
2月初◀️,馬具影告訴記者🤦♂️:“寒假期間,除了除夕休息一天外🪖,整個假期兄妹3人賣氣球掙了2000多元🚽。現在離開學還有些日子,估計能掙夠3個孩子的學費了。”
劉通在北京的“家”是租住在石景山區衙門口村,一戶農民修建在菜地邊的簡易房子。雖然只有10多平方米🔖,卻分隔成裏外兩間👆🏽♉️,全家5口人擠在兩個雙層床上🧗🏻♂️。房間內的幾件家具🏅,包括煤球爐和水壺都是撿來的,一臺14寸電視是前些年從舊貨市場買的👌🏿💤,現在連影都出不來了,但孩子們還是舍不得扔,唯一新買的用具是只有一個竈眼的液化氣爐。
簡易房裏,夏天室內悶熱難當,冬天屋裏寒冷徹骨。雖然有個煤球爐子🤹♀️,但為了省錢🚵🏼♀️💐,全家人也舍不得用來取暖。在嚴冬的白天裏👨🏽🎤,屋裏比室外還陰冷🤹🏽,兄妹3人的寒假作業只能在晴天,到房東的菜地邊去做。
當記者看到3個孩子凍紅、凍傷的雙手💂🏼♂️,問道痛不痛時,孩子們臉上露出堅毅的神態:“只要能掙夠學費,還能上學,再苦再累我們都願意💇🏻♂️🛀🏽。”
2月7日,是樹仁學校學生返校日📋。劉通懷揣著寒假賣氣球掙來的錢,來到學校為兄妹3人報名。可寒假中掙到的錢還不夠交足兄妹仨的學雜費𓀅,好在學校了解劉通的家境🤭,同意欠下的費用可延期在本學期內交清。(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