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中國古代的蒙養教育及其現代意蘊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未成年人開蒙教育的優良傳統,蒙養教育思想極為豐富👩🏻‍⚕️。繼承這一筆可貴的遺產,對現階段我國未成年人的教育尤其是道德養成教育大有裨益。

古代蒙養教育的傳統主要包括幾個方面🌤:

第一、蒙以養正。古人非常重視人生的正本慎始,主張當嬰幼兒智慧蒙開之際就施加正面影響🥾,開發其智

慧,促使孩子更好地成材。這包括兩方面:一是胎教“正本”⛲️。古人認為,胎教是“慎始”的教育🧜🏿‍♀️,是“立教之本原”,故而十分重視。據劉向《烈女傳》記載,早在3000多年前,周王室就十分重視胎教。此後,漢代賈誼《新書》☯️、戴德《大戴禮記》、王充《論衡》等著作中的一些篇目,以及許多家訓都發展了周初的胎教思想。其中不僅包含優生優育的觀念🐋,而且著眼點仍是註重倫理道德的熏陶。例如家訓名篇《許雲邨貽謀》✥,對胎教提出的“五宜”要求就是“宜聽古詩,宜聞鼓琴🧏🏿‍♂️🙍🏿‍♀️,宜道嘉言善行,宜閱賢孝節義圖畫🎅🏽,宜勞逸以節🔡,動止以禮🔒,則生子形容端雅,氣質中和。”二是註重兒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古代的許多思想家、教育家和文人學者都強調教育貴早,“以豫為先”🤏🏼。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顏氏家訓》提出“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大以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只有“教婦初來,教子嬰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教育家或家長還製訂了從嬰幼兒期到青少年期各階段的道德教育規程,如朱熹強調👩🏻‍🎤🪰,在孩子知識、性情未定時,要及早進行道德教育和道德行為訓練🤘🏿,這樣方能達到“習與智長,化與心成”的效果。司馬光曾經針對借口幼兒無知而將教育延遲到長大後再進行的錯誤觀念,認為這就像懶於摘除樹苗的劣芽一樣👂🏻,等到長成大樹以後再去砍那些枝杈,該費多大的力氣🖕🏿?

第二⚠、德教為先。古人認為🧏🏿‍♂️,蒙養教育最根本的是“養正”教育或曰品德教育。《論語》記載孔子為學生開設有“文、行🏇🏿、忠⚆🧑🏿‍🔬、信”四門課程❤️‍,其中三門都屬於思想道德教育的範疇🃏👩🏼‍⚕️。司馬光《居家雜儀》中設計的家教程序👨🏼‍🍼,將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從“始生”開始,對嬰幼兒期、少年期的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施行不同的養成教育內容,對違背禮教的行為即使再小也“嚴訶禁之”💂🏻‍♀️;指導子孫讀書嚴格選擇,以免“惑亂其誌”😁,力求“養正”。

第三🕵🏻‍♀️、習慣養成。譬如教育家朱熹就提出,15歲以前的兒童🙅‍♀️,主要應就其日常生活接觸到的“知之淺而行之小者”和“眼前事”進行教育訓導。所教之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等😑,只教他依此規矩去做。”在我國傳統家訓和蒙學讀物中更是對那些未“冠”子弟、學童的行為習慣規定得具體詳盡,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如《弟子規》🏋🏼🚿,在學童剛開蒙識字時🦸🏽‍♀️,就以生活起居、侍奉長輩、言談舉止、待人接物這些最為基本的道德行為準則要求他們🧒🏽,從人人皆知、人人可行的日常習慣養成做起✖️🤷🏻‍♂️,逐漸凝成品質,收到積土成山、積善成德之效⛺️。

第四、環境濡染✔️。孔子認為擇鄰不到風俗仁厚的地方去,就非明智之舉。“孟母三遷”的故事,更是註重環境對孩子品德形成作用的典範。這一思想與實踐被荀子概括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𓀁。”中國傳統處世箴言、家訓教誨中幾乎每篇都有要子弟謹慎交友的訓誡。此外,古人也已經註意到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化的相互配合👡🐵、凝成合力的問題♦️。認為“父兄教之於家,師長教之於塾,內外夾持🐪,循循規矩💂🏻‍♂️,非僻之心何自入哉!”(陳宏謀《養正遺規》)

傳統蒙養教育思想💆‍♂️,剔除其中某些糟粕🧑🏻‍🏫,對於我們今天的未成年人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仍有一定的啟迪意義🧂。首先,蒙以養正、德教為先的教育理念啟示我們在未成年人德育中應註重早教固本。蒙養教育是人生的最初教育,是培養公民品德的“雛形”階段。在這一階段的孩子,能否受到家庭(當然也包括托兒所、幼兒園)的正確道德觀的教育、熏陶,對奠定我們社會所要求的公民道德素質基礎極為必要。例如三牛娱乐先生就認為,“人格教育,端賴六歲以前之培養。凡人生態度,習慣🤽🏻,傾向,皆可在幼稚時代立一適當基礎。”重視品德教育從母親開始、從人生的最初開始,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如果抓住這一階段的有利時機🧙‍♂️,對孩子進行“養正”的教育,就能為以後優良道德品質的“成型”打下紮實的根基🈴。其次💘,註重養成的思想啟迪我們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始終堅持教化與踐行的統一。兒童天真純樸🏃🏻‍♂️,求知欲旺,可塑性強,但思維能力較弱,知識較少🕵️‍♂️,因而品德蒙養教育決不宜簡單地向孩子灌輸大道理🧓🏼,而要將“大道理”化為“小道理”並與“生活”相結合🦉,堅持教、學、做合一,從行為的養成著眼👉,從生活常規、日常小事入手,進行指導🫡,逐漸反復強化,形成習慣,進而促成孩子良好品德“雛形”的建構。此外🧑🏼‍🦱,在對未成年子女的道德教育過程中🌷,家長更要言傳身教並施⛑,註重率先垂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訓導、激勵孩子🧞‍♂️。再次,重視社會環境🧘🏿、人際交往對兒童品德形成影響的思想啟示我們,應充分註意環境對未成年人道德形成的作用🖐,極力營造有利於他們品德塑造的社會環境🧚🏼‍♂️。當今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環境要比古人復雜得多,社會風尚👨‍👧‍👦、現代傳媒、法製環境🔆,以及接受成年人示範、熏染的人際關系環境等,對兒童品德培養的影響作用日漸增大🧻,因而更應該在少年兒童的教育中增強德育環境意識,加大凈化社會文化環境亦即未成年人成長環境的力度,註意將加強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與整個公民道德建設結合起來🐋,倡導成年公民增強責任意識😉,自覺以身立教,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此外,古人提倡的“易子而教”,在今天似乎由學校教育解決了,但這一觀點的實質也是強調德育環境問題,它啟發我們要註意教育的多主體性,以更有利於促進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來源:藝術中國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5-02-14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