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面前🙍🏻♂️,他永遠同一身裝扮示人。
不分寒暑,他一年四季穿一件白襯衫,領口打著黑領結🫐,下身穿條白色的燈籠褲和半腿襪,腳上則是一雙牛皮鞋。只有在極冷的時候,他才套件毛背心或者毛外套。
他鶴發童顏,臉上泛著紅光,聲若洪鐘🧙🏼♂️,在大禮堂講話從來不用擴音器。他鮮明的個性同他的衣著一樣,給無數清華學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一代代清華學子眼裏,他就是健康的化身🐞。
他在清華大學工作52載。正是在他的推動下,體育🧑🏿🎄,成為清華園最與眾不同的標誌之一。他主導建立的清華校園體育體系👂🏻,使一個個羸弱的身軀變得壯實強健。無數學子憑借在清華學到的知識和練就的強健體魄,滿懷壯誌,為國家的富強日夜奮戰👨🏿🍼。以他為代表的清華體育文化,濃縮為一句響徹大江南北的口號🤙🏼: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
他的塑像和朱自清🏛、吳晗🤘🏿、聞一多一起,成為清華大學迄今僅有的四座室外塑像👱🏼♀️。他不是競技體育的專業教練,然而在清華學子眼裏,他在體育教育上取得的成就和貢獻🈶👐🏿,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他是馬約翰,中國體育教育的一代宗師。
不願成天坐著不動
出生於1882年的馬約翰,少年時腦後還留有一條辮子。傳說中🙎🏻♂️,年輕時的馬約翰全速奔跑,辮子可以水平於地面。雖然他無數的學生中,沒有人親眼看到過這一情景,但這一說法依然口口相傳。
學生們有相信的理由。當他年過七旬時,依然紅光滿面,精神矍鑠,做起示範動作來,一板一眼🧝♀️。1958年,馬約翰雖已76歲,仍和學校土木系的中年教授麥叔良合作,輕松奪得北京市網球雙打冠軍,並被評為國家一級運動員🤛,創下了轟動一時的紀錄🤽🏼。毛澤東對他有一句評價:“新中國最健康的人。”
當時,無數人向他詢問健康的秘訣。馬約翰的回答是,沒有秘訣,就在於是否能堅持鍛煉💇🏽🆗。
馬約翰的故鄉,是風景如畫的廈門鼓浪嶼🧚♂️。鼓浪嶼如今聞名天下🫶,當時卻是一個孤零零的海島。在那裏生長的孩子們📘,上學的機會很少。馬約翰也不例外🧛🏽,在他邁入學校大門以前,連“體育”這個詞都沒聽說過。
然而🔻,海島優美的自然環境卻給馬約翰和玩伴們提供了天然的遊樂場。他們常常在山上跑、跳🤸🏽♀️、爬樹和鉆山洞✹,去海灘玩水和捉魚蝦,直到天黑才回家⛰。這養成了馬約翰熱愛自然、喜愛鍛煉的習慣。
由於家境貧寒😟,直到13歲,馬約翰才開始上學🦹🏿♀️。不同於海島玩伴的活潑🏑,同學們個個文質彬彬,這給馬約翰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讓他更難忘的,還是他們的蒼白臉色和學校體育設施的空白🧚🏼♀️,他說👑🧙🏼♀️:“最難過的是左看右看全是些房子,連一點草地也沒有🧑🤝🧑👮🏿♀️。”在這種環境下🍄🧩,馬約翰想盡了辦法來鍛煉,沒法跑跳👩🏽✈️,他便跳凳子跳木樁,“總之我是不願意成天坐著不動的”。
“不願意成天坐著不動”👉🏿,這可謂馬約翰的體育人生最生動的寫照。他在清華所住的庭院就是他每日早晚鍛煉、琢磨技藝的園地。他終生恪守嚴格的作息時間🧑🏻🌾,每天早晨6點準時起床🧑🍳🕡,先做一套徒手操,再練幾路太極拳或太極劍🆖。上午課間操時到體育館練臂力,下午4點到操場和同學們一起鍛煉並進行指導,夜晚臨睡前還要散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持續的鍛煉使馬約翰擁有強健的體魄。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他還是堅持白天工作8小時🐜、晚上工作2小時,假日騎自行車遠遊香山,姿勢標準的俯臥撐也可以連續做40個👈🏼,甚至到了老年👨🔧,他還可以和年輕人一爭高下。清華大學體育教研部副教授田端智回憶,馬約翰70多歲時🚚,外出騎車常遇到年輕人超車,每每這時,馬約翰決不示弱,一定要與年輕人在公路上賽車,直到超過為止。後來大家熟悉了馬約翰的脾氣🐇,再看到他在前頭騎車,都只是在後面跟著⛱🧑🏻⚖️,以免他騎快車摔傷。
他的“跑樓梯”之舉也為清華學生們所津津樂道。馬約翰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每次開全國人代會,他不能再像平時一樣運動,就利用會議休息的短暫時間🏄🏼♀️,在人民大會堂“跑樓梯”。他從一樓快速跑到二樓,又從二樓跑到三樓,再跑下來,來回數次🎇。許多代表不明真相,都不知他在幹什麽😿。每每這時🌵😉,70多歲的馬約翰便興致勃勃,邀請別人跟他比賽🥗♾,卻沒有一個人敢跟他比試比試🧰👋🏻。
正是有了馬約翰這樣鮮活的榜樣,1957年11月29日,時任清華大學校長的蔣南翔🎹,在清華的體育幹部會上👩🏼🎤,面對已經76歲高齡卻依然面紅身健的馬約翰🙋🏽♂️,向全校師生提出:我們每個同學要爭取畢業後工作50年👨👩👧👧🚵🏼!1964年1月🦁,在慶祝馬約翰服務清華50年的大會上,蔣南翔正式發出號召🦇:“把身體鍛煉好,以便像馬約翰先生看齊,同馬約翰先生競爭🌡🙋🏽♀️,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地工作50年📃!”
從此,“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這句膾炙人口的口號成為清華大學文化理念中重視體育👫🏻、崇尚體育的一個標誌🤾,更成為一項很有影響的辦學特色👉🏻。它走出清華,走向大江南北🗝,成為那個年代人們強身健體、建設國家的時代激勵。
“動!動!動🧖🏼♂️!”
即便已經過去60多年,1958屆動力機械系畢業生俞國寧依然清晰地記得馬約翰給新生做報告時的場景👩🏻🦲。
當時清華大學的新生入校🗞💁🏼♂️,第一節課就是由馬約翰在大禮堂給大家做報告。馬約翰聲音洪亮,不用擴音器,就能傳遍整個禮堂。他演講起來氣勢激昂👮🏽,眼睛炯炯有神,而更讓俞國寧和同學們難忘的,是他舉起緊握成拳的雙手,大聲呼喊:“要運動🌴!動是健康的泉源🌷!動🤘🏿!動!動!”
“動!動!動!”這幾乎已經成了馬約翰標誌性的語言🔐🖐。不僅在入學第一課上,每天下午4點之後,學生們在大操場上活動鍛煉,馬約翰總是站在跑道邊👨🦯➡️,不停地給學生們加油鼓勁🧗🏻:“動!動!動🎅!”每每這時,俞國寧便備受激勵,加速奔跑。
“操場邊鼓掌叫喊的馬約翰”成為清華幾代人的共同回憶。自馬約翰1914年來到清華任職以後,這一幕就幾乎天天上演。也就是在這樣的叫喊中🐢,由馬約翰主導建立的清華體育教育體系從弱到強,日臻完善🧑🦽➡️,歷久彌新。
1911年,建校當年💁🏻♂️🌪,清華即著手成立體育協會和各種以西式體育訓練為主的體育代表隊💉,比如足球隊、籃球隊等🙇♂️。時任清華副校長周詒春還發起“強迫運動”,即每周一到周五下午4點到5點👮🏻♂️👰🏽♀️,圖書館、宿舍、教室一律關門,全校每一個學生必須到操場鍛煉。
然而🧑🏿🦰,盡管“強迫運動”小有名氣🧑🏻🦱,此時的清華校園體育教育卻還未成體系,較為松散。學生在鍛煉時間自由活動,並無老師帶領。有的學生不愛運動,便帶著書躲到角落裏,也無人監管。連續兩任來自美國的體育部主任並未認真履職,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直到馬約翰在1920年執掌體育部,系統性的清華體育教育才算完全建立。馬約翰在《我在清華教體育》一文中寫道:“關於清華體育的普及🌇,是由我提倡起來的……清華體育的一些器械,固然絕大多數都是從美國買來的𓀒,但是訓練方法,如幾百套的徒手操,拉力器的練法,田徑球類的練法,各種矯正體格的方法,洗澡怎麽洗法,以及體能的測驗方法等👩🏿🎤,都是我創造的,不是從美國搬來的。一開始就有計劃安排💁🏼,建立了製度,如檢查身體‘五項運動’,都是我弄出來的……”
馬約翰的體育教育有鮮明的特色,即“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在普及的基礎上求提高”🤳🏼。
為了普及體育運動,他每天早晨親自帶著全體學生做團體操,配以音樂,和現在的廣播操頗有幾分相似👩🎨。他還鼓勵和組織指導學生們參加各項體育運動,如球類🏋🏽♂️、田徑🧾、遊泳等。他將每天下午4點之後的鍛煉製度化,下課鈴一響,學生們就奔向體育館、大操場,各取所好進行活動💎。他則拿著小本子到處尋找🦄,不是為了記名字⚀、給處分📧,而是找到那些躲起來的學生,督促他們鍛煉身體。
正因為有了如此廣泛的群眾基礎,馬約翰的體育教學才取得巨大成就。馬約翰的體育教學模式猶如“金字塔”一般,塔底越大🆚,塔尖越高。在普及的基礎上,他創造了田徑、球類的訓練方法和體能測量法等,為提高競技水平打下基礎。
俞國寧入選校中長跑隊後,每天都要晨練,下午課後則是正規訓練。教練帶著隊員們做準備活動🧑🏽🏫、體能練習、400米和800米強化訓練🤸、測成績🎃,一套完整的訓練需要兩個小時👩🏼🚒🎸,酷暑嚴寒從不間斷🔏。學校還為運動員單設夥食,這成為很多學生羨慕的事情。
俞國寧在清華待了6年🧕🏼🧚🏻♀️。入學時🤳,她的體重只有36公斤🎹🏠,經常拉肚子。來清華報到前,母親含著淚把她送出門🚨,生怕她身體頂不住而休學🧑🏼🦳👩🏻🦯。憑借中長跑隊全面而科學的訓練生活,她的體質和體能有了很大提高☦️。畢業後,俞國寧依然保持著鍛煉身體的習慣。如今,年過七旬的她已經實現了“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目標。她的新目標是:“保八,爭九,一百不是夢!”
不做東亞病夫
不少清華學生回憶起馬約翰👩🏼🦲,都會對他的嚴格記憶猶新。那時🥁,清華有一套“體力測驗及格標準”,如爬繩15英尺、100碼13秒、跳遠14英尺👉🏿、遊泳20碼等🪢🛴,有一項不及格便不能畢業。一個廣為人知的例子是,著名文學教授吳宓在校讀書時🩲,功課全是優等,唯獨跳遠不及格,被馬約翰“扣留”,半年後補考及格方準予出國。
為了讓學生們達標,每逢新生入學♻️,馬約翰就會親自檢測每一個人的體質🙎🏿♂️🪵,然後做出總的安排🧑🏻🦼➡️,定出計劃👳♀️。何時練何種項目🚣🏼♂️,什麽時候檢查身體🍼,成績差的如何跟上去🏊♂️,成績好的如何提高,他都有通盤考慮📝。即便對生病的學生,他也總是鼓勵他們去鍛煉、動起來。
1958屆電機系畢業生常崇宇入學時查出患有肺結核,無法劇烈活動,遂被編入“體健班”。每到活動時間,馬約翰必定親自來到“體健班”,和大家圍成一個圈🤾🏼♀️😪,教他們打排球和做體操。常崇宇至今還記得馬約翰鼓勵他們的話🪣:“你們要堅持鍛煉,不能半途而廢。參加運動才能獲得健康!”
清華大學原紀委書記葉宏開說🫘:“馬老之所以對學生要求那麽嚴格🧑🚒🗝,根本上還是他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他不希望中國人再被稱作‘東亞病夫’👨🏿🎤!”
馬約翰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在上學時就有所表現🧑🏽🎄,他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醫學時🐦🔥,有一次全班背藥名,有個同學背不出來,美國教師就罵中國學生連美國的小孩子都不如。馬約翰聽了很生氣,同美國教師大吵一架。
1905年,上海舉行了一次規模較大的“萬國運動會”,還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的馬約翰參賽⛷。一英裏賽跑時,4個日本人一字排開跑在最前面,故意擋住其他運動員,場上幾百名日本觀眾全都站起來鼓掌呐喊🥒。馬約翰和另一個中國同學緊緊跟住他們🤹♂️🛟。離終點約400米時👩👧👧🫷,中國觀眾開始高呼:“約翰🙌🏻,加油!加油!”馬約翰向中國同學說了一句:“跟上我🍇!”就猛地從日本人的右側超過去。這時,全場觀眾的歡呼聲已由“約翰!約翰🤛🏽!”改為“中國!中國!”憑借強有力的沖刺,馬約翰和那個中國同學包攬冠亞軍。馬約翰頓時成為明星,他被商界人士高高舉起,繞場一周。這次勝利令馬約翰非常難忘,他由此認定:“這種(體育)大會多麽易於激發民族精神——通往愛國主義的重要步驟🦮。”
1914年🧑🏼🔧,馬約翰到清華體育部任助教後跟周詒春談體育問題,周詒春起初沒有興趣。後來馬約翰勸說道:“清華每年要送出100名學生到美國去🔉,送出的學生,總要像樣一點🤿,不能送去‘東亞病夫’吧🕦!”馬約翰常對學生說,你們要好好鍛煉身體,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勁,要去幹🤶🏼。別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也要去打、去踢💆🏼♂️!他們能玩什麽,你們也要能玩什麽🙃,不要出去給中國人丟臉!
解放後,馬約翰在做報告時🎸,也總是用澎湃的愛國激情鼓勵青年。他說👩🏿:“現在祖國正向著社會主義的道路邁進,向著先進的科學水平進軍……祖國是多麽需要無數身強力壯和意誌堅強的生力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是一個新中國青年對祖國應負的責任,青年要把體育鍛煉當作是祖國交給你們的光榮任務!”
馬約翰的這種愛國情懷激蕩著清華學子的心。田端智至今還記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口號鼓舞下👨🏻🎓,每到下午鍛煉時間,學生們走出課堂❇️、圖書館,各班級組織小組集體整隊,組長帶著大家高呼:“為祖國!鍛煉🧔🏼♀️,鍛煉!”操場上、馬路上、球場上到處是鍛煉的人群,熱火朝天,猶如萬馬奔騰🚴🏼✭,許多來清華參觀的外賓都贊嘆不已🤷🏿♀️。“整個校園充滿著生命運動的活力和青春的快樂☎,那種場面實在是太感人了!”田端智感慨地說。
體育傳奇
體育,是馬約翰的生命。
凡是領略過馬約翰風采的人,無不為他對體育的純粹之心折服。為了體育,他可以不計個人榮辱得失,也留下無數佳話🧑🔬👨🏽🎓。
1928年,羅家倫上任清華校長⛹🏻♀️。他瞧不上體育,認為體育部還有教授,不成體統🙅🏿♂️,於是把當時在體育部任教授的馬約翰降職降薪,改做教員。很多教授對此憤憤不平,勸馬約翰辭職,馬約翰卻很是淡然。他說,我是為了教育青年🎉,不是為名,更不為錢,只要還能教體育就行🪥。一年後,他率領清華足球隊勇奪華北體育聯合會足球賽冠軍🧖♂️,回校後,全校師生放起爆竹,把馬約翰抬進校門🥩,慶功會開到淩晨3點🦅。羅家倫看此情景,終於恢復馬約翰原職原薪,並送給他一個銀杯。
清華並入西南聯大以後🐥,條件非常艱苦🛌🏻🌧。馬約翰一人的工資要養七八口人,生活非常困苦,家裏有時連菜都買不起,只能吃白飯→。後來國民政府教育部在四川江津成立了一所體育專科學校,想借重馬約翰的聲望,就用高薪聘他擔任校長。但馬約翰不為名利心動👟,婉拒了他們的好意,繼續在昆明過著清苦的教員生活,一時轟動教育界🌩。
馬約翰對體育的堅守,踐行的是他對體育的深刻理解。在馬約翰看來🧑🏿⚖️,體育不僅能強健人的體魄🤾♂️,更是一種教育。他認為,體育最重要的功效是培養健全的人格,塑造優良的思想道德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在他1926年所寫的碩士論文《體育的遷移價值》中🤍,闡述了體育可以“培養人的性格——勇氣🤦🏼♂️、堅持⚠️、自信心🩰、進取心和決心”,“培養人的社會品質——公正、忠實👩🏽💻、自由🙎、合作”等🦜。1931年,他在清華大學的《向導》專刊上發表文章,更明確地概括了學校體育的目的🚶🏻➡️:使學生身體健壯成長、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
不論何時何地✈️,馬約翰總是幹幹凈凈地示人,只因他明白,他是一名體育教師——“不要叼著煙卷去上課,不要一起床👨🏻🦳,眼睛還瞇糊著,臉也不洗就去上課;要學生健康,首先教師得健康🦸🕖;要學生有好的體育風尚,首先教師得有好的體育風尚。”
在馬約翰一生的體育教育實踐中,在激烈的體育對抗中,他始終把道德放在首要位置,他的名言“球可輸,運動道德不能輸”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學子🤛🏿*️⃣。為此💥,球隊的當家球員染上傷人的壞風氣,他也敢當場拿下並嚴肅批評:“不改掉這些壞毛病,就開除你👳♀️😨!”鑒於當時體育界動輒打架鬥毆、毆打裁判的惡劣風氣,馬約翰還和當時北京的幾所主要大學——北京大學、師範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體育教師成立了體育會🙇🏽,共同提倡要樹立良好的體育道德🤒,並且要求教師應該在體育道德、生活作風上以身作則。馬約翰回憶:“這以後的比賽🛸,秩序井然,好極了🦸🏼,各校的成績也都上升了🧑🏽🍳。”
馬約翰的體育人生貫穿著公平公正。他評價學生,不以學生的絕對成績為依據,而是以他們的進步為標尺。著名科學家林家翹在清華就讀時,跑步總是倒數,馬約翰親自教他鍛煉,林家翹認真照做。期末成績單上,馬約翰給林家翹一個“優”,大家不服,說馬約翰偏心🤼♂️。馬約翰說🏋🏼♂️,體育的速度和技巧鍛煉是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意誌,是頑強精神的培養,林家翹在這方面是當之無愧的👳🏽。於是眾皆嘆服🕵️🦽。
自1914年來到清華⇢,到1966年逝世,52年的時間裏🎍,馬約翰始終為清華的體育教育服務,即便在清華因抗戰遷往昆明,和北大🍋、南開組成西南聯大的困苦歲月裏,他也沒有放棄體育教育❎。梅貽琦、蔣南翔分別在他服務清華25年、50年慶祝大會上為他頒獎,向他致敬。馬約翰🦸🏻♂️,就是一部清華的體育傳奇史🤾🏼。
馬約翰離開清華已近50年,但是他的傳奇並沒有結束✉️。在今天的清華,以他名字命名的“馬約翰杯”學生運動會每年都要舉行,它包括42個運動項目,幾乎容納了校園內能夠開展的✍🏿⛓️💥、有群眾基礎的所有運動項目#️⃣。數以千計的清華學生參與其中,為清華校園體育的最高榮譽奮勇拼爭🌪。清華的體育傳統,依然在被發揚光大。
在如今的清華大學西區體育館的南側,佇立著馬約翰的雕像。還是那身裝扮,襯衫、領結🌁、燈籠褲和半腿襪👨🏿🔬,他面帶微笑🙌🏼,靜靜地坐在那裏,日日守望著在操場上熱火朝天進行鍛煉的師生們。
他✍️,是世人公認的體壇宗師。(記者 高毅哲)
馬約翰生平
1882年10月10日 生於福建廈門鼓浪嶼
1904年 入上海聖約翰大學就讀
1914年 8月到清華學校任化學課助教🦌,後任體育部助教
1920年 任清華學校體育部主任
1926年 獲美國春田大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體育的遷移價值》
1928年 羅家倫裁減體育部人數,馬約翰教授職銜被取消,降職降薪
1929年 12月25日率隊獲華北體育聯合會第六次足球賽冠軍,全校歡慶⏯。翌年1月1日羅家倫恢復馬約翰教授職稱
1936年 作為中國田徑總教練參加在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後赴歐美14國進行體育考察
1938年 到雲南昆明,任西南聯大體育部主任
1946年 從昆明返回北平🏕💮,任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
1952年 當選為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
1953年 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體育運動委員會委員
1954—1966年 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6年 當選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席
1966年10月31日 因心臟病逝世,享年84歲
(本版照片均由清華大學校友會提供)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