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關於教師的標準如何呢?請看《學記》的原文吧: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解說:記問之學🐆,憑著記住從書本與別人那裏問來的知識🤾🏿♂️。不足▪️,不能夠✍🏼。其🧝🏻,加強語氣💂。聽語👳🏽♂️,指聽取學生的話語,特別是學生提問與回答問題的語言內容🛕🚜。力,學生盡自己的能力。問,提出問題。雖,即使🤾🏿♀️💊。舍🧹,放棄;在這裏有暫時停止的意思。
《學記》這一段的意思是:只知記憶書本上與向別人問來的知識,這樣的人沒有資格來當別人的老師🟧。一定要能聽取學生的言語(也要觀察學生的行動),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困境✯,才能當老師🫳🏽。憑學生的能力不能再提出問題了🪒👨🏽🎨,才能告訴學生。告訴之後,學生還是不能理解與掌握,即使是暫時停止教授也是可以的了。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學記》擇師的標準🏊:“必也其聽語乎👨🏿✈️!”一定要聽懂學生的話語,在“聽語”前連續加了一個副詞,兩個語氣助詞🦼,都是強調的意思。
老師要善於“聽”
這裏學生的話語是特指的🤽🏿♀️,就是學生的提問,或對教師提問的回答。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言語中,得知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品德修養的進展,與學生在學習中碰到的困難或障礙🐞。教師講解起來才有針對性👳🏿,事半功倍;而學生在提問中,不僅掌握了知識🤘🏿,在舉一反三🅱️,以一知十中,還鍛煉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讀書能力。聽其語,必知其困,就能加強教學的針對性💂🏽♀️。
肯定有人會說,現在的教學與過去不同,根本不能相提並論🔮。理由有三:一是過去是個別教學🐟,好提問🚣🏻♀️,好聽問,好答問。現在是班級授課製,一個班六七十號人,哪有時間呢;二是過去的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量少,有充分的時間質疑、解疑,而現在所學的內容太多👉🏻,根本沒有時間;三是現在是以自然科學知識為主,在這些陌生的知識中🚐🐫,學生根本提不出問題🤹🏼🛺。
我們承認🤽🏼,《學記》的那個時候與現在相比,這三大差別全都存在。但學生學習的目的古今相同,培養高尚道德,提高其讀書能力,培養較好思維品質,有較高的綜合分析水平。學習的過程也沒有多大差別📵,教師需要啟發,學生需要思考🧑🏼🏭。這兩點都是在學習過程中解決的。即使是自然科學知識的教學👷🏼,到底是要死記硬背,還是要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運用能力為重點?建設創新型社會,需不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
現代教育教學也需要找出學生學習中的障礙🙆🏻,以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教學需要兩個積極性,既要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要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就拿傳授知識來說🗣,需不需要了解學生?由此可見,古今在教學上有一點是相通的:老師既要掌握知識,又要了解學生,特別是學生在學習中的狀態、進程👮🏼♀️、障礙🧝♀️,二者不可或缺。如果教師的教學僅僅從書本出發,無學生的實際,所謂啟發式教學,或因材施教✵,就不存在。
我們有些老師反對深入了解學生的理由是現在的班級大太𓀏。但其實班級的大小不是理由🥬,把所教班級學生的情況都掌握確實不可能,但解剖幾只麻雀是應該的☕️。只是了解學生是沒報酬的,也不是考核教師的內容,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的領導對此是沒有任何要求♍️,而對教師的要求都在課時與分數上,在升學率上。好像聽其語💆🏻,知其困,方能為人師的原則已經過時了。這是對現代教育的歪曲,或誤解。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