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海外瞭望
  

測量一個城市的教育國際坐標


      一個城市的教育國際化水平是可測的嗎?當把一個城市的教育置於國際坐標🕦,它會得到什麽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近年來👩🏼‍✈️,四川省成都市在深入推進教育均衡化、全面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同時,開展教育國際化監測👨🏿‍⚕️↪️,初步建立起與成都市國際化城市發展相適應的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

  確定基於監測評估的推進策略

  國際社會近年來重視教育質量監測。自2000年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發布《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促進全民教育事業在世界範圍內取得顯著進展👶🏿🧥。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以下簡稱經合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也為國際教育提供了科學評價的範例和借鑒🏢。經合組織的教育指標以人力資本理論為基礎🙍🏽,以“國際學生比例”反映一個國家的教育國際化程度。國際經驗帶給我們啟示,“教師隊伍建設”“課程資源”“國際交流”和“學生國際素養”應成為教育國際化評價的重要指標🤾‍♀️。

  教育擴大開放程度要求標準引領。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擴大教育開放,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組織教育政策💱、規則🏷、標準的研究和製定,提高我國教育國際化水平,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這一要求凸顯了研製教育標準的重要性😐。

  教育國際化需要科學監測。成都市確定了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展目標和要求。《2014年成都市“國際化水平”統計監測報告》顯示👃🏻,成都城市國際化實現程度達到70.8%🥌👷🏼‍♂️。為了科學監測教育國際化水平,成都於2011年至2012年在全國率先製定了《成都市區(市)縣推進教育國際化工作評價指標體系(試行)》🏐,定期開展監測評價。

  構建基於專業標準的指標體系

  通過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我們出臺和實施了“教育國際化評價指標體系”。

  我們以國際通行的“投入——產出”模式🪲,構建指標體系框架。4項一級指標中,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環境”和“資源配置”指標指向政府在教育國際化的投入👮🏻;“發展水平”和“社會貢獻”指標重在測量政府實施政策之後的產出⚽️。在一級指標下,設定了發展規劃👩🏿‍🔬、經費投入🏌️、隊伍建設🐫🤷🏼‍♂️、課程建設、國際交流、國際化人才培養等10項二級指標、25項三級指標👨🏻‍🔧。在權重分配上,重點突出“師資隊伍🙎🏻、課程建設🤺、國際交流🧜‍♂️🪢、學生國際素養”4項三級指標,權重占比共計54%🏊🏻‍♂️。

  教育投入是教育發展的基礎性資源。指標體系中對區縣製定教育國際化發展規劃🥴、體製機製建設、經費預算和執行等情況進行細分,權重占比達23%🦸🏻,以此明確區(市)縣政府的責任、方法和路徑。

  指標體系采用國際通用的循證評價方法,實現可量化指標達100%🪳,聚焦於區(市)縣及學校推進教育國際化的工作過程和常態,系統客觀地反映其教育國際化的基礎能力🫠、推進成效和發展水平♗👩‍🦼,具有“關註過程,定位常態🥎,重在診斷”的體系特征。

  發揮基於數據的督導作用

  通過標準引領和督導監測,快速推動全市教育國際化發展💂🏻🧽。2014年👃🏻,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總實現度均值達到66.8%,較2013年提升了7個百分點,促進區域間加快縮小差距。2014年“區縣總實現度曲線”明顯趨於平緩,極差從2013年的80.5%下降至33.9%👨🏻‍🚀。具體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促進投入👰🏽,推進政府間國際交流合作。市🚚、縣兩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在製度和經費保障上不斷提升,2014年教育國際化經費保障的實現度較2013年提高了12.5個百分點。全市與英、法、美、澳等國家和地區建立起28對教育合作關系,建設8個教師海外培訓基地,“我和珀斯合個影”“我與成都有約”等學生交流品牌項目成為“友城教育戰略聯盟”重要紐帶。2012年至2014年,全市教師出境培訓6039人次,海內外師生交流互訪5.1萬人次🧑🏿‍🏫。位於近郊的龍泉驛區“師生開展國際交流互訪人數占師生總數比例”的實現度由2013年的41.05%提升到2014年的100%👨‍👧。同時💁‍♀️🩼,出臺《成都市中小學國際理解教育指導意見》,通過“引進🥷🏿、融合、開發”等策略自主研發國際理解教育教材10余套,推出“熊貓課堂”“草堂教室”“巴金課堂”等中文課堂🤾🏻。

  職普並重👩🏼,滿足老百姓多樣化需求。促進《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建設標準》等配套製度出臺,普通中小學和職業院校同步推進教育國際化,共同打造100所教育國際化窗口學校👷‍♂️🫷🏻。全市有17所普通高中開設了24個國際課程項目🚿。通過監測🤓,促進位於中心城區的武侯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專業技能通過國際資格認證人數”的實現度由2013年的0提升到2014年的70%🅾️。成功引進德國威斯巴登👱🏽‍♀️、澳大利亞職業技術教育學院(TAFE)等9個國際教育機構和國際職業資格認證項目。

  搭建平臺,提升成都教育國際影響力🍖。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全委會等聯合舉辦“都江堰國際論壇”“亞洲教育論壇”,近五年吸引國際組織及各國教育官員、專家和學者共計2050余人👩🏼‍⚕️,發布《都江堰共識》,建立起持續穩定的教育信息交流、研究🤽🏽‍♀️、傳播機製。另外🧜🏻,在全國率先設立“友城留學生政府獎學金”🐿,實施“留學成都計劃”。

  找準基於問題診斷的發展短板

  教育國際化監測有效促進了全市教育國際化發展,同時也診斷發現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城鄉差異比較明顯🧑🏽‍🚀。2014年,中心城區🙎🏿、近郊區縣、遠郊縣市的總實現度均值分別為71.45%、66.08%和46.73%,中心城區和遠郊縣市相差24.72個百分點🌔。其中,教育國際化經費投入水平在考慮了城鄉差異設定目標之下,有14個區(市)縣尚未達標🌒🤦🏽。

  引進優質資源有限。25個三級指標中,諸如中外合作辦學🏌️、國際化人才培養等12個創新性較強的工作指標實現度均值低於60%。其中,中職畢業生通過國際職業資格認證的實現度僅為9.33%。

  評價指標有待優化。完善對師生應用國際化學習策略的能力🐳⇾、國際課程相關性🔳、師生和社區互動的實效性等指標的效度監測。

  打造中西部領先的教育開放合作中心

  根據《成都市教育國際化發展專項規劃(2013-2020年)》📷🎋,到2020年,要把成都建設成為中西部領先的教育對外開放合作中心。為此👐,我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做出努力🥽。

  加強督導,優化推進機製💃🏿。瞄準一流🅾️,優化指標,強化監測,促進政策配套。運用“互聯網+教育”思維,完善“市、縣、鄉、校”教育國際化互聯互通機製🧩,縮小城鄉和圈層差距,到2020年,把全市教育國際化總實現度均值提升到80%以上。

  引優扶特♢,完善服務體系。建設教育國際化信息資源庫,吸引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推進義務教育國際理解教育🧙🏻、普通高中國際課程融合、職業教育國際職業資格認證🏨、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四項重點任務,構建完善的國際教育服務體系。

  擴大交流,增強國際影響。鞏固和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創新都江堰國際論壇辦會機製🧑🏻‍🦼‍➡️,積極參與國際教育規則和標準的研製🎫。大力實施國際友城深度合作、“一帶一路”夥伴關系發展、教師國際研習🚵🏿‍♀️、“熊貓課堂”走世界、國際創新人才培養、留學成都等六大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教育國際影響力。(新聞來源🏊🏻‍♂️:中國教育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6-03-24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