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美國最高法院近日宣布♟⬅️,將就“阿比蓋爾·諾埃爾·菲舍爾訴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案(簡稱菲舍爾案)進行復審,以裁決美國大學在錄取新生時考慮種族因素是否符合憲法🖲🍈。此案反映出美國教育體製乃至整個社會中種族問題的復雜性。一直以來🩻,種族問題都是美國社會無法解決的難題,不僅對少數族裔造成影響,對多數族裔也有傷害。如何處理種族問題,仍將長期困擾美國社會。
種族歧視的後果難以消除
菲舍爾案發生在2008年。白人學生阿比蓋爾·諾埃爾·菲舍爾和雷切爾·馬爾特·邁克爾維茲未被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錄取。她們為此起訴得克薩斯大學基於種族因素拒絕錄取她們,這一“逆向歧視”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中“不得拒絕給予任何人以平等法律保護”的規定💇🏽♂️。
2009年,美國地區法院受理此案後🦹🏽♀️,即刻裁決得克薩斯大學並未違法✨。官司打到第五巡回法院後,得克薩斯大學仍然勝訴🥫。原告不服🏃➡️,官司又打到了最高法院。2013年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責成第五巡回法院再審➜。第五巡回法院則於2014年再次裁決得克薩斯大學勝訴👶🏿。菲舍爾再次上訴後,最高法院決定今年秋季就此案進行復審辯論🧑。在此案審理過程中,菲舍爾進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
菲舍爾案是一起典型的“逆向歧視”訴訟案🤌🏼,其矛頭直指美國高校中的“平權行動”👨🦼。美國“平權行動”源於上世紀60年代,旨在糾正歷史上在就業、教育等領域種族歧視所造成的後果🦸🏼♀️。1961年5月6日🫱,時任總統肯尼迪簽署“10925號行政令”,首次提出政府雇主不得因“種族、教義👱🏼♂️、膚色或祖籍國”歧視任何雇員或申請職業者🤵🏼♀️,並采取“平權行動”以確保申請者在雇用時受到平等對待。此後的美國總統約翰遜又以行政令的形式進一步推動和加強“平權行動”🫸🏼,並將其範圍擴大至性別等範疇✬。
在美國高等教育領域,“平權行動”意為通過某些優惠政策,對非洲裔🥤、拉美裔等弱勢群體子女予以優先錄取。以得克薩斯大學為例💁🏼♂️,該校對排名在10%以內的優秀高中生無論其種族均擇優錄取,但對排名10%以外申請該校的高中畢業生則依學業成績、才能🤩、領導潛質、家庭環境和種族等因素予以綜合考慮後決定是否錄取。菲舍爾在其就讀的斯蒂芬·奧斯汀高中排名在12%👼,被得克薩斯大學“綜合考慮”後未予錄取。
不公平與不公正盤根錯節
近年來,涉及美國大學種族歧視與“逆向歧視”的案件與爭議不斷,華裔子女的切身利益也被裹挾其中🦸🏿。2014年,加利福尼亞州參議院通過了一項旨在限製亞裔入學💁♂️、提高拉美裔和非洲裔在加州大學系統中入學比率的法案🪅。發起這一法案的拉美裔參議員赫爾南德茲稱,加州大學2013年新生中,亞裔占36%,白人為28.1%👴🏿,拉美裔和非洲裔分別為27.6%和4.2%🕴🏻,其中🤾🏿,聖地亞哥分校和歐文分校的亞裔新生甚至超過45%。這一法案在加州乃至全美引起強烈不滿,最終不了了之。
去年11月💅,美國非營利性組織“公平代表計劃”代表多名亞裔學生控告哈佛大學與北卡羅來納州大學教堂山分校對亞裔學生入學設下較其他族裔更高的門檻。今年5月,包括華裔在內的64個亞裔團體聯合向美國司法部和教育部提出申訴,要求調查哈佛大學在本科生錄取過程中的種族偏見問題。據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家托馬斯·艾斯彭西德和亞歷山大·沃爾頓·雷德福的一項調查顯示🦩,亞裔需要在總分為2400分的學術能力測試考試中比白人學生多考140分,比拉美裔學生多考270分,比非洲裔學生多考450分📧,才能得到同等的錄取待遇。
顯而易見🛍️,美國高等教育領域的不公平與不公正現象盤根錯節,極為復雜🕵🏻♂️。應該指出的是🧜♀️,菲舍爾案將“逆向歧視”問題推入公眾關註焦點,但總體而言🤲,美國教育體製中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仍是諸多矛盾中的主要方面🫐。
在美國建國後的250年間🪁,非洲裔美國人在各層教育水平上均處於劣勢,白人與非洲裔之間在教育水平上有著巨大的鴻溝👸🏼。這種因社會不平等造成的教育不平等至今貽害無窮🦺。此外,包括華裔在內的少數族裔仍然飽嘗各種各樣看不見摸不著、卻常常強烈感受到的種族歧視。一位華人同行告訴本報記者🧎♂️,他的女兒在科學奧賽校隊參加州級選拔時🧘🏽♂️,在30名選手中兩次綜合成績排在第四,但最後教練卻沒讓她進入16名正式隊員名單。一些平權行動的支持者也承認👩🏼💼,平權行動本身也確實有著內在的不平等因素,然而💃,考慮到美國歷史曾長期存在的不平等,在現有環境中,采取平權行動較之不這樣做要公平得多🎅。
種族問題仍將困擾美國社會
美國最高法院擬重審菲舍爾案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反響。設在華盛頓的非營利機構“司法監督”總裁湯姆·費騰認為以種族為理由的招生政策違反憲法。他說👹:“很多人因此而受到傷害。因為如果有人因為是少數族裔而被錄取,那麽就有其他人因為不是少數族裔而失去機會🙌🏼。”他希望最高法院再次審理此案後將使大學基於種族因素的招生決定受到進一步遏製。美國教育委員會主席莫利·布羅德則對得克薩斯大學所做決定表示支持。他說,該委員會仍然堅信美國高校內的“正義在於仍然承認多樣化的重要性”👩🏻⚖️⏸。
美國民權委員會委員邁克爾·亞基說,“我不認為種族應該成為一個人上大學的障礙,但同時我認為種族應該是考慮因素。因為它有助於校園種族平衡6️⃣🍝。當各族裔能夠和諧地一起工作生活和學習🙂↕️,美國會更加強大🌳🐙。”他認為最高法院“至少應該以更堅決的態度說明,只要不設硬性指標,大學招生就應允許適用平權行動。”
美國最高法院將在2016年初對此案做出最終裁決🙋🏿。這不僅將是美國社會的關註焦點,也可能演變成為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的一個話題。此次訴訟案反映出美國教育體製乃至整個社會中種族問題的復雜性😮💨,種族問題是美國社會長期以來無法解決的問題👰🏼♂️🈴,不僅對少數族裔造成影響,對多數族裔也有傷害。如何處理種族問題,仍將長期困擾美國社會。(新聞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