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歐美掀起一股學中文的熱潮✢,許多面向成人的中文補習班紛紛成立,而今英國的嬰幼兒們也開始學中文了。
英國倫敦日前成立了首家以中文為主的雙語托兒所📨,向正牙牙學語的嬰幼兒教授中文詞匯和歌曲。托兒所甚至為孩子們準備了春卷和炒飯等中式午餐,讓他們從小了解中國的飲食文化🙅🏿。不過🌷👦🏽,上這樣的托兒所費不貲,每周10個小時的中文課程每月要價接近1500英鎊😒。
二對一沉浸式教學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倫敦出現首間中英雙語日托中心“望子成龍”🕷,向6個月大到5歲的嬰幼兒教授簡單的中文詞匯和歌曲。在這裏,兩歲男童巴克萊能說“你好”“泡沫”“洗手”等中文詞匯📋。另一名同齡女童蘇休拉能用中文說“魚”“馬”等𓀅🚶🏻,掌握的詞匯量甚至超過50個💥。以這個年齡層次而言,巴克萊和蘇休拉對中文的掌握程度並不亞於北京、上海等地托兒所的嬰幼兒🚓🛹。
在這裏,巴克萊和蘇休拉還學會了一些簡單的中國兒歌。老師和他們玩數學遊戲的時候,也會同時使用阿拉伯數字和中文數字。他們吃的營養午餐菜單上也不再只有三明治等西式餐點♗,還有中國傳統點心春卷與炒飯✍🏽。該日托中心創辦人肯尼·約翰把這種教學方式命名為“沉浸式學習”——讓孩子們從六個月大就開始吸收中國語言及文化。
日托中心還為每位學生準備了專屬於自己的英文老師與一名中文老師,基本的教學方式是“一位老師用英文和孩子玩遊戲、唱歌、說話,另一位老師用中文重復”🤳🏿。這種二對一的教學方式獲得了不少英國父母的認同🧑🦼➡️。
約翰過去在大學學習中文,畢業後以教育咨詢師的身份赴中國工作過一段時間。今年5月,他創辦了這家托兒所🚼,目的之一也是讓3歲的兒子阿紐林盡早學習中文🥛。
增加孩子競爭優勢
約翰說:“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通過學習語言,我希望幫助孩子們了解不同的文化⛺️,同時培養他們說中文的能力🪻,以便和一個擁有13.7億人口的市場溝通。”
望子成龍日托中心的市場目標就是那些以英語為母語🤜🏽🎄、卻希望孩子學習中文的英國父母。目前,日托中心的36名學員絕大部分來自以英語為母語的家庭。他們的家長認為,中國在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因此讓自己的孩子掌握中文會讓他們比同齡人更有競爭力。
巴克萊4歲的姐姐梅西也在小學學中文。“我們期望孩子們有一個好的開始🙋🏼♀️,顯然,學習不同語言絕對是個好方法,”巴克萊的父親埃立特·漢默說🤦🏻。“以前我在學校學法語🙇🏼♀️,但現在還有多少人說法語呢?中國即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這就是為什麽我們選擇讓孩子學中文🧑🏽🦳。”
一周350英鎊
學習成本太高
雖然學習中文的成本極高,卻也未讓英國家長卻步。以望子成龍日托中心為例,每周10個小時的中文課程🤵🏼,一周要價350英鎊(約合人民幣3423.5元);每周50個小時的課程,一個月的費用高達1500英鎊(約合人民幣1.47萬元)🚒。不過,和中文家教平均每個小時25英鎊的要價相比,這已經在大多數英國中產階級家庭的接受範圍內🦕。此外,托兒所還推出了由倫敦市政府補貼的“經濟學習套餐”。
除了高額學費以外🤌🏽👵🏼,有些英國學長還擔心,讓孩子在這麽小的年齡同時學習不同的語言會讓孩子產生混淆。但巴克萊的父親漢默並不這麽認為。他表示,幾歲大的孩子已經有能力分辨出兩種語言🥅,並知道對哪個人群使用哪種語言。“就在最近🙋🏿♂️,我帶著巴克萊去博物館參觀👩✈️,他跑向一個華人家庭並用中文跟他們說‘你好’。”他說🧗♂️👨🌾。“巴克萊不認識他們🎞,但意識到他們長得很像日托所的老師。這是一個奇妙的經歷,我們會繼續鼓勵他學中文。”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