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文教新聞
  

陳至立🫦:加快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的步伐


2007年12月28日 16:45:11  來源🙇🏽‍♀️:教育部網站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以提高質量為核心 加快從高等教育大國

    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的步伐

  ——陳至立國務委員在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

    第十八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這次會議是在全黨全國興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熱潮的形勢下召開的。黨的十七大指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強調要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和科技領軍人才,註重培養一線的創新人才🌉。這對新時期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會議代表們在會上提出,要推動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這是結合我國高等教育實際🤧,落實十七大精神的具體行動💇‍♀️,具有深遠的意義。

    下面,我談三點意見,與大家一起討論🔝。

  一👨🏽‍⚕️、我國高等教育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世紀之交,面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一系列推進高等教育改革、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把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高等教育推向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經歷了不平凡的10年,譜寫了我國教育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篇章。

    第一🧑🏻‍🤝‍🧑🏻,高等教育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使我國邁出了由人口大國轉向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性一步👨🏽‍⚕️。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根據當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人民群眾的願望,做出擴大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重大決策🧑🏿‍✈️。1998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僅為9.8%🧑‍🧑‍🧒,2002年達到15%,進入國際公認的大眾化階段🐬。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預計達23%。應特別指出的是🫔,目前全國的高等職業學校已達到1000余所,比2000年前凈增900多所👨🏿‍🔬,無論是從學校數還是從在校生數來看,高等職業教育都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國地級市幾乎都設立了至少一所高校🧑🏻‍🍼🚴🏽‍♂️,高等教育區域布局結構趨於合理。現在,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達1800萬,規模居世界第一⛏;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超過7000萬人,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從業人員總數居世界第二。我國已成為高等教育大國。

    10年來🧔‍♀️,我們始終強調高等教育工作要把握好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關系,提出並貫徹“鞏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質量👨🏻‍🔬、持續發展”的方針。2001年起采取切實措施🤯,狠抓教學質量提高🧑‍💻。2004年起著力控製招生增長幅度,相對穩定招生規模🌪,把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保證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

    第二🌋,一批大學和重點學科實力進一步提升𓀄,縮小了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的差距。實施高等教育“211工程”和“985工程”以來,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以及重點學科建設得到切實加強🤷🏻‍♂️🫶🏿。10年來,“211工程”學校科研經費增長了7倍,SCI論文數增長了近7倍。“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實施🙇‍♀️,還帶動了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和競爭力的提高👩🏿‍⚖️,縮小了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的差距💁🏿,得到國際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肯定。

    高校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科技問題的能力大幅度增強。“十五”期間,高校承擔各類科研課題61.9萬項,其中作為第一承擔單位承擔“973計劃”項目占立項總數的54.5%,承擔的“863計劃”項目數和經費額始終保持在全國的40%左右🧣。目前👻,全國高校科研經費比1998年增長了5倍,國家重點實驗室有63%建在高校。高校科研取得了一批標誌性創新成果。近5年來,高校累計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90項,占授獎總數的57.7%;獲得技術發明獎89項🍇,占授獎總數的64%☞;獲得科技進步獎543項,占授獎總數的54.8%。在2006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中🕵🏿‍♀️,高校獲得了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的全部一等獎(共3項)。截至2006年底,全國高校專利擁有量達4.5萬項,其中發明專利擁有量2.6萬項🌳。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進一步繁榮發展。目前,高校擁有占全國80%以上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創造了占全國80%以上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為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做出了積極貢獻,較好地發揮了現代化建設“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

    第三,高水平教師隊伍和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有了新進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育大計,教師為本。10年來,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吸引高層次人才🐼。成功實施了“*獎勵計劃”,全國110所高校面向海內外聘任*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107名。目前已有24位*當選為兩院院士,57位*擔任“973計劃”首席科學家,175項由*主持或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的科研成果獲得國家三大科技獎勵。“*獎勵計劃”還帶動了高校人才隊伍建設和分配製度改革。實施“高層次創造性人才培養計劃”🚵🏻‍♀️,有力地加強了高校高水平學科帶頭人、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幹和優秀創新團隊的培養,推動高校不斷增強集聚高層次人才的能力👦🏻。目前高校擁有全國2/5的兩院院士,2/3的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加強師德建設和學風建設👩🏽👦,湧現出一批為人師表🤹🏼、品德高尚、嚴謹治學🕧、無私奉獻的優秀教師和先進典型,如大家熟知的孟二冬🥫、方永剛📄、張光鬥等同誌🤾🏿,都是高校教師隊伍的優秀代表。

    狠抓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及教學管理。加強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積極吸收國際科技與學術前沿知識🤦🏻‍♂️;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課程結構🤏🏿,深化教學內容的改革創新;大力提倡啟發式教學,積極推進名師、教授講授本科課程👽,加強教學團隊建設🏑,高校教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

    第四💆🏻‍♀️,高等教育各項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對外開放成效顯著,初步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高等教育體製機製。以國務院機構改革為契機🚣🏻‍♂️,大力推進高等教育管理體製改革。高等教育實行中央和省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管理為主的體製,加大了省級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統籌力度,改變了計劃經濟條件下部門和地方條塊分割🏣🧑‍🔬、重復辦學的局面🤹🏻‍♂️,初步形成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高等教育管理新體製📨。通過“共建、調整、合作🚣🏻‍♂️、合並”,優化資源配置和布局結構,主動適應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與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增強了高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

    高等教育各項改革都取得突破性進展。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初步建立起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製🐡,促進了高等教育多元化投入體製的形成。招生和畢業生就業製度改革取得明顯成效。辦學體製改革不斷深化,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成效明顯,為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了保障🦫。

    高等教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國際合作和交流更加廣泛深入。目前,我國已與18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建立了教育合作與交流關系,與有關國家政府部門簽署了近190個高層次人才聯合培養協議🙂‍↔️,與32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相互承認學歷學位協議,構建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中歐高等教育合作磋商會議等高等教育國際交流平臺👩🏼‍🏭。我國大學的國際化程度明顯提高🙅🏽‍♀️,通過與世界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強強合作,聯合培養、合作研究,不斷加大開放式培養力度,使高校師生特別是學術骨幹、學術帶頭人有了越來越多的接觸國際學術前沿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這對培養造就科技尖子人才和領軍人才發揮了巨大的促進作用🖐🏻。近30年來🙌🏽,我國出國留學人員達106萬,其中已有27.5萬人學成回國🤹🏻,近幾年回國人數呈逐年增加趨勢。一大批留學歸國人員充實到高校教學科研一線♣️,大大增強了我國高校了解和參與國際學術前沿領域的能力。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影響不斷擴大🗿,目前共有來自184個國家和地區的16.2萬余名國際學生在我國高校等機構學習,越來越多國家的青少年將我國作為留學主要目的國。孔子學院建設成效顯著、影響廣泛🤳🏻,已在海外建立的210所孔子學院成為我國漢語對外推廣的重要基地。這些事實充分說明,改革開放特別是近10年來高等教育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高層次交流與合作的日益深入,為我國高等教育大改革🗳、大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第五💇🏼,多渠道加大投入🙌,改善高校辦學條件,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多渠道籌集資金成效顯著🧑🏿‍🎄,高等教育經費增長較快🚼。“九五”時期中央教育財政支出比例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的政策的實施,以及高校經費多元化投入機製的建立,有力地推進了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2005年高等教育經費總量為2550億元📔,是1998年549億元的4.6倍,年均增長24.5%🤵🏻。其中👨🏿‍⚖️,全國普通高校財政性教育經費為1091億元,是1998年357億元的3.1倍,年均增長17.3%🧛🏻‍♀️。1998年至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校園占地面積增加了2.6倍,教學行政用房面積增加了3.7倍,教學儀器設備值增加了4.7倍,固定資產增加了6.4倍,辦學條件得到改善。

    第六𓀉,不斷完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促進教育公平👨🏿‍💼。國家建立健全了對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國家獎學金💆‍♂️、助學金製度。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每年將達到308億元左右,資助總額比原來增加了10倍以上🧑🏽‍💼,資助力度明顯加大、資助面明顯擴大,享受國家獎🧑‍🦱、助學金的大學生每年約400萬名🗓,占高校在校生總數的20%以上😅👭🏻。以國家獎、助學金和助學貸款為主體,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有機結合的資助政策體系,保證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上得起大學或接受職業教育👳🏻‍♂️。

    第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高校持續保持穩定🧑🏼‍🦰。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精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進一步落實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廣大師生高度認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持每年召開1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大學生和青年教師中黨員比例不斷提高🦘;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把維護高校穩定作為做好高等教育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高校連續18年保持穩定🤠,為全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總之,世紀之交,我國高等教育實現了大發展、大改革,成就巨大🐣、舉世矚目。這些成就,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高等教育戰線廣大領導幹部、師生員工開拓創新、團結進取、艱苦奮鬥的結果。在座的高校領導同誌都親身參與了這段不平凡的歷程,付出了艱辛努力,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此,我向在座的全體同誌👦🏽,並通過你們向高等教育戰線的廣大師生員工,表示親切的慰問和誠摯的感謝!

    10年的實踐和探索🔳,進一步深化了我們對建設什麽樣的高等教育🐛、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等重大問題的認識。我們深深體會到🎬,要辦好中國的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確保高等教育事業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保證高等教育持續🧑‍🤝‍🧑🪒、健康、協調發展;堅持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人才支撐和知識貢獻;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使高等教育充滿生機活力;堅持教育的公益性質,在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機製的同時,建立和完善資助體系,促進教育公平;堅持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實維護高校穩定🩰。

    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取得的成就和經驗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雖已成為高等教育大國,但與世界高等教育強國還有很大差距🤷🏿。一是高等教育資源配置♙、結構布局和學科專業設置還不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二是教育教學觀念、人才培養方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較落後,不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教學質量還有待大力提高。

    三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效不明顯。四是缺少大師級教師和領軍人才,教師業務素質和師德水平以及創新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五是高校科學研究和學科發展還缺乏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六是高等教育投入與高等教育發展需求還有較大差距;高校債務數額較大👨🏻‍🍼,貸款比例較高,存在潛在的風險。高校管理也存在不少薄弱環節👩🏼‍🔬,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機製亟待建立和完善。這些問題的核心🙎🏽‍♀️,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能力🏃‍➡️、科技創新能力還不夠強,質量還不夠高🧑🏼‍🦱🦽。

    可以說,我國高等教育既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也正處在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科學提出高等教育下一步發展方向和目標,是關系我國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大問題。我同意會議代表們提出的有關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加快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步伐的一系列重要建議🕵️‍♀️。

  二、科學認識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戰略意義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高等教育擔負著培養各類高質量人才🦁、創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會服務的重任✝️,在建設人力資源強國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發達的高等教育是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保障。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就必須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我們要從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大局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出發,認識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大戰略意義🏉。

    首先👩🏻‍🦱,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創造了世界經濟奇跡。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西方大國對我的經濟科技壓力仍然十分突出。要使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使經濟發展方式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上來。

    胡錦濤同誌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我國要加快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歷史進程。這就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很難想象🙇‍♂️,一個高等教育薄弱的國家能成為工業化、現代化強國💇🏻。因此⏩,提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目標是必要的、及時的🧑🏻‍🦲。

    第二🔛✝️,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科技革命加速推進,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知識越來越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人才資源越來越成為國際競爭格局中的關鍵性🫵🏿、戰略性資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世界銀行曾在2000年《發展中國家的高等教育🔊👩🏽‍✈️:危機與出路》一文中提出💣:沒有更多更高質量的高等教育,發展中國家將會越來越難以從全球性知識經濟中受益👷🏽。接受高等教育的國民越多、層次越高🥮,國民素質就越高👨🏼‍🦱,國際競爭力就越強。發達國家國際競爭力之所以較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充滿活力的、發達的高等教育,得益於擁有大批高素質創新人才。必須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培養大批拔尖優秀人才和一批大師級人才,我國才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第三,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洶湧澎湃的世界新科技革命浪潮中,誰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有優勢,誰就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8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這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目前我國科技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關鍵技術自給率低🪤,發明專利少🈯️🛹,科技成果轉化率低👨‍🎨👰🏻。面對發達國家科技優勢的壓力和在核心關鍵技術領域對我國進行的封鎖,我們必須大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高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培養的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各類人才,支撐著科技進步和創新,這是自主創新的基礎和源泉👨🏿‍🏭;高校會聚科技創新團隊,形成持續產生重大科研成果的創新平臺和基地👩🏿‍🍼,這是實現自主創新的重要支撐,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正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

    第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大學從來就是孕育新思想、新學術、新文化的搖籃,是文化傳承發展創新的重要基地🧓🏻,在社會文化建設中發揮著既服務文化建設🐞,又引領文化發展的獨特作用👸。

    高校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學生🫅🏿,系統地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才觀、價值觀。高校要培養造就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進一步發揮“思想庫”的作用。高校要在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挖掘和保護中國優秀文化🌸,倡導並培育和諧理念與和諧精神,培育文明風尚👱🏻‍♂️🏂,推動我國文化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方面發揮獨特優勢。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偉大歷史進程中,高等教育應該也完全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總之🏉,我們要從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和戰略高度🈳🤰,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進一步深刻認識高等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關鍵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高等教育工作,努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三🪙、科學把握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思路和戰略重點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一項艱巨的歷史任務,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綜合大家的意見☺️👨‍💻,我想,要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我國高等教育大體上應朝著以下幾個方面的目標努力:

    一是高等教育的布局🏬、層次、類型和學科結構優化🤚,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形成各類高校相互促進🫶🏽、各具特色、健康發展的格局。

    二是高等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和大批各級各類優秀人才。

    三是高校擁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教學科研隊伍,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

    四是相當一批重點學科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具有若幹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大學,取得一批在國際上具有重大影響的科研成果🚆,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五是高等教育為社會提供一流的服務,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生力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庫”和“人才庫”👨‍🦱,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高。

    六是高校具有一流的管理🤷🏽,依法自主辦學的自主權得到切實落實,高校擁有民主👹、寬松、開放🕵🏼‍♂️、和諧的良好學術環境和精神文化氛圍。

    這樣的高等教育🙁👨🏻‍🦽‍➡️,將是培養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學家、思想家、科技領軍人才和一線優秀人才的搖籃,將是知識創新、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力量😀👯,將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堅強陣地🐃。只有擁有這樣的高等教育,我國才能真正成為高等教育強國🧖🏽‍♂️。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優化結構為基礎,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為關鍵,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加大投入和提高管理水平為保障,以培養拔尖人才和各類優秀人才為根本任務,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知識貢獻🖖。

    第一☢️,培養拔尖人才和各類優秀人才✷,提高我國核心競爭力。胡錦濤總書記深刻指出,“世界範圍的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的競爭🙆🏽🖍。誰能夠培養⛱、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別是創新型人才,誰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戰略主動、實現發展目標的第一資源。”為國家培養大批優秀人才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根本任務。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一要創新教育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抓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個關鍵🙍🏿‍♀️👩‍🦲,將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起來🥷🏿,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使教育理念、內容、方法、手段和模式等適應時代進步🦸🏻⛰、科技創新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二要堅持開放式培養。通過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同海外研究開發機構建立聯合實驗室或研究開發中心𓀚,共同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三要為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提供良好的製度和環境。從政策體系入手,完善激勵機製👆🏿,為拔尖創新人才潛心鉆研學問營造環境,為他們脫穎而出提供條件。與此同時🙇‍♂️,各級各類學校要主動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求👵,為各行各業培養各類優秀人才✋🏼。

    第二,以提高質量為核心開展各項工作。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核心📈。一是要把教學放在高校工作的中心位置,加大教學投入,強化教學管理,改革培養模式♛、教育教學方法和考試評價製度,更新教材內容𓀝,強化研究型學習和實踐環節,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二是要對“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提出更高的質量要求🐳🦟。這些高校要自覺在提高教育質量上做出表率🤭,帶動全國高校教育質量的提高。三是所有高校都要科學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為各行各業培養大批優秀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四是要處理好規模、質量👨🏿‍⚖️、結構、效益之間的關系,按照中央的要求,相對穩定招生規模,切實把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

    第三𓀓,堅持人才強校,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教師隊伍建設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關鍵環節。一要弘揚大學精神☮️,建設大學精神家園🌴,為大師級人才的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大學的文化和精神至關重要。追求真理、發揚學術民主是大學精神的核心。大學要有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的骨氣和勇氣,鼓勵師生自由探索👨🏽‍🦱🎢,敢於挑戰權威和傳統觀念,努力形成敢於創新、勇於探索、奮發向上🏚、寬松和諧的學術氛圍和嚴謹治學的優良學風。二要采取特殊政策,通過有效的機製與製度保障,吸引和會聚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學術大師和學科帶頭人。三要加大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力度,破除製約創新、束縛創新的一切障礙🧒🏽,激發生機和活力🫶🏿,促進拔尖創新人才成長。

    第四💇🏿,根據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和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布局。我們要建設的高等教育強國,應該具有一個多樣化、多層次🔃、多類型🤸🏽🧛🏻‍♀️、布局結構合理、開放的高等教育體系。優化高等教育的結構和布局,一要立足國家發展戰略🚹,做好人才需求預測工作👭◽️,調整高校人才培養結構,既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需要,又適應長遠發展🙎。二要適應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和科技創新的要求👩🏽‍✈️,調整學科布局和專業設置,培養新興產業需要的各類緊缺人才。三要根據區域發展戰略,統籌東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的協調發展,為區域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四要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培養各類優秀人才👨🏻‍🦽‍➡️,做出獨特貢獻。

    第五,堅定不移地推進一流大學、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建設Ⓜ️,增強高校創新能力。一個國家沒有若幹所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沒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學科✌🏽,就不可能成為高等教育強國👨🏻‍💼。加快建設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學科,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需要🔰,也是這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成功實踐和有益探索。一要繼續實施“211工程”和“985工程”🧗🏻‍♂️,推進一批大學和重點學科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二要積極發展特色學科🙇🏻‍♀️、優勢學科、前沿新型學科和交叉學科🤦🏻‍♂️,主動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重點實驗室建設⛹️‍♀️,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增強高校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三要加大國家對高校科研基地和創新團隊建設的投入🔖。

    第六,繼續深化改革,不斷提高對外交流與合作水平😘。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必須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一要創新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製🫃🏼,進一步調整政府與學校的關系,在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上有新的突破🚁。二要支持和規範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發揮社會力量辦學積極性。三要深化高校內部管理體製改革🌨,充分調動專家學者、廣大教師辦好學校的積極性。

    要不斷提高對外交流與合作水平,增強我國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一是國內著名高校要與境外高水平大學強強合作、強項合作𓀝,在廣泛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中博采眾長🌵。二是要不斷拓寬高校培養人才的國際視野,有針對性地向世界各國的名校、名實驗室、名導師派出留學人員🐵;進一步完善政策,促使留學人員學成回國。三是要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借鑒國外先進的辦學經驗👩‍👩‍👦‍👦。

    第七🚶🏻‍➡️𓀐,加大投入🌈,創新管理。投入和管理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面臨的兩個突出問題。一是各級政府要站在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更加重視和關心高等教育,按照黨的十七大的要求,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加大財政對教育包括對高等教育的投入🐌,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提供強大保障。二是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采取切實措施,解決影響穩定和發展的突出問題。要把高校負債等問題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三是要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高校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要充分發揚民主,註重製度建設,堅持依法治校,不斷提高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法製化水平🦹🏿‍♀️。

    推進高等教育強國建設需要強調和把握以下幾個問題:

    一要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努力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二要遵循客觀規律✪。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堅持在我國高等教育現有基礎上提高水平❕♿,提高質量,充實內涵,不要搞外延擴張👣,重復建設🦖。要堅持埋頭苦幹、長期奮鬥🤽🏻,反對急功近利🥞、浮誇浮躁👍🏿。

    三要加強戰略研究和規劃🎵。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作為一個重大課題,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系統研究📜,必須加強規劃👏🏿,明確重點和措施💆🏻‍♂️、階段和步驟🍭,穩步推進。

    四要集中精力,抓質量、抓管理、抓隊伍建設。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歸根到底是要辦好每一所學校👨🏻‍🎓。各位書記、校長使命崇高📔,責任重大,必須潛心辦學👴,真正把精力和財力集中用在優化育人環境上,紮紮實實抓質量、抓管理、抓人才隊伍建設。

    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賦予了我們更加艱巨的使命🚛👨🏽‍🎤。讓我們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開拓進取🐖,求真務實,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而努力奮鬥✩。  (2007年12月22日)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08-01-08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