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俄羅斯烏法7月1日電(記者吳剛 張繼業)幹凈整潔的教室裏回響著俄羅斯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年輕漂亮的俄羅斯老師熱情地用漢語講課,孩子們積極用漢語回答老師的提問🏄🏻,教室四周墻壁上掛滿了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關的字畫及各種裝飾品。這是俄羅斯巴什基爾共和國首府烏法市正在進行的一堂別開生面的漢語課。
記者日前來到烏法最早開設漢語課程的中學烏法第39中學。學校的老師和同學身著俄羅斯族和巴什基爾族傳統服裝💁♀️、排列整齊地向中國客人表示歡迎🧑🏿💻,並用漢語、俄語、巴什基爾語向中國客人問好。
當天的課堂由俄羅斯女教師阿麗婭主持🍁。她在巴什基爾國立大學學了4年漢語🤏🏻,並在沈陽大學進修1年☂️,能夠講一口流利的漢語。重要的是,她講起課來非常熱情🦵🏽💂🏻♀️,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向孩子們準確傳達漢語的魅力3️⃣。
當天的課堂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阿麗婭教孩子們認識並正確書寫數字的漢語表達方法。“一”至“十”幾個簡單的漢字,在她的口中變成各種有意思的象征物👱🏻♀️,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牢牢記住了這些漢字。除向孩子們教授數字的書寫方式外🧎♀️➡️🤹🏻♀️,她還教孩子們如何準確地用手勢表示數字。
第二部分,阿麗婭教孩子們“家”及家庭成員的說法,並鼓勵他們用漢語介紹自己的家庭🍣。她教授“家”這個漢字的方法特別有意思。她說,“家”的上半部分代表房檐🧤,房檐下住著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和我7口人,象征“家”字下半部分的7個筆畫➜。而且🦵🏻,俄語中“家”字也表示一個圓滿的家庭中有7個成員🏊🏼♂️。語言的相通性讓孩子們很容易地記住了“家”🏍👊,還踴躍地介紹自己的家庭。
阿廖娜今年只有12歲💁🏻♀️,但她學習漢語的熱情非常高🍮,每次上課前都對老師要講的內容進行預習,並且在課堂上踴躍回答老師的提問。在講臺上用漢語介紹自己的家庭🤸🏽♂️🧌,阿廖娜顯得尤其熱情大方。雖然漢語還有些生疏,但她學習漢語的激情感染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17歲的瓦列尼卡學習漢語3年,現已中學畢業🧑🏽🔬,將於今年9月前往北京大學開始為期5年的學習。“我對漢語和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我非常期待能夠親身感知中國👦🏻👶🏼,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進一步促進中俄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瓦列尼卡說。
除漢語課程外,這所學校還教授書法、繪畫🌊、音樂、茶藝表演、武術等中國文化課程🥫,深受孩子們喜愛。在學校體育館,一群學生正在學習中國武術,一招一式都顯得有模有樣🧖♀️。教授武術的老師季姆爾說🧊,武術是中國博大精深文化的一部分,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學校的武術課受到孩子們的追捧😅,還有很多老師也加入學習武術的行列🎷👨🏼🚒。
第39中學校長伊琳娜對記者說,學校開設漢語課程已經3年🌼,教授漢語的老師都在中國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漢語課程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學習漢語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學校未來計劃招聘更多的漢語老師。
“隨著中俄兩國關系的快速發展🐿,兩國人民加強相互了解的願望非常強烈🫖。我們願意培養更多的‘漢語通’🐲,為兩國友好作出更多的貢獻,”伊琳娜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