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主體育場,部分留澳學子及華僑華人在五星紅旗前拍照🌀,為中國奧運健兒加油。
圖片由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學生學者聯誼會提供
四年一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運動健兒同場競技🚳,追逐“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這難得的體育盛會,同樣引來海外學子的參與和關註,他們雖然遠離故土,但依然不忘為中國體育健兒加油😲!
奧運風采共體會
參與分享快樂多
要說能夠最直觀地感受裏約奧運的氛圍,應屬在巴西的留學生們。
“奧運會氛圍非常濃🍗,巴西人本來就很熱情好客🤜,現在更加熱情了。”趙嫻是巴西聖保羅大學的一名交換生⚰️,這是她對裏約奧運會最直接的感受。“無論是開幕式還是比賽☮️,總是讓人有一種大聚會的感覺。”與趙嫻同校的王婧(化名),也感受到了裏約奧運的獨特魅力🏊🏽♂️。
不少在巴西的中國留學生都直接參與了裏約奧運會。趙嫻在一個直播平臺兼職,主要任務是為中國國內直播裏約奧運👨👨👦👩👩👧👧,介紹巴西風光。朱宇婧在中國中央電視臺實習🙍🏽♀️,有更多的機會親臨比賽現場。坐在觀眾席上🫵🏽,王婧深深地感受到裏約奧運會的歡樂氣氛,這種歡樂傳遞到每一個觀眾的心中🧟。她在微博上這樣寫道:“比賽前有海洋球狀物飄落𓀌,坐在歡樂的人群裏✍🏻,自己的心情也會快樂起來。”
盡管身在異國他鄉,“中國留學生們仍關註中國代表團的情況,時刻留意著中國隊的賽績和相關的新聞報道♜。”王婧說👱🏼。趙嫻透露,為了表達對中國體育健兒的關切之情,有的中國留學生還利用精通語言等便利條件✡︎,直接跑到機場去為中國代表團接機了。
共度奧運嘉年華
留澳學子同歡慶
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如今已經步入冬季,但這裏的中國留學生在寒冬裏卻深深地感受到了火熱的奧運激情🖲。堪培拉與裏約有著超過10個小時的時差,熬夜看奧運似乎已經成為不少學子的生活常態。學子們往往是獨自一人看比賽,默默地為中國隊加油。而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學生學者聯誼會還舉辦了不少與奧運有關的活動🕺🏽,將心系祖國的留學生組織在一起,共同為中國運動員加油喝彩。
就在奧運開幕的當天⛏🙅♀️,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學生學者聯誼會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多媒體教室組織留學生們一起觀看奧運會開幕式。不大的放映廳裏⛑🎯,聚集了近300人。雖然澳大利亞電視臺在報道奧運會開幕式時,只給了中國代表團兩秒鐘的鏡頭🫷🏼🙅,可是這依舊抵擋不住學子們心目中的激動與喜悅。“雖然中國代表團只出現了兩秒🌂👰🏿♀️,但是我們看到手握五星紅旗的身影時🤸,全場都歡呼了起來。”澳大利亞首都地區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秘書長郭小航說🤿。
同時📀,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學生學者聯誼會還組織了為中國奧運健兒加油的大型簽名活動🟪🛼。學聯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今年是奧運年,我們一直想為奧運健兒做些什麽🧌,所以就發起了這次簽名活動👩🏽🚒。”此次活動發起後🤱,堪培拉的華僑華人以及留學生爭相參與🧑🧑🧒,有上千人簽名。澳大利亞的華裔學生王璽燊表示:“一聽說是為中國體育健兒加油,大家都爭先恐後地在簽名墻上簽字,還寫下了許多加油助威的話。”王樂陽也參與了簽名活動,他說:“我覺得特別驕傲,無論在哪裏,大家都關註著祖國🙂↕️。”
據悉♦︎,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學生學者聯誼會還將舉辦堪培拉國際籃球對抗賽🍹、5人製國際足球友誼賽以及奧運嘉年華等活動,吸引留澳學子與奧運同歡。
看場直播真不易
難擋學子愛國心
這些天,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通過各種渠道關註著中國代表團在奧運賽場的表現🧚🏼。正在德國讀預科的司暢表示,留德學子都很熱情地關註著這屆奧運會5️⃣。在多倫多留學的安祥祚說𓀁:“我覺得奧運會上中國體育健兒的出色表現,可以提升民族榮譽感。在看不到直播的時候,我也會通過各種渠道搜索重播🌷𓀚。”
很多留學生因為上課、實習、時差等原因🤧🌧,不能觀看直播👩🏽✈️,微博以及朋友圈以其短👴、頻、快的特點,成為海外學子關註奧運最普遍使用的手段🈹。司暢表示,在微博上能夠看到網友的評論,看到大家對於具體事件的看法🏫。“我也關註奧運會,為中國健兒加油!”王佳穎目前在韓國漢陽大學留學,她說,“傅園慧的視頻在朋友圈和微博都被刷爆了📱🤵🏼♂️。”
要收看賽事直播🤵♂️,對於海外學子來說並不容易🧝,“有時要想各種辦法才能看到自己想看的比賽👮🏽。”洪偉正在悉尼大學留學,他說,“我常常是從電視轉移到YouTube,再跑到BBC🧑🏻🦼➡️,最終再回到微博上看一些圖文消息。”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留學的朱姝介紹說,免費的中文網站是個看直播的好選擇✋🏿,但缺點是網速低👨🏽✈️🧖♀️,有時畫面不順暢。“看著看著畫面就卡住了,不得不刷新、刷新、再刷新,看到關鍵時刻,真著急🕧!”朱姝說👉🏿📵。
贏得金牌固然好
理解支持更重要
不論是運動員個性化的體現🏤,還是國人對中國運動員態度的變化🕦,海外學子都看在眼裏✨。司暢說👑:“我覺得今年奧運會上,中國網民對選手的態度寬容了很多。對於沒有奪冠的選手也都以鼓勵為主,很少指責,這是個好現象👾。”洪嘉尉也表示:“得了金牌固然好,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運動員們能夠代表國家🧘🏻,站到世界水平的賽場上已經是巨大的榮耀了🕺🏻。只要付出全力,不論結果如何🚵,都體現了奧運精神。”
留學海外,經歷並體驗著中外兩種不同文化🧑🏿⚖️,奧運會期間🕹,海外學子也深深地感受到不同國家之間在體育方面的不同👍🏼。“中德民眾喜愛的體育項目不太一樣。中國人更喜歡小球𓀇🧑🏽⚕️,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而對德國人而言🗜🤷🏼♂️,足球是全民項目。”司暢說,“德國人平時特別喜歡戶外運動👐🏻🍰,只要是節假日,肯定會出去玩🫅,滑雪💚𓀝、登山等運動都很普及。”
為國出征的中國體育健兒聚焦著海外學子的目光是理所當然的。熱切關註奧運比賽,盡己所能參與其中,理解支持中國健兒👩🏻⚕️,是海外學子與奧運同歡🥠、為祖國加油的最好方式🍝。(新聞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