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部長陳寶生3日在人民大會堂“兩會部長通道”上說,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要做好教材體系建設、拓展校園文化等四件事🚫。面對優秀傳統文化,學校教育有很多事需要安排💁。孩子正在成長💂♂️,教育不能等待,既有的學科教育可以發揮各自優勢,先“操作起來”。語文學科在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在此過程中,語文教育可以發揮哪些作用呢?一位語文教師做了這樣的嘗試🧑🏼🚒🏄♂️。
——編者
前不久,我給高二學生上《蘇武傳》時🤜🏽👨🏿💻,問有多少同學知道蘇武牧羊的故事🌅👩🏽🦰,全班55人只有3位同學知道✦。後來,我作了一份關於傳統文化知識的小測驗🌟,多數同學對春節為什麽叫“年”、端午節是怎麽來的、什麽是文房四寶等知之甚少。
不僅如此🧑🦳🫳🏽,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溺愛,加上社會上一些消極腐敗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理想淡薄,缺乏責任擔當意識,等等。這些現象背後掩蓋的是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
面對如此現實,中學教育特別是中學語文教育必須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以此不斷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華民族是一個歷來註重文明教化的民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並從中吮吸豐富的精神養料,構建青年一代的“精神家園”,自然成了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挖掘文化內涵中提升學生人文素養
漢字文化是漢民族文化的精髓👳🏼♂️,加強漢字文化的學習與研究🙌🏻,是傳承傳統文化的最直接🌨、最生動📱、最精彩的體現#️⃣。例如,當我們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時👱🏽♀️,對“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的“比”字稍作探究,就極有趣味。“比”字本義是挨著👩🏻🦰、靠著的意思⬅️。你看甲骨文中的“比”字,就是面朝右並站著的兩個人☝🏻,這兩個人緊緊挨在一起🏌🏿♂️。這就是“比”字的本意。只有挨得很近才有比較的可能🧛,所以產生了“比較”“好比”之意。又由“靠近”之意引申為“勾結”,如“朋比為奸”。由“比較”引申為“比喻”,是古代賦詩作文的一種修辭手法🤾🏽,如白居易《與元九書》中的句子“諷君子小人🧑🦯,則引香草惡鳥為比”,這個“比”就是指用含蓄的話說明✍🏽。這樣,教師巧妙地將“比”字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有關知識傳授給了學生🛐🧑🏻🦳,既充實了課堂內容,又開闊了學生視野。正如於漪老師所說:“對學生進行漢語教育,不僅讓他們理解、領悟漢語言文字的優美👱🏻、簡潔、深刻😩、和諧、豐富內涵⛹🏼♂️、聯想空間,而且能以優秀的文化傳統對他們進行精神哺育👨🏿🔬。”
單個漢字包含著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一篇文章所反映的文化現象就更為全面,更為深刻。講韓愈的《師說》👧🏻,如果教師只講從師求學的道理🧑🏼🍳👨🏿🦲,只講抨擊了士大夫中自恃門第高貴而不肯拜師求學的陋習,卻不講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是膚淺的。從深層的文化意蘊上說👩🏻🦰,本文還涉及我國古代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孔子為歷代士大夫乃至封建統治者所接受,也為廣大勞動者所接受💆🏿♂️。從語言學的角度看,仍在使用的“師父”一詞,積澱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古語雲⬇️🧎🏻:“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坊間有些廳堂上至今仍懸掛著“天地君親師”的匾額👮🏿♀️👩🏻💼。
講《魚我所欲也》🦹🏽♂️,只講孟子散文“長於譬喻”的特點Ⓜ️,不講“舍生取義”這種人性固有的美德;講司馬遷《報任安書》,只講統治階級的種種惡劣行徑和作者所遭受的酷刑,不講作者獻身於歷史事業的滿腔悲憤和偉大抱負🤶;講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只講如何認識樹木的天性和怎樣適應樹木生長的規律🤟🏻,不講人們要順其自然,並由此引申出治理國家的道理……如此等等🧔🏼,既完不成國民教育的綜合工程👨🏽🎤,也完不成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的“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歷史使命。由此看來,挖掘文本內涵,開拓文化視野,理應成為當前語文教學中的熱點問題。
在改進教學方法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考驗著中國人的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中小學階段正是立德樹人的黃金時期👱🏿,在基礎教育中有針對性地對中小學生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有利於引導新一代公民弘揚愛國主義🛹,傳承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這一方面,語文教育需要不斷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楊叔子在《走出“半個人”的時代》中說👳🏼:“學習《老子》《論語》🧑🚒,第一,可以陶冶情感,樹立對國家、對民族的高度責任感;第二,可以改善思維⛄️,活躍思維,完善思維🎩👨🏻🦯;第三,可以增加非智力因素。從思想感情🤘、從思維方法🧻、從非智力因素講🤦🏽,學習我們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絕對有好處👩🏽⚖️。”
當前,中學生專業知識學了不少📘,但人文素養、文化底蘊卻沒有提高到相應程度。他們中不少人不了解傳統文化與今日社會生活的關系👩🏼⚖️,更不了解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傳統文化無非是從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陳腐落後的東西👨🏿🦳,與今日之社會特別是與西方社會的一些東西格格不入,沒有必要去了解,更談不上繼承與弘揚🍖🏂🏼。他們不懂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歷史發展是不能割裂的👩🏼✈️,更不懂“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種數典忘祖🔶,輕視和否定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做法👨🏽🚒,是一種極其缺乏歷史責任感的表現🎾,必將受到歷史的懲罰⚄。
因此,語文教師要及時轉變觀念,創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方法和策略。比如👨👩👦👦,可多營造一點語文課堂的傳統文化氛圍,多一點傳統文化的情懷,多一點傳統文化的視角,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奧妙。如在墻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畫像和名言警句😘、書法藝術作品;在課文學習過程中選用恰當的音樂,朗誦🆒、彈唱、歌詠等;在教學過程中引用與課文相關的詩文格言💼、名言警句、成語典故、神話傳說。還可以指導學生編演課本劇,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到傳統文化中蘊含的高尚情操、深刻思想、微妙智慧,從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
在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的載體是多樣的🧚🏻♂️,豐富得猶如大千世界。
學校可以利用學校校史館📡、圖書館、檔案館等🙍♂️,結合校史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發揮其獨特的文化育人作用。在校內可以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專題講座👨🦽★,邀請傳統文化名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進校園🐵、進課堂;開展“千古美文”朗誦比賽🕵🏼♀️、漢字聽寫大賽、漢字書寫大賽🍳、成語接力賽、古詩文名句默寫大賽👮🏻、古代文化知識競賽👩🏻🔬、傳統美德故事會、“家鄉民俗知多少”演講會等活動,讓學生含英咀華🚜、口誦心惟,內化為自己的良好品德,升華為自己的文明行為♥︎。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延伸有關作家作品。如學習《論語十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座》🌮,可以指導學生閱讀《論語》,了解孔子“世界大同”的理想精神和儒家思想;學習吳敬梓的《範進中舉》,可向學生推薦閱讀《儒林外史》,感受封建文人、官僚豪紳、市井無賴等各類人物的真實生活🫶🏿;學習《香菱學詩》《林黛玉進賈府》可讓學生課外閱讀《紅樓夢》中的相關片段,體會封建社會走向崩潰的必然趨勢⛔️。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可以開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視野,使其深入地理解課本的知識,同時達到“語文課標”關於加大閱讀量、著力夯實語文基礎🐆、增強文化底蘊的要求。
中國古代的名勝古跡😤,無論是宮廷建築、橋梁建築🤍、園林建築、樓閣建築,還是寺廟建築、民用房屋建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深沉🚉、博大、樸實🪿、實用、莊重的品格♈️,反映了中國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審美追求。中學語文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此類課文🧓🏼。如黃傳惕的《故宮博物院》,集中體現了中國民族建築文化的基本特點和民族風格。這些名勝古跡、文化遺產,決不會因為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而失去魅力👸🏼🚶🏻,恰恰相反,會因人們在現代都市生活中滋生的返樸歸真的審美情趣而更凸現其永久的魅力🔤🧑🏻🎄。
據此,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實地考察和現場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祖國的燦爛歷史👩🍳、輝煌成就,增強文化自信心,進而提升語文素養。
在編寫教材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材的選編除了要體現時代特點外👨🏿,更要為時代服務。中國古代的文化🧙♂️、文學、哲學、倫理學,蘊含著非常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中國文化的精華在哪裏?在《山海經》《道德經》《論語》《孟子》等經典之中。《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認為禍患沒有比不知道滿足更大的了,罪過沒有比貪得無厭更大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才是永遠滿足的。在當今社會越來越重私欲的情況下🤹🏽♀️,這不能說沒有意義。選教材就是要甄別辨析,選擇真正能提高人文素養的內容。像《紅樓夢》,對生命那麽尊重,對名利場那麽鄙視🧓🏿,這就是生命境界🏃🏻➡️,對於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能發揮重要作用🌂。
世事維艱,有文則興🤽♂️。習近平2013年11月26日在山東曲阜考察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傳統文化已深深烙入中華民族的基因,在民族血液中流淌,優秀文化正在為民族復興提供精神滋養。如果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能引導學生更多地關註和融入中國的傳統文化,真誠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精心閱讀傳統文化的經典,細心品味傳統文化的內涵0️⃣,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進而達到湯一介先生所說的,“使我們的文化‘日日新🤦🏽♂️、又日新’而不斷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要求,在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和人類終極關切的哲學問題上做出貢獻”🤶🏽。(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