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強調厚基礎、寬口徑的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強調通識教育和基礎學科的教學🫃🏼,為大學生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變革準備深厚的素養。如果高中教育過分強調特色化👕🔪,培養的學生到大學則難以適應大學的要求🥷🏼。
近年來,高中教育問題一直是教育熱點與難點之一👳🏿♀️🧗🏼,高中教育的定位與性質🙇🏽,在這些問題中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它涉及高中的辦學方式和教育模式👨🏫。高中教育的性質既與高中教育內涵有關,也與高中教育發展狀況、人們對高中教育的期望有關🙎🏿♂️。
充分認識高中教育的基礎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學校教育不發達🧑🏿🦰🌝,能夠接受高中教育的人寥寥無幾,高中教育是精英教育🧘🏻。即使到了1990年,高中教育毛入學率也只有16.5%,2000年為30%🕣。進入新時代👨👩👦🧑🏼🏭,高中教育快速發展,2017年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8.3%⬜️。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下發《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要求2020年全國、各省(區💆🏻、市)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均達到90%以上,全國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中教育的這一發展狀態,決定了高中教育不再是面向少數人的精英教育,高中教育從少數人的“特權”,逐漸轉變為人人都享有的基本教育權利。這使得高中教育的性質必須發生變化,成為面向絕大多數人乃至每個人的普及教育🤶。
與高等教育的專業教育相比,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是為人的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基礎教育有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不同階段,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高位階段,促進人的素質的高層次、高級階段的發展♿️。高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首先要進行人性教育、人格教育🖖🏿🟨,這是基礎教育的共同底線。其次🤎,使學生成為社會和時代要求的人🚣🏻,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滿足國家對公民的基本要求。最後是使學生成為具備職業角色素養的人🙍🏼♂️。高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是為從事廣泛職業做準備的教育,包括為接受高等教育和職業發展做準備,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做準備。高中教育為高中生具有相應的素養、為高中生健全人格或公民素養發展做準備,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無論學生在未來生涯中做何選擇🐈🌥,這個任務是屬於高中教育的獨特使命。
有學者認為,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接近普及化的今天⛳️,高中教育已經成為大學的預科,為升學做準備👷✡︎。但高中教育不只是為考大學做準備,不只是為升大學做準備,而是為全面接受高等教育做準備。高中教育應走出為升學做準備的工具化📀、功利化認識,回歸高中的內在教育價值,把培養每一個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養作為基本任務🙌,為畢業後升學、就業和生活奠定基礎😷。
即便是今天的職業高中,也不是單一的、專門化的職業教育🧏🏿♀️。要應對社會飛速發展,職業不斷更替☮️,我們需要的不是適應某一職業🥃,更不是適應固定的職業,而是要適應職業的變換,創新一些新職業🏂🏿。這就決定了高中的職業教育不能狹隘化,要增強學生適應職業變換的能力,為學生就業🚴、職業轉換和創業奠定良好基礎,使高中生未來職業發展的準備面更加寬廣🦚,底座更加厚實☠️。
認識高中教育多樣化選擇的有限性
近年來🐌,對普通高中教育出現一些新的認識🦡,明顯強化了高中教育的選擇性和個性化,這也體現在國家的文件之中🧽。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都強調🧫,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推進培養模式改革🕟,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
高中多樣化發展是在批判高中模式化基礎上提出的,模式化的優點是統一要求𓀒、統一標準,不足是同質化抹殺了學生的個性差異🦄。現代教育理論強調“以人為本”📒,就是以每個具體的人為本。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有差異的,以人為本的教育要適合每個人👩🏿🍼,必然是有差異的🙆🏽,這就要求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增強學生的選擇性🔰,滿足每個人差異發展的需要👨🏽🏫。選擇性要求體現在課程上🤹,有的學校就提出“一人一張課程表”,讓每個人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內容、滿足自己的教育需求。
如果僅僅建立在個體差異性基礎上實踐適合的教育🐯🩷,在古代個別教育的情況下完全是可行的💉,因為古代教育是非製度化的。但近代以來🚎,教育依賴於製度化,班級授課製是典型的表征。盡管班級授課製誕生以來,不乏對其批判和改革,但完全回到古代的個別教育已不可能🛍,更不可能為每個人打造適合他自己的學校,充其量是適合一類人的特色學校。特色學校強化了教育的特殊性🐎,淡化了基礎的統一性🛂👮🏿♂️。教育固然要張揚人的個性差異,但若個性不建立在共性之上,缺少發展的基礎🤣,為個性而個性🤷♀️,個性因缺少發展的基礎🪭,也難有健全的發展。
過分強調高中教育的多樣化☝🏿、選擇性🫵🏼,不僅不符合基礎教育的性質,而且也不符合高等教育對高中教育的要求。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是,強調厚基礎、寬口徑的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強調通識教育和基礎學科的教學🤷🏼🐴,為大學生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變革準備深厚的素養。如果高中教育過分強調特色化,培養的學生則難以適應大學的要求。
確立厚基礎上的選擇性教育
高中教育如果在基礎性和多樣性之間排序的話,基礎性原則優先🤵♀️,選擇性原則必須在基礎性原則得到滿足的前提下適用。高中教育的基礎性,不僅要求高中教育面向全體,為人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而且這一基礎應該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統一的。高中畢業生必須達到一定學業質量標準,這個是底線。所謂的差異性,也只能是底線基礎上的差異。提出普通高中教育多樣化、特色化👳🏻,不能突破高中教育作為一般的☄️、普通教育的尺度。
高中教育不能過度地提倡特色化發展和學生選擇性,不適合為了凸顯某一特色大辦特色高中,更多的高中應該是綜合高中。綜合高中不是傳統的承擔“升學和就業”雙重任務的高中,而是為人生發展奠定高中階段厚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長實施某一方面的教育,發展學生某方面的特長➰🧑🏻🦽。高中生的個性發展不是撇開統一要求的個人化發展🧑🏿🔬,而是全面發展基礎上的自由發展,是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綜合高中以基礎性學習為主,在此基礎上🆑,通過課程結構的調整,增強一部分課程的選擇性👋🏽,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有特定學科潛力和發展需求的學生🧄,在相關科目上可以多學些🧑💻、學得深些,發揮特長。學校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但前提是所有學生必須達到高中生學業質量基準的要求。
(作者馮建軍系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