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有912萬考生參加的2013年度高考,昨天落下帷幕👩🏻🌾✣。很多人將如今的高考比喻為古代的科舉考試⛹🏿,其實,“高考”和“科考”可謂“差之一字,謬以千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如今的高考,無非是考進“高等學府”繼續深造,古代學子熱衷於科舉考試,盡管不乏胸懷大誌之人,但也有不少人是緣於“‘考’而優則仕”的巨大誘惑。北宋皇帝趙恒在其《勵學篇》中曾直言不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古代年齡最大的“考生”是多少歲?
廣東老秀才黃章102歲參加康熙三十八年鄉試
在中國古代,參加科舉考試往往被認為是進入仕途的惟一出路,古代學子寒窗苦讀✍️,目的大多是“奮誌科名”,因而 “科考”的考場上有很多“屢不中屢考”的考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清代吳敬梓筆下的範進✡️🗝。“範進中舉”是《儒林外史》第三回中的故事,範進考了20多回👩🏻🦱,一直到54歲時才考中舉人,所以得知喜訊後高興得瘋了。
雖然範進中舉的故事是小說,但所反映的情況並非虛構。在科舉史上🤹♂️,像範進這樣54歲還參加考試的並不稀奇。
明末人談遷在《棗林雜俎•聖集•科牘》中,記述了不少明朝學子參加科舉考試的故事。其中提到的劉珠🏛、董又莘兩位進士,均為高齡考生。劉珠是荊州公安縣人,與內閣首輔張居正是“湖北老鄉”👨🏿🏭,關系很好🍪💁。但劉珠一直考了36年,至66歲時才在張居正做主考官那年上榜,考中進士。
與曾任南京大理寺卿的董又莘相比🖊,劉珠又不算大了,董又莘到70歲“古稀之年”才考中進士,成為當時明朝官場的一個趣談。好在董又莘長壽🤙🏻,一直活到90歲才去世,否則這功名算白考了。
古代對考生年齡並無限製🏄🏻♂️,所以“父子同場”的現象很常見。清代史學家王西莊(王鳴盛)當年就曾與秀才老爸一起趕考。但王西莊32歲時,以“一甲第二人”(榜眼)考中乾隆十九年進士🍄,做了大官🫸🏻。而王西莊的父親還是沒能通過鄉試🧔🏻♂️,後來到拄拐棍時仍參加考試🧕。據《清稗類鈔•考試類》“王西莊隨父應歲科考”條所述🕵🏿♂️,當時有一與王西莊同年入仕的督學官員勸王父Ⓜ️,這麽大年紀了何苦再參加考試?老秀才嚴肅地說:“大丈夫奮誌科名。”
創下中國古今考試史上“考生”年齡最高紀錄的,是清代年過百歲的廣東順德老秀才黃章。據清代陳康祺在《郎潛紀聞二筆》中記載💂,黃章參加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鄉試時已102歲,已有重孫子了。黃章在提入考場的燈籠上寫了“百歲觀場”四個大字,由曾孫為之引導入場,並放言如果這次考不中,105歲時也考不中,到108歲時才有好運。
令人感慨的是,像黃章這樣的超高齡考生在清代並不少見👨🏿⚕️。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會試中,地方各省上報70歲以上參加會試的考生多達122人,其中80歲👩👧👧👨🏿🎨、90歲以上🤱🏽,並考完了三場的考生有92人。
乾隆皇帝為這些老年考生而感動,“俱加賞賜”。在乾隆當皇帝期間,曾多次賜予老年考生功名,如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江西鄉試中🌔▶️,興安縣99歲考生李煒,三場堅持考完仍未考中,乾隆聽說後特“賞給舉人”。
古代也有“復讀”嗎?
唐代“考生”借靜坊廟院補“夏課”
現在高考考點很多,可以就近參加考試,在古代,科舉的第一輪考試“鄉試”,一個省或大片地區只有一個考場,是全省統一考試🏋️♂️。至於後面更高級別的考試是全國統一考試💂🏻♂️,考場設在京城🕐,考生要跋山涉水 “進京趕考”👩🏻🦯➡️。所以🐪,好多考生(舉子)在京城考完試後,“多借靜坊廟院及閑宅居住”,閉門苦讀,投入到下一輪備考復習中🏵。這種現象在考得不好的落榜生中尤其明顯🪡🕍。
在唐代,考生考完試不離開京城回家,又稱“過夏”,因為要在京城過夏天了,就在考地復習。這種在高溫時節仍給自己安排學習,又稱“夏課”。用唐人李肇《唐國史補》的說法是,“退而肄業✬,謂之過夏;執業以出,謂之夏課🛖。”
在唐代👐🏿👎,以夏課為代表的復讀之風特別盛行。夏課主要的作業是“寫作文”👨🏿⚖️,進行詩文的創作。
需要說明的是,古代考生考完後不離京回家,也是有其客觀原因的。古代交通不便🤛🏻,家庭條件好的考生有舟車乘坐,條件差的要靠步行到京城參加考試,路途少的耗時月余⛵️,多者數月甚至半年👶🏿。不少考生甚至是在地方政府或是當地富人資助下才得以成行,所以許多考生索性不回家,呆在京城,這樣免了差旅費和旅途之苦,又有復習時間🤡。
古代科舉考試中的“行卷”是怎麽回事📠?
唐代詩人白居易因“行卷” 考中進士
在唐代,考生考完不離京👩🦼,除了“夏課”復習的需要外,與另一個重要活動安排也有關系,這就是“行卷”。
所謂“行卷”就是考生拉關系💇🏼📭,走後門。具體是這樣操作的🐤:將自己覺得拿得出手的作品做成卷軸或裝訂成冊⚀👳,送給官場權貴和學界名流,以求得這些“貴人”😖、“名人”的賞識⚠,向主考官推薦自己。“行卷”往往能增加考官對考生的“印象分”,直接提高考中率。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於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考中進士,就得益於“行卷”🚶🏻♂️🕡。據《唐摭言》記載👨🎓,白居易初到長安參加科舉考試時,沒一點名氣✳️,他便帶著自己的詩作👩🏻🔧,找到當時的文化名人、詩人顧況。顧況聽罷笑稱👐🏿,長安什麽東西都貴啊,想居住下來可不容易,即所謂“長安百物貴,居大不易”一說👩👦。當讀到《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句時,顧況當即改口🤦🏽♀️:“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難!”白居易因顧況的美言而受到青睞。
“行卷”其實是一種作弊行為,乃科舉腐敗,但在唐朝很流行👼🏿,一些考得不好或懷才不遇的學子🐩,只要有可能都會找門路“行卷”🔛。
古代高考是否有“照顧分”?
宋太祖趙匡胤設“特奏名”15次考進士未中“賜本科出身”
當然,古代考生在考完試後👨🏼🍳,最重要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等待放榜時間的到來👊,相當於現代的等待錄取分數線公布👩🏽🚀。
古代科舉考試也有特殊錄取👩🎤、破格錄取的機製,存在“加分”、“特招”這類現象🚣🏼♂️。以宋朝為例🥻,考中者中便有“正奏名”👩🏻🦽、“特奏名”的區別,有點兒類似於現代高考中的“正取生”與“特招生”👰🏿。
所謂“特奏名”🤏🏼,是宋代特殊的進士錄取機製,即解試中榜而進士屢考不中的考生☝️,在參加若幹輪的考試,且到一定年齡後,由相當於現代教育部的禮部特別登記造冊🙈,上報朝廷,直接參加最後一輪考試,評出等第,賜予進士出身或相應官銜。
在宋代,科舉考試分為解試、省試、殿試(皇帝主持)三級🙇♂️。所謂“解試”,即唐代的州試,明清時的鄉試,為古代科舉考試環節中的第一級考試🧑🍳。唐宋時期通過解試的考生稱“貢士”,明清叫“舉人”🪼;通過最後一次殿試的考生稱作“進士”,進士第一名即大家所說的“狀元”🙎🏼♂️。
能通過鄉試成為貢士👌🏿、舉人👵🏻,也是很難的⟹。當年🚳,陳獨秀就沒通過鄉試。陳獨秀首次參加當地官府組織的“童子試”,雖然順利地考取到了“秀才”🌑,但到江南貢院參加鄉試時卻名落孫山。
因為鄉試很難考過,所以各個朝代或多或少對這部分參考決心很大📥、“屢考屢不中”的考生有所照顧。其中5️⃣🧑🧒,宋代的照顧辦法“特奏名”最受考生擁護。
據《宋史·選舉誌一》記載🛺,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太祖)於開寶三年(公元970年),“詔禮部閱貢士及十五舉嘗終場者,得一百六人,賜本科出身”。也就是說,連續參加15 次進士考試🏣👨🏿🍳,也沒有考中的考生才有“特奏名”的機會。實際上考生要等到這種照顧🫱🏻,並不容易🧑🌾🟩。15次考試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時間👩❤️👨🧘🏽,到獲得特賜進士時,少說也到了當爺爺的花甲之年📺,因此時人稱這種“特奏名”為“老榜”。
因為不是正取💪🏻,年紀又大👩👩👧👦,社會上對“老榜生”的評價較低。宋代張邦基《墨莊漫錄》有這麽一段記載🔤:福建人徐遹通過“特奏名”👩🍳,獲宋徽宗趙佶崇寧二年進士,參加完在禦花園瓊林苑裏舉辦的“聞喜宴”後,大家騎馬掛花回住處🧑🏿🦳。經過“紅燈區”時,別人的紅花都讓妓女搶走了,惟獨徐遹的花沒人要。徐遹為此傷心🤽🏽,在客棧房間的墻壁上題詩自嘲:“白馬青衫老得官👻,瓊林宴罷酒腸寬🛕。平康過盡無人問✡️,留得宮花醒後看🍂。”
除了“特奏名”這種特殊照顧的情況🌞,在古代科舉考試當然不會少了花錢“買分數”、“買錄取通知書”等腐敗現象。如在明代,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讀書的“例監”,便是花錢搞到入學指標的學生🦻🏿🦻🏼。(新聞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