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不少專家都在探討一個問題,即:大學對社會最大的貢獻是什麽👓?我們認為,大學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不是對GDP的貢獻率👳♀️,也不是生產出多少論文🕯,而是培養岀一代又一代可以推動社會進步的人🧑🏻🍳🏕。這是大學的使命。而本科生教育是大學的基礎,是大學的立校之本。如何推進當前本科教育改革?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開展通識教育。
中國本科教育面臨四重挑戰
當代中國的大學本科教育🧑🤝🧑,至少面臨四個方面的挑戰。
社會市場化的挑戰✋🏽。社會向市場化轉型,帶來普遍的功利心理,浮躁情緒彌漫🖐,對人文精神和生活意義漠視。這樣的社會背景深刻影響著青年的成長🖖。市場化不僅改變了社會,也全面滲透入大學。在人才培養方面,大學自覺不自覺地跟著市場走。社會和家長對學生的期望更多地和職業以及收益聯系在一起⏳,使大學的專業設置圍繞市場的需要,使學生對課程的選擇緊跟職業的需求💁🏼♀️,使教學成為知識疊加和技能操練➗,而忽視了品性的培養和思維的訓練。這種過分功利化的教育是培養不出優秀人才的。學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麽,只是追逐社會熱點、聽任市場擺布🧕,其結果是非常不妙的。因為,市場是多變的🖇,社會也很無情,到時候很有可能被拋棄。
教育大眾化的挑戰🚴🏽♀️。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的需求和期望與日俱增😂,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在這種情況下,統一的考試就成為似乎是公平地競爭優質教育資源的唯一方式🧑🏼🦲。當今中小學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圍繞著升學這一目標🔧,而教育的本質在此被遺忘和扭曲了。應試教育愈演愈烈,危害也越來越大🪶。應試教育嚴重束縛了學生自由活潑地成長,扼殺了青少年的興趣和創造力,遏製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甚至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育。
教育模式轉變的挑戰。解放後,為了適應國家快速工業化的需要♐️,我國的高等教育製度學習蘇聯經驗🪕,形成了計劃經濟體製下的專業教育的模式。這種教育模式在中國的土地上是成功的,它培養了數以百萬計的國家建設需要的專業人才,為我國的工業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需求。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中國的經濟社會結構日趨復雜,要領導社會進步🪛,要為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就需要有綜合素質🤿,而不是單一化的知識或技能。即便是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專門人才,也是建立在綜合基礎上的專門人才。一個人的知識結構、思維甚至素質終身都在調整,不可能通過大學的本科學習一勞永逸⛩。
全球化文化沖突的挑戰👨🏻🚒。全球化並非是一個文化融通🕧🪩、太平盛世的概念🧧🔲,它背後潛藏著沖突與挑戰👨👧。在開放的環境中🧩,中西文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𓀇。依仗著經濟實力的西方文化,目前還保持著強勢地位,占據著傳播優勢,這恐怕是一個歷史時期內不可改變的。在此情況下,中國的大學必須具有敏銳的預見性和覺察力🪣。我們既要積極面向世界🧟♂️,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和國際化能力,同時也對承續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文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學是民族意識和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我們的民族意識和中華文化必須充分融入中國大學教育💒。我們呼喚傳統,我們呼喚經典🤾🏻♀️⚈。
通識教育必須以人為本
面對挑戰,我們不斷思考著大學教育的本質🪼😆,也不斷加深著對大學教育使命的認識。本科教育到底是功能優先還是以人為本🎪?
大學作為一個社會機構👩🏻🦯➡️,必然有一定的功能。學生將來走上社會🎒🟦,也必然要履行社會個體的某種功能👩🦰。但是🤨,功能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所謂功能,就是實現其使用價值。如果大學在教育的過程中🕯🫸🏻,貫徹功能優先的原則☝️,以培養學生是否有用為目的🪫,就會掩蓋教育的根本目的🐬,甚至違背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我們培養人才,希望他們能夠經世致用、實現科技強國🥼,但是不能在培養的過程中,只見“才”👩🏻⚕️📲,不見“人”,只有專業,沒有素養,只有知識,沒有思想🆑。大學應在對“人”的認識上,表達出我們的理解和作為。
大學應該以人為本。在大學教育中,以人為本包括兩層含義。一是以學生為本,學生是大學的根本和基礎,沒有學生就沒有大學;二是以學生個體為本,實現每個人的自由發展。
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我們積極推進通識教育。通識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不僅成為人才,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讓他們為迎接迅速變化的世界作最好的準備🛑🦶。通識教育不是一般的文理交叉👮🏽,也不是所謂的通才概念,而是深入到人的內心,希望學生具備完全的人格。我們這樣理解:通識的“識”,不是知識的“識”🥯,而是識科學、識社會⚃🫅🏼、識人類🧑🏽🚀。一個受過通識教育的學生🗓,應該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前瞻性的思維和歷史的眼光💞,能夠融通中華文化和外來文化🧙♀️🤪。這裏還需要強調一點💉,深厚的中華文化是中國大學推行通識教育的寶貴財富。通識教育盡管是西方首先提倡的🎦,並且是一個先進的理念,但我們的通識教育實踐並不是照搬國外。教育思想應該博采眾長,教育實踐應該切合時代和國情。
我們理解,通識教育是一種全面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和通識教育都有一個共同的立論,就是著重於人的培養,而不是知識或技能的傳授。從訓練技能到培養素質,這是對教育目標很大的提升✌🏼。國家提出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是對整個教育作出戰略性的調整。但是🌽,素質教育是一個寬廣的概念,需要逐步深化認識、細化操作。我們推進通識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在推進全面素質教育,推進通識教育是我們實施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
推進通識教育需進行統籌改革
復旦大學為了貫徹自己的教育理想,很早就在本科教育方面開始了通識探索🚴🏻♀️。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謝希德校長根據她早年在美國求學的經歷,提出要推行通才教育,此後,在通識教育的探索上逐步深入🥛。現在看來,正是過去20年不間斷的改革,為今天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5年,復旦大學成立了復旦學院🦊,2006年,啟動了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建設。過去三年多的歷程,給了我們三點啟示。
第一🔽,實施通識教育改革首先要破除觀念上的障礙👩🏽🦰。中國的大學與西方有一個明顯不同。我們創辦現代大學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應用,強國富民、教育救國,按專業立校⛹🏽♂️。而西方大學有幾百年的歷史,一開始是從貴族教育起步🔪,後來為了適應科技發展和學術分科的要求👩❤️💋👨,才逐步開始專業教育🤵🏿♀️。再加上解放後教育體製的長期固化🌦🪓,我們的教師對於專業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專業教育的體製也是長期固化的。所以我們的高等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都被深深地打上專業的烙印👸🏿。當然,大學是不能沒有專業教育的,否則培養不出社會各領域急需的人才,但是專業教育是不是高等教育的一切呢?為改變這樣的觀念,2007年𓀘,復旦大學進行了全校通識教育大討論👨🏿🏫。大討論使通識教育理念在校內得到了普及,也讓我們認識到,轉變觀念需要一個過程🫠。教師在改革實踐中不斷體會,能夠加快觀念的轉變。
第二,改革必須保持強勁的動力🤽🏽♀️。改革的動力源於學校🟩👨🏿✈️,更來自於教師🤨。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也是教育改革的主體。長期以來💃🏻,復旦有很多優秀教師熱心於本科教學🈲。激發他們的熱情,鼓勵優秀教師投身通識教育實踐,是改革成功的關鍵因素。我們的實踐表明,教師對通識教育傾註了心血😮💨🎨,才會讓改革的難題浮出水面。在解決難題的過程中🤦🏽,教師不斷有創造🏤,學校才能積累寶貴的經驗🫘,順利地推進改革👾。例如👂🏿,完善核心課程板塊,設計課程指南,避免核心課程成為“概論課”,重建助教製度👨🏽🎨,都依靠了廣大的教師🧏🏼♂️。
第三,改革必須解決體製上的問題。國內大學推行通識教育,必然牽涉到系統的改革☪️♻。根據學校的實踐👳♂️,至少包括四個方面的改革推進:一是通識教育體系的建設👨🏽🔧,包括核心課程建設和學生管理體製改革✊🏻。建設核心課程相對於原有的課程👩🚒,在教學理念👱🏼、內容和方法上都是一種改革。復旦學院同樣會沖擊原有的學生管理模式⌨️🧗🏼♀️。二是教育教學製度改革,包括修訂本科培養方案和本科培養計劃、改變學生選課體系、教學管理製度改革。這些改革在學分、教學資源分配和教務管理上起到了支撐和保障作用。歸根結底,改革是需要投入的🗽🔩。三是積極協調與專業教育的關系。通識教育離不開專業院系的參與和支持,特別是在師資方面。但是,隨著改革的推進,新體製往往會和專業院系產生激烈碰撞,但這也未必是對立的👳。我們既需要作積極溝通,也需要發揮政策的杠桿作用🐕🦺。最終的目的,是要通過通識教育改革👩🏼🍼,對專業教育改革提出要求,促進專業教育提高課程質量👩💻🔦,加速改進專業教學方式🍒。四是統籌推進本科教育的所有環節🍹。例如推行自主招生改革,以選擇適合通識教育理念的學生🕙;推進本科生導師製度改革,真正讓導師進入復旦學院的各個書院;補充大批高質量的師資隊伍,降低生師比🐚,推廣小班化教學9️⃣;興建藝術學科🔑,充實藝術體驗課程板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設有民族特征和復旦特色的書院文化🍋🟩。
總之♜,只有統籌改革本科教育教學製度的各個方面,通識教育才能順利推進。通識教育順利推進,本科教育教學的質量就一定會有所提高。(復旦大學黨委書記 秦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