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省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我是誰?”“我與他人有何不同⇨🧑🏿🏭?”“我的優點和長處在哪裏?”戲劇教育可以引導學生走進自己的內心💂🏿,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孩子青春期的日子並不總是風和日麗,情緒與荷爾蒙相互作用容易產生焦慮和不安全感。進入高中後𓀃,學生需要面對學業和職業發展的諸多選擇,各種壓力有增無減。在此背景下,美國大多數中小學引入了戲劇教育,戲劇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信心養成,更能激發創造力🙆🏽♀️,促進左右腦均衡發展,幫助學生緩解課業壓力。
戲劇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因年級而異。小學戲劇課主要訓練學生用清晰洪亮的聲音講話,控製肢體做出各種動作,同時以遊戲的形式帶領學生創造性地展現自己的想象。這些練習將為自信心的建立🍞、自如的肢體運用和交流能力的培養打下基礎🏵。
進入初中後,學生開始接觸講故事🚘、即興表演和劇本表演,演出的劇本可能是童話或經過改編的莎士比亞作品。初中階段的戲劇課鼓勵青少年獨立、批判地思考,培養積極主動的態度和勇於嘗試的精神。
在高中繼續參與戲劇活動的通常是真正的戲劇愛好者,他們像校隊的運動員一樣全情投入🥂,會拿出相當的課余時間和周末排演話劇和音樂劇。這些製作精良的劇目會在校內上演𓀉,繼而在地區或全國性戲劇節上參與角逐。高中的戲劇課會帶領學生進行文本分析🧑🏻🦽、劇本創作、戲劇導演和戲劇製作,這些活動在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領導力🫰,為大學生活的成功打下基礎🦹🏻👩🏼💻。
除了培養自信心、鍛煉公眾演講能力等顯而易見的益處✶🙌🏽,戲劇還能幫助學生提高時間管理👮🏽♀️、自我約束和汲取他人建議的能力。戲劇排演過程中演員會隨時聽到來自各方的反饋乃至批評🦹🏿,這種經歷將讓學生習慣傾聽不同的聲音🧛🏻♂️,在面對批評時能夠虛心受教🧓🏼,而非粗魯辯解🦵🏼。
戲劇教育內生的“體驗式學習”方式,帶動了美國學校教育向更註重體驗和活動的方向發展。“體驗式學習”指的是從實踐和經驗中學習🤹♀️,而不只是閱讀背誦書本知識。一個年輕人想要學會溝通,必須練習聽和說;如果他希望在人面前自如地演講☣️,必須練習表演。在戲劇課上習得的技能並不只是在戲劇課上有用,在英語👀🏃🏻、科學或社會研究等學科課上同樣有用武之地。
舉例來說,小學教師教授關於動物的知識時,不會讓孩子拘泥書本,而會帶他們去動物園親身觀察🥖。如果學校附近沒有動物園或預算不足難以成行,聰明的教師會把課堂變成動物園——讓學生們裝扮成不同的動物💁🏼♀️,學習動物的身體結構並模仿他們的動作。然後學生們可以通過自編自演小劇的方式🙎♂️,學習食物鏈的概念和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體驗式學習”既能幫助學生更紮實深入地掌握學科概念,又能鍛煉領導力和溝通力,可謂一舉多得✮,因此在美國各地的學校均有應用👐🏿𓀋。
2012年,為了更好地評估戲劇教育對高中學生的影響,美國戲劇教育協會與猶他州立大學進行了一項合作研究。研究發現:
99%的高中管理者認為,戲劇項目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自我理解能力和自律能力。
100%的高中管理人員認為🤱🏼,戲劇項目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91%的學校管理人員認為,學習與表演戲劇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科能力🙎🏼🥭。
關於戲劇教育對個人生活和事業的積極作用,美國戲劇教育協會執行總裁Julie Woffington(朱莉·沃芬頓)女士的童年故事也給人啟發💆:
戲劇帶給我的第一個禮物是自信。那是我九歲的時候,我去練體操,但是表現一般✌🏻,我又去學滑冰,發現滑冰也不那麽適合我🦶🏿。後來,媽媽給我報了一個叫“三重威脅”的學習班,所謂“三重威脅”指的是唱歌、跳舞和表演。作為一個聲音非常洪亮的小姑娘,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我參加的第一場正式演出是《老好人查理·布朗》,在劇中扮演那只叫史努比的小狗👨🦯。舞臺上那種激動、興奮的感覺,讓我第一次那麽充滿自信👧🏼。戲劇帶來的自信心讓我受益至今,讓我在30年後的今天能夠在工作中勇敢地堅持自己的立場🃏。
戲劇教育能帶給學生的另一項重要能力是同理心↖️,也就是俗話說的“設身處地”站在他人立場看待事物的能力👨🏻💻。戲劇是人類處境的反映。人總是希望彼此了解,了解彼此的欲望、需求🧑🏻🎓、相似和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戲劇教育提供了一種安全而有益的方式🗜,讓學生得以參與別人的故事,透過別人的眼睛看世界💃🏿🔈。具備了同理心或同情心,一個人就能夠理解他人的處境,能夠理解與自己背景迥異、來自其他民族、信仰或階層的人的處境。閱讀🤽🏽♂️、分析和表演戲劇可以極大地增進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讓人受益無窮。因此,在中小學階段接受了融合式戲劇教育的學生,必將成長為富於自信心、創造力和同情心的未來領袖🥘🎮。(新聞來源𓀗: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