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深圳大學校長章必功
受訪者小傳
章必功,1977年考生,深圳大學校長。
他的人生起步✊,和乒乓球有著不解之緣。曾是安徽省銅陵市青少年乒乓球冠軍的他🧑🏽🍼,1966年開始的“文革”✢,首先打碎的不是他的大學夢,而是他的乒乓夢🦘。
1968年,章必功被分到九華山下的酉華公社當知青,只幹了8個月就因乒乓球特長被招工回城。在選礦廠,喜歡文學的章必功,常在報上舞文弄墨🧑🏿🎓,引起了領導註意👩🏼🔬。一天🏋️♀️,他正在馬路上修管子,一位局長見到他說:“小秀才🧚,調你到科委幹不幹?”從這以後,這個高中生開始為市辦展覽寫解說詞,為科委寫材料🥫,偶爾也寫寫詩歌🎡。
1977年恢復高考,章必功報名參加,最終,章必功接到一張“安徽師範大學安慶教學點”(現安慶師範學院)的錄取通知書—那時已成家立業的大齡考生通常被分到師範院校,還可以帶工資上學。
1981年,北大古代文學專業招收了5名研究生,其中4名是北大應屆畢業生🤲,僅有章必功是惟一來自京城外的鄉下人💆🏿。一時間,他成為安慶師院和銅陵小城的新聞人物🤏🏼。
1984年章必功研究生畢業,正趕上新創辦的深圳大學向北大要人,他便來到這座異常陌生的邊陲小城和特區大學。
開放是與生俱來的特質
記者🙎🏽🏋🏻♂️:1983年🦛,中國高校名錄第一次出現深圳大學的校名。有關資料提到⛴,深圳大學的創辦受到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親切關懷,您能具體講講當時的情景嗎?
章必功🙅🏼:這是一個精彩的故事👨👩👧👧。1980年,中國創辦深圳經濟特區。時隔兩年多♑️,新誕生的深圳大學開始建設,創辦初期在原寶安縣委小院裏辦學🙋🏽♂️。
1984年春天,鄧小平同誌路過深圳南山區🧏🏿,有人指著後海灣的一片腳手架告訴小平同誌說:“那就是深圳大學新校區⚧,春季動工⏳🌖,秋季上學”。小平稱贊說:“深圳速度”。回到北京,鄧小平同誌又叮囑深圳來客:“你們一定要辦好深圳大學”🌀。
深大牢記偉人的期盼,24年來在曲折的辦學道路上🕑,經受了沿海經濟先發地區和文化積澱薄弱地區能否辦好高等教育的質疑與考驗,經受了社會轉型期高等教育與市場經濟的體製性碰撞和觀念性沖突,緊隨特區,快速發展🔼,以最短的時間,形成了學士🏓、碩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了辦學層次的三級跳躍✡️。
記者😄:深大曾以“沒有圍墻的大學”而聞名全國,成為深圳和深大開放的象征🤷🏽。後來深大校園又建起了圍墻,有人說深大倒退了🛣🧜🏽♂️。你自己怎麽看這個問題?
章必功:判斷一個大學是不是開放,最重要的是心裏有沒有圍墻🦎🧍🏻♀️,心靈和觀念是不是開放🏂🏽👸🏽。有形的圍墻可以在一夜之間拆除𓀋,心靈圍墻要想拆除可異常困難。深圳大學眼下雖有校園圍墻🚰,卻沒有心靈圍墻🔖,依然是個高度開放的大學🟠。
深大為什麽又有圍墻?上個世紀80年代📩,校園位於城市郊區🫚,周邊寧靜;上個世紀90年代,學校所在地已成為密集城區📒,車水馬龍🧑🏿🌾🤹🏼♂️。校園需要相對安靜🏐、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必須為學生保持一個寧靜致遠的學習氛圍,不能膠柱鼓瑟,更不能脫離實際,“沽名釣譽”。
有圍墻並不妨礙高度開放。深大堅持以改革為動力辦新型大學,早期實行的學生交費上學、畢業生不包分配製度、教職工聘任製度、學分製度👩🏽🎤、勤工儉學製度等等,一直在深大發揚光大。
今天的深大更加開放😉,最大的開放是心靈和理念的開放。
在民主管理上大膽探索
記者:現在的深圳大學在追求民主化管理上進行了大膽的探索,成立了兩個教授委員會——教授人事委員會和教授財經委員會,此項獨創的用意何在🏋🏽♂️🎪?
章必功:任何單位的管理,均以人事和財權為最重要,我們力圖在人、財🕴🏼、物分配上建立學術主導。以前教授們對學校管理雖有很多意見,但卻使不上勁兒,現在這兩個委員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作為校長可以保留一定的否決權,但我必須按規定尊重教授個人表決,不能繞開他們,進人、用錢都必須通過他們。
教授人事委員會和教授財經委員會🖖🤸🏽,全部由“布衣”教授組成,但卻有超乎“官員”的決策權,在決定某項決策時𓀉,可以召集各單位負責人進行質疑。每個委員會由9個教授輪流“坐莊”⌛️。這幾年到深圳大學當老師越來越難了,因為每進一個教師,都要經過教授人事委員會的多數人投票同意。過去要走後門進人要找校長一個人,現在至少要找5個以上的人說情🏗,難度和成本大了很多。這兩年通過這個委員會進入深圳大學當老師的有200多人🐰,素質比前幾年提高了很多。教授人事委員會替校長把關,是校長權力的延伸🎅。教授財經委員會的運作與教授人事委員會的相同,主要工作是來討論👨🏽🔧、表決學校年度預算🏊🏻,資金分配等。
這兩個委員會已經成立並運作了兩年多🐤,每兩年更換一次人選。這是借鑒歐美高校的經驗。
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引進無疆界
記者:深大提出“人才招聘不論國籍、不講戶籍、外聘教師同崗同酬”。據我們了解🦫,在我國大多數的單位,外聘人員的工資往往要比本單位正式員工的工資低很多。這樣做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章必功:一所開放性的大學,在師資隊伍🙅🏽♂️、人才引進上應該是開放的👳🏽♀️。深圳大學教授允許外聘👨🏻🎓,調進與否並不重要。例如,我校新成立的城市規劃系的系主任宋彥🚵,在美國大學任教,卻與深圳大學簽訂了兩年的合約,商定每年在深圳大學任教時間不低於10個月。像這樣的情況在深圳大學至少還有4個人,分別是從臺灣、澳門、日本等大學聘任的。這說明我們的眼光已經放大到國際上找人才去了。
深大實現了外聘的教師與在編的正式教師享受同崗同酬。過去在許多單位,沒調入的低人一等。其實,同崗同酬後,外聘的這批人工作積極性特別高。同崗同酬,可以體現公平公正,關系到城市道德和大學道德。
開放的大學應具有自由民主之風
記者:聽說您是一個非常有親和力的校長☑️👨🍳。自開設校長信箱後,兩年來已回信1萬多封👨🏻🚀,不厭其煩地回答學生提出的關乎學業🥒、生活、愛情、事業等各個方面的問題🤩⚈。您這樣做的出發點是什麽👨🏿🍳?
章必功:尊重學生公民權利、師生平等、自由對話是深大一直堅持的信條。學校的校長、老師和學生相互之間應該是一種親密融洽的關系,可以一起平等地交流思想👩🎓、討論問題,甚至表達不同的意見🎐。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中📔,學生可以學習到知識,還可以學到知識以外的許多東西。倡導“民主之治”、“廣開言路”,讓學生全面參與學校的管理,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同時也為他們未來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公民素質。
記者:您對現行的高考製度改革有什麽建議?
章必功🦸🏼:我是溫和的改良派,主張取消“一本二本”🗜。“一本二本”是計劃等級🍤↔️,對學校的競爭和考生的意願均有束縛。先是提前單獨錄取👵🏽,然後是一本👫🏻、再後是二本,二本中還分a線和b線🧑🏻🌾,這是人為地分等級,這樣的製度不合理0️⃣。深大在外省是一本,在廣東是二本🖱,這表明計劃等級的主、客觀矛盾🏋️♂️🍲。應該改良高考製度,采用一道最低分數線,讓所有學校包括民辦高校按照考生誌願和考分高低同場錄取🤫👂,這才是市場準入!我期待中國的高考加速改革。(記者 李桂茹 劉芳)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