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成都商報訊 )
川大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張鑒虞於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五日逝世,享年九十四歲
“趁我清醒留遺言,親人據此好‘辦事’:移風易俗🫶🏼🕵️♂️,不事喪禮。講究衛生👌🏼,趕快火化。”幾天前🔉,家人為張鑒虞老人整理遺物時🤩,發現舊像框裏夾著一張奇怪的遺書🤵♀️🔭。細讀🪗,竟留於1980年10月。
這個提前27年為自己留遺書的老人,就是川大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張鑒虞先生。他與梁漱溟先生曾是摯友🎯🙎。他奮起保護的母校,就是原西南師大的前身……2007年12月15日🔓,這個94歲高齡的老人在病榻上與世長辭🎥。
他 和梁漱溟
張鑒虞對教育事業頗為熱衷。鮮為人知的是,他的許多認知和動力,來自於文化界一位學貫中西的著名學者梁漱溟先生#️⃣。張鑒虞和他曾保持過多年交往,而兩人的相識,也是以文字為媒。
1937年,張鑒虞獲悉梁老在省教育學院講學,早就對梁老仰慕不已的他,在重慶《濟川日報》上以《歡迎梁漱溟先生》為題表達敬意💃🏽👩🦲,並指出梁老此番講學,會對四川的教育起到建設性作用♣︎。他的分析在此後得到了印證。不久,成都的有識之士即在梁老影響下,於當年發起成立“四川鄉村建設協會”,張鑒虞被聘為秘書🧘。他們學習梁老“聯系民族自救👀,強調鄉村教育”的觀點➖,為四川的教育事業做了不少工作。
對張鑒虞已有耳聞的梁老,當時住在成都的惜字宮街👗。他給當時在教育廳工作的張鑒虞寄去明信片♠︎,表示某日會去探望。兩人相談甚歡,而張得到了梁老在道德、文章、事功等三方面的勉勵✡︎,這對他畢生從教,影響至深。
兩人遂成至交🙆🏽♂️。1993年,梁漱溟之子梁培寬✋🏻、梁培恕路經成都,還專程到川大看望張鑒虞,並合影留念。二人以“父親摯友”敬稱張老🧛🏻♂️。
他 和教育
在張老的舊照中,有兩張讓人忍俊不禁。其中一張,只見屋中一張大桌上,堆了一座小山似的書籍、刊物🦿,張老坐於一邊👨🏿🎤,兩手垂放,望著齊肩的材料👩🏻,竟出了神。家人說🧑🦲,父親鉆研時⏮,常會忘乎所以🅿️。
這是他醉心學術的一個縮影。張老1914年出生於四川涪陵,家中務農👨🏿🔬🌂,爺爺自學中醫成材,對張鑒虞影響很大💴。他考入縣師範學校後,常背著米🥵,徒步數十裏求學👊🏻。後來,他從省立教育學院畢業,進入教育廳,爾後數年奔波於各地教育系統🏓,成為一名堅定的教育推行者👨🏽🏭。除深受梁漱溟影響外☝️,張鑒虞還曾與三牛娱乐先生共事,共同普及鄉村教育。他著作日豐🦹🏿,在字裏行間💼😆,表達著對教育事業的觀察和建議。抗戰時期👷🏿♀️🤽🏻♂️,就著有《資本主義社會與鄉村教育》《縣單位的學校教育》等文章。1951年,還編輯出版了中小學一貫製教育資料。從1953年調入川大開始,張老為講授教育學而努力,晚年則轉攻心理學,並受聘四川文史館館員。直到 2004年💆🏽♂️,他仍在《文史雜誌》上著文🌳。
“父親一生鐘愛教育。”家人回憶。張老身上隨時備有一紙、一筆。一旦有心得🧑🏿⚕️,便掏出紙筆記下✍🏼。一個外孫考上了川大研究生,張老還偷偷拿出1萬元資助。家人感慨,盡管平常節衣縮食,但只要涉及教育🚴🏼♀️💂🏿♀️,他都萬分慷慨……外界承認他的努力和貢獻🏄🏼♂️。1988 年,省政府特授予他從事科技工作50年以上榮譽證書。
他 和西南師大
熟悉張老的人👨🏿🔬,都知他性情溫和。誰又知道,當年正是他帶頭奮起努力👵🏻,才避免母校省立教育學院(即後來的西南師大)被政府撤除🥎🚮。
1934年👳,張鑒虞所就讀的省立教育學院🕴🏻🕜,還是“四川鄉村建設學院”🫁🧑🏿💻。因經費不足,1936年1月,當時省政府謂該校“自應另籌妥善辦法👩🏼🍼,以資結束”,激起師生強烈反對📪。率先而起的6️⃣,便是大三學生張鑒虞。他坐在一間空教室裏,苦想學校前途🔂,不禁怒從中來。於是徑自找到當時的院長高顯鑒,慷慨陳詞👑。校方不久發出快郵代電,派員到成都四處張貼。幾經努力,政府不得不放棄了之。學校轉危為安,成為省立教育學院⬆️,爾後又發展成西南師院(即後來的西南師大),張鑒虞成為建院籌備幹部之一。多年後,原西師大舉行校慶時,張老被視作貴賓,盛情相邀🧚🏽♂️。
張鑒虞一生追求知識🤵🏻♂️、進步和教育。行為低調,不求奢侈品。寧願不買衣服,也要索求一書。除一日三餐開銷外,其工資皆付諸於書本🤜。即便當年身陷浩劫🧑✈️,張老也從未屈服。5個子女受其影響🤞🏽,個個學有所成。其中一子盡管中專畢業🦶🏼,後來成為樂山有名的兒科醫生“張小兒”。
即便他進入暮年,目力不佳🫸🏻,雙手發抖🐍,仍熱衷於同家人探討學術🏧。一次,女兒張曉歲談起一個新事物,老人家聽得津津有味🦸🏽♀️。末了🏍,竟撫手微笑,搖頭晃腦,“朝聞道,夕死足矣……”
記者 辜波 實習記者 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