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淩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日趨嚴重的問題,校方頭疼、家長擔心、學生痛恨。美國教育研究機構證明🌴,欺淩行為是在生命早期學到的,要從萌芽時期就重視這個問題。因此👢,美國所有的幼兒園教師都被要求修一門網上課程,名為“幼兒園裏的欺淩”👂,內容包括如何定義欺淩,識別欺淩的類型,確定有關欺淩行為的重要事實和統計數據,確定欺淩行為對幼兒的影響,如何創造無欺淩的兒童保育環境🎙,促進兒童獲得親社會行為等👨🏿🔧,詳盡👋🏿、細致、實用,也是家長應知應會的常識🌿。
散布謠言、有意羞辱也是欺淩行為
專家認為,欺淩行為是一種重復的🧑🎨、故意的、有辱人格的行為,是一種權利對稱平衡關系的失調🧑🏻🦰,分為身體、言語和相關的三種類型🙅🏻。
身體的欺淩🚏,指打擊他人身體、踩腳🍬、絆倒以及任何導致身體疼痛的行為;言語欺淩🏄,包括嘲笑戲弄🍺、辱罵🎯、不停地喊他人名字;相關的欺淩👃🏼,則指故意將一個兒童從社交群體中排除出去🙎🏿♂️,如傳播散布謠言、有意羞辱或孤立受害者。
不停地叫另一個孩子的名字也算欺淩?大部分成人也許會認為那不過是孩子之間常玩的把戲而未加重視,殊不知這就是欺淩。研究顯示,男孩比女孩更多使用身體欺淩,女孩則容易介入用八卦或謠言孤立或羞辱他人的相關性欺淩,受害者既有男孩也有女孩⛷。
empathy與sympathy這兩個詞常常都被解釋為同情👖,但empathy強調的是能夠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即從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來體驗感受此情此景,強調的是寬泛的人類道德情感;sympathy是對他人糟糕的感覺感到遺憾🧛🏽♂️,註重具體的事例與情景🚰。翻譯成中文🛸,empathy是同理心,sympathy則是同情心。
專家認為,欺淩者往往缺乏同理心🔰,他們不能或無法與他人的感受、情緒聯系起來🤸🏽,對自己的行為很少甚至幾乎沒有內疚或悔恨🏋🏿♂️。他們試圖或傾向於和其他欺淩者為伍📞🏌🏻♀️,導致頻繁打鬥或受傷,還可能會參加偷盜、人為破壞🥷🏻、藥物濫用或犯罪活動。
受害者往往形體弱小、性格膽怯,不太可能為自己起來反抗。他們往往會在焦慮與害怕中煎熬,不知道下一起欺淩何時發生➰。孤獨、抑郁、自卑或無力感等情緒反應🧝♀️👨🏻🦽,有時會表現為身體的疾病或疼痛。
專家還明確指出欺淩者對旁觀者的壓力。盡管他們沒有動手或動口,但旁觀者被迫不泄露秘密🔇,以避免自己也成為受害者,於是也感到害怕、焦慮🏐、不安。同樣🧑🏼🏭,旁觀者也要承擔責任。近年引起美國輿論嘩然的中國留學生欺淩事件🐣,旁觀者也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與欺淩者一起承擔牢獄之災💪🏿。
學生、家長和教師都要知道相關常識
校園欺淩如此猖獗,如何防範🕵🏽👰🏽♀️?專家提出的應急預案是“計劃”和“溝通”,在事件發生前就積極主動阻止麻煩。這就需要讓每個學生🏋🏻♂️、家長和教師都知道有關校園欺淩的常識,合力創造一個安全與優良的成長環境📄。
專家列舉了一些常見的錯誤觀念:認為只有男孩會加入欺淩行為,欺淩只發生在小學或中學;欺淩是成長過程中的自然部分,每個人都得面對應付;不必在意孩子參與欺淩事件;教孩子被欺淩時還手打回去;受害者會漸漸自愈的♠️;受害者都是些孩子,需要鍛煉成長……這些都會影響教師和家長對欺淩行為的幹預。
專家希望教師和家長應關註“孩子們能做什麽”🦶🏻,而非“孩子們不應該做什麽”。比如經常提醒孩子“管住自己的手”“溫柔地使用你的手”“註意慢慢走”“室內要安靜”……這也應該成為家長在家裏的態度和口頭禪。
如何減少孩子的行為問題、幫助孩子獲得親社會行為?講故事就是一個有力的工具⏏️。許多童書的情節會涉及社會矛盾與不公🧎🏻➡️,簡短的社交故事會設置特定的社交情景🦻🏼,列出幾種解決辦法👇。教師和家長可以跟孩子討論書中的角色和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案,比如你覺得這個角色怎麽樣?你覺得這個角色下一步應該做什麽?如果是你,在這種情形下,你會做什麽?你會怎麽幫助這個角色,能讓他感覺好些?
另外,角色扮演也很有用👲🏽,特別是在小組活動中👦🏼。教師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分角色表現特定情境中的解決方案🚴🏽😷,孩子們可以做自己的圖解說明🔞,添加故事🕐,表演練習他們選擇的解決方案🤽🏼♂️🫰🏻。
除了社交故事和角色扮演,教師和家長還需要教孩子直截了當地解決問題,比如直接走開或簡潔直接地說出來🔹👵🏿。美國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屢屢告誡教師要教孩子學會兩個簡短的表達:“停!”“我不喜歡這樣!”
同理心、尊重和合作是社交基本技能
專家還特別強調教師在防範欺淩時的監督作用,一旦意識到有欺淩事件發生,就要立即采取行動進行調解和解決。比如幼兒園教師要全景👨🏿⚕️、全程看管孩子🦻🏼🤹🏽♀️,每個孩子要隨時隨地在教師的眼皮底下,所有的活動場所(包括廁所)都要無死角被監控🧗🏿♀️。
除了自身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幫助孩子明白什麽是良善✈️、懂得感恩,教師和家長還要把同理心、尊重、合作這些基本技能教給孩子。比如用寵物、玩具娃娃、動物玩具等教具和孩子討論關於他人的感受🧔🏿♂️,指出侵略性和排他性行為的影響;引導孩子練習做一個好的聆聽者,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聲音,應該註意聆聽別人的聲音,當孩子不願做傾聽者時給予適時提醒;創造社交群體的氛圍,讓孩子在遊戲中互相幫助完成任務,從而體驗尊重、共享責任。
在反欺淩策略中,專家特意比較了重建(restitution)和處罰(punishment)🥇,認為重建是一種賠償(compensation),有助於孩子了解欺淩行為造成的後果,了解責任和因果概念。
防範校園欺淩,應該成為家校之間常規性溝通的內容😌,教師要不斷與家長交流實踐策略🤽🏿,共同創造充滿關愛的成長環境🔽。
針對受害者,專家給出的建議是“賦權”及“說出來”👳🏻♂️,鼓勵受害者及目擊者講出當時的情形,或者直面欺淩者大聲、簡潔、有力地說出來以擺脫困境。
給受害者賦權,是終止欺淩的關鍵。受害者不必還手,但需要找到自己的權力來源🫵🏿👍,比如沉默著直接走開6️⃣,也可以大聲說出“停!”“這傷害了我🧍!“我不喜歡這樣🪡!”“這不友好🧚🏻♂️!”
幫助欺淩者習得親社會行為
針對欺淩者🌷,專家給出了4條建議。
一是“幹預”和“給予選擇”⛎,發現狀況,立刻幹預🏇🏿。同時鼓勵欺淩者多參與親社會行為,體諒欺淩者的無助和失控,幫助他們通過安全、可接受的方式尋求力量與控製,並提供選擇和機會👩🏽🔬。
二是“提供領導者的機會”🐔。領導能力要求有同理心和責任心🥞🌧,給那些尋求力量的孩子提供領導者的角色👨💻,是一條滿足其感受力量需要的安全之路。比如當教師的小幫手或排隊時的領隊🤘🏿🙆♀️,示範如何穿衣🧚♂️、如何洗手等任務,讓孩子在忙個不停中習得互動、負責等親社會行為👽。
三是“認可與贊美”💇🏿♂️,及時認可孩子的每一個正面積極的行為。
四是“陰影效應”,把欺淩者放在受監管的區域。
以約翰和伊森在桌子旁玩沙子的事為例💍,教師註意到約翰在哭🐼,就問怎麽了,約翰告訴教師伊森推他☝🏿。教師讓約翰去告訴伊森他的感受💅🏼:“我不喜歡你推我🚵🏻。”然後🗓,教師說🧑🏼🤝🧑🏼:“現在你們倆一人一邊,這樣你們倆都有地方玩了。”這就是在教約翰解決問題而不是反擊伊森🛸。
教師這樣做,就是告訴孩子們解決問題是可以有選擇的🍧,是教受害者自己站起來處理矛盾🧑🏼🚒,這就折斷了欺淩的鏈條🕣。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把伊森移走,而不是教“受害者”約翰如何應對🥱,那麽欺淩的怪圈還將繼續。
又比如個頭兒較大的羅比老是欺負弱小的孩子♒️,在家也經常欺負雙胞胎弟妹⛹🏻♀️。教師和家長決定給羅比“行為的責任”,挑出幾個時段讓他當督查領導、小幫手🐜、規矩監督者🐁,讓他練習與同伴和弟弟妹妹的適當互動,重新定義自己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正面模範角色,並從中獲得舒適與安全的體驗🫙。
(作者系旅美華人西子)
新聞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