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是抗戰時期組建的兩個大學共同體😢,兩所聯大南北呼應,成為當時中國高等教育的象征和希望🪈。由於西北聯大存在時間較短,人們對它的有關情況大都不甚了解。鑒於西北聯大對於西北高等教育產生的巨大深遠影響🤐🫶,回顧這段歷史極為必要🐧。
西北聯大的組建
1937年9月10日😄🔐,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布16696號令:以國立北平大學、國立北平師範大學、國立北洋工學院、北平研究院等院校為基礎合組西安臨時大學🏌🏿♂️,遷設西安➔。同年10月11日🦁,《西安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組織規程》頒布,明確西安臨時大學不設校長,以常委會代行校長職務👇🏻,徐誦明(北平大學校長)👨🏻🎓、李蒸(北平師範大學校長)🤟🏽、李書田(北洋工學院院長)、陳劍翛(教育部特派員)4人為常務委員🍑。10月18日,西安臨時大學正式開學,11月15日,開始上課。
當時,西北聯大有文理💭、法商👮🏼🤘🏼、教育、工🙌🏼、農、醫等6大學院23個系,共有教授106名⛑️,學生1472人(含借讀生151人)🎎,以文理學院🐺🧍🏻♂️、工學院、法商學院學生居多。西安臨時大學校本部為第一院👇🏻,在西安城隍廟後街4號(含國文系👴🏿、歷史系👨🏼🌾、外語系、家政系)⚠️;第二院在今天的西北大學太白校區(有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體育系及工學院6系);第三院在西安北大街通濟坊,有法商學院三系(法律學系🎗、政治經濟學系、商學系)🤵🏽、農學院三系(農學系🙏🏻、林學系👨🏫、農業化學系)👩🏽🎨、醫學院(不分系)和教育系、生物系🧚、地理系等。
太原失守後,國民政府命令西安臨大再遷漢中。1938年4月3日👨❤️💋👨,教育部根據國民政府關於戰區專科以上學校整理方案,令西安臨時大學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5月2日上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在校本部城固縣舉行開學典禮,當時仍設6個學院23個系。
西北聯大沿襲西安臨大製度,不設校長,由校務委員會、常委會商決校務🤽🏼。以西安臨時大學籌備委員會為新的校務委員會😼,常委依然是徐誦明、李蒸、李書田、陳劍翛。後因陳劍翛請辭,教育部派胡庶華接任常委✴️,同年10月,又派張北海任校務委員。
西北聯大的分置
1938年7月,教育部令將西北聯大工學院、農學院獨立設校⛸;同月,又令師範學院獨立設置🧗♀️,並規定設教育、體育🚴♂️、國文🪭、史地🤽👷♀️、數學、理化🐈⬛、英語、家政8系及勞作專修科🍛📛。
一年後👮♀️,即1939年8月,西北聯大再次改組,由文、理、法商3學院組建國立西北大學;醫學院獨立設置,稱國立西北醫學院;師範學院獨立設置,稱國立西北師範學院。加上一年前已獨立設置的工學院👨🏿🍳、農學院👩🏿🏭,西北聯大至此已經從一個臨時的大學共同體分置為國立西北大學、西北工學院👨🏼💻、西北農學院、西北醫學院、西北師範學院五所獨立建製的高等院校。
西北聯大從1938年5月2日舉行開學典禮到1939年8月最終分置為五校📈,存在了僅一年零三個月,即便從1937年10月18日西安臨時大學正式開學算起,也不到兩年時間🈯️。這種情況顯然與西南聯大將三校合組的狀況一直維持到抗戰結束大不相同,其中的緣由🎴💵,還要從全國教育方略及國民政府的西北後方建設戰略說起🤹🏽♀️。
西北聯大為何分立五校
民國以來,教育上的一些弊端已經開始暴露,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一是高等教育的分布嚴重失衡,二是學科專業設置的嚴重失衡。
據統計,1936年全國專科以上學校共108所🫵🏼,大多數集中於北平🧛🏽♀️、天津和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陜西🤸🏻♂️、青海🍋🟩🪓、寧夏無一所專科以上學校。專業設置方面🏋🏼📻,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學生占十之七八,而理🧛🏼、農、醫、工等實科生僅占學生總數的十之二三。
抗戰爆發後,西北後方逐漸成為國民政府抗戰建國的根據地,戰略地位不斷提升🔳🙏🏻,因此改善與發展西北高等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而平津高校的內遷便成為實施這一教育戰略的重要契機。
其實早在抗戰之前,陜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即提議將北平四所大學之一以及國立北洋工學院遷入陜西,易名西北大學。三校合組的臨大設於西安👦🏿,正是當年邵力子等人設想的藍圖🚶。
時任教育部長回憶稱確曾計劃將大學的文理法三學院合成為綜合大學,將農、工🪆💓、醫、商👨🦽、教育等專門學院由大學分開🪒,就各地區需要分別設置。可見,西北聯大的組建及隨後分置🕑,顯然是在戰略規劃之中🚋🩺。正因如此🛶,在將臨大更名西北聯大時🧜🏽♀️,教育部指示“為發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邊省文化起見🧗🏿,擬令該校各院系逐漸向陜甘一帶移布”🧚🏻,陳劍翛在開學典禮上報告更改校名時強調其意義在於“要負起開發西北教育的使命”。
因應戰局變化👂🏽,西北聯大曾請示是否繼續向四川遷移,教育部回答說西北聯大“尤負西北文化重責🧐,非在萬不得已時,總以不離開西北為佳”。工學院🙉、師範學院及西北大學獨立設置時🪅,國民政府均將各校“校長免職”、“校印繳部”,也是意在除舊布新。總之,借平津等地原有高校之實力和影響,優化高等院校的分布狀況🧑🏼⚕️,改善學科結構的不平衡狀態,發展西北高等教育🏌️,正是當時的戰略構想——把當時全國最好的師範大學、最強的工科大學🏄🏿、規模最為龐大的綜合大學遷移西北,也正是從戰略高度籌劃的結果。
由此可見,西北聯大的組建與分置,聯大主體及其分置院校大部分在戰後永留西北,不僅將現代高等教育製度系統地傳入西北,而且為西北高等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西北聯大的精神也因此得以薪火相傳。聯系今日仍至為艱巨的西北開發建設使命,其意義尤為發人深省。(新聞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