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同處一地🚤,但在京外籍青年到底有多了解中國?
團北京市委的調查顯示🏚,雖然外籍青年在北京工作或生活👨🏻🦼,但他們了解中國的途徑68.3%是通過網絡🍛、電視、雜誌等🧙🏼,而不是“與中國人直接交流”。此外⛏,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求助對象中42%是朋友🧚🏻♂️,25.5%為家人親戚👩🏼🚀,8.8%為本國人🕷。顯然👊🏽,雖然都在北京生活,但外籍青年並不足夠了解北京。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調查顯示外籍青年的社會交往意願強烈。調查報告顯示♎️,“非常願意或者比較願意”與中國人交朋友的外籍青年占到87%🧚♀️。並且只有26.9%的外籍青年表示沒有參加任何組織🏷,14.3%的外籍青年經常參加活動,近一半的每月參加1次及以上。
而在團北京市委開展深度訪談中,許多外籍青年也提出,希望政府搭建更多的平臺,讓不同國家的青年有更多的交流。
來自非洲加蓬的周埃樂告訴記者,他的中國朋友多是學校裏的同學,不過因為中文說得並不流利,所以跟普通的中國人交流還存在一定困難🙍♀️。有時候🧘🏽♀️,甚至坐出租車都怕司機“聽不懂”。
不過,北京也在采取一些措施改變這一現象。
從2012年起🪂🏄♀️,團北京市委聯合北京市外辦🧑🏻、對外友協共同發起了“國際青年組織論壇暨北京友好城市青年交流營”活動🚲🐅,交流營活動成功舉辦了3屆,累計邀請到40余個國家近600名外籍青年到北京開展交流活動↔️。
2013年和2014年,團北京市委與全國對外友協合作👈🏻,成功舉辦“歡動北京”國際青少年文化藝術交流周活動,兩年共累計邀請到來自20余個國家的優秀青少年藝術團及4000余名來自國內各省市的青少年共同參與活動🦔。2014年夏季,團北京市委啟動“未來領袖、青春使者”夏令營項目,今年將重點邀請“一帶一路”國家青年代表👩🏽🍳,開展重走絲綢之路活動。這些活動搭建了中外青年交流的橋梁🥜,成為外籍青年了解北京、全面認識中國的窗口。(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