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大學的使命與文化內涵


1、什麽是大學的使命

 

       耶魯大學🤜🏿,屬於世界最頂尖大學之列,連續幾年在美國大學排名中位居第三位,緊跟普林斯頓大學與哈佛大學之後🧬。它成立於1701年👩🏻‍🦼🌟,現有學生總數為11483人🪸,其中大學生(耶魯學院)5316人👮‍♀️,研究生 (文理研究生院) 2522人,專業學院學生(醫學院🤎,法學院☑️,音樂學院等11個學院🤗;均在大學畢業後進入)3552人。它的使命是什麽呢?該校在創立的時候就有一個建校使命:為國家和世界培養領袖。耶魯大學是老布什、小布什、克林頓等五六個美國總統的母校🦣。至今為止,培養了530名美國國會議員💃🏼,還為墨西哥和德國培養過總統🧖🏿‍♂️,為韓國培養過總理,為日本培養過外交部長等,很多一流大學傑出的校長也畢業於耶魯大學。隨後耶魯大學又提出了它的基本使命🧍:保護、傳授、推進和豐富知識與文化。初看耶魯大學的基本使命,似乎只是詞語的堆砌,但是仔細品味,就能了解,假如使命只有“傳授知識”,那麽它就對美國近4000所大學與學院都適用🪂;若加上“推進和豐富”,只有3%的大學能夠勝任🧑🏿‍💼;再加上“文化”兩字,就只剩1%;至於能夠涉及“保護知識和文化”的,只怕不足3‰。耶魯大學所擁有世界最好的稀有圖書館正是承載著這樣的使命,例如世界上有些孤本圖書資料只有在這裏才能找到。總之,大學的使命要有差別性、特殊性,如果一所大學的使命什麽學校都能用,那它的表述就不很貼切了。

      

 加州理工學院作為一個單一的學院,它在交叉學科的氛圍中,研究科學技術中最富有挑戰性的基本問題🧛🏻‍♂️,同時教育一批傑出的學生成為社會上富有創造性的成員。這裏雖然沒提到大學文化,並不是說加州理工學院沒有文化🐰,只是側重點有所不同。加州理工學院不叫大學,叫學院,規模很小,2005年全校教師和研究員共386名💲㊙️,大學生☄️、研究生共2172名🚴🏻。該校在建校時董事會就規定👮:“不管什麽人做校長,都不能擴大他的規模”🫵。加州理工學院的使命是“通過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擴充人類知識與造福社會”🧞‍♂️。正是在這種文化內涵影響下,加州理工學院出現了32個諾貝爾獎、31位得主🏊🏽‍♀️,為豐富人類知識寶庫做出了巨大貢獻🤙🏿。除了32個諾貝爾獎,還有一大批傑出校友🙌🏽🌘,其中包括我國的物理學元老周培源(1928年在該校獲博士學位);中國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趙忠堯(1930年在該校獲博士學位);中國遺傳學的奠基人談家楨(1936年在該校獲博士學位);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1939年在該校獲博士學位)🛌🏼。所有這些大師奠定了加州理工學院在世界上的地位🍆🚴🏼‍♂️。它在航天航空、生命科學和物理學三個領域🎉,是世界一流中的一流!小學校,做大學問,就是特色!

 

2、完成大學使命的基本要素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早在1931年就說過:“一個大學之所以為大學🤿,全在於有沒有好教授✉️。孟子說‘所謂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我現在可以仿照說‘所謂大學者𓀏,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梅貽琦講這句話的背景是1931年清華大學的建設基本完成的情況下🤲🏼,學校已把重點放在引進大師上,而不是過多地關註房子。其實一所大學只有大樓與大師是不夠的🙍🏿‍♀️,我個人認為還應有“大愛”🪆。耶魯大學校長Richard C. Levin從諾貝爾獎得主James Tobin的文章中引出了實現大學使命的基本要素🧎:第一,要有有形資產(tangible assets)🥪;第二,要有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𓀕;第三,要有文化內涵(internal culture)🥇。有形資產不僅包括大樓👰🏿,而且還有設備、圖書等等👘。同樣🚑,人力資源也不僅僅指大師😜💎,還有學生和管理人員🏄🏻‍♂️,一所大學若沒有優秀的學生,是成不了一流大學的👍🏽🦢。

 

3、使命不明確、沒有特色的學校是沒有前途的

 

普林斯頓大學🔩,連續七年美國大學排名第一。哈佛大學過去三年曾和他並列第一,但最近一次又落於其後⛹️‍♂️,原因在於普林斯頓大學有兩個指標超過了哈佛大學。第一,50人以下的小班比哈佛大學多;第二,校友的回報比哈佛大學多(回報不只是錢,回報更是一種感恩之念)🏀。有些人認為一流大學研究生數量一定要超過大學生🧘🏼‍♀️,一定要有醫學院,一定要是綜合性大學。這些話對於普林斯頓大學都不適用👩🏼‍⚕️。普林斯頓大學目前僅有6677名學生,其中4678名大學生, 1999名研究生🦧♿;2006年該校僅授予277個博士學位♠︎,151個最終的碩士學位(碩士畢業為止,不再繼續攻讀)🙈𓀎;全日製學生與全日製教師之比5:1👩‍🏫;而且沒有醫學院⚧,也沒有法學院與商學院(目前中國,名列前茅的一流大學幾乎都有商學院、醫學院和法學院);研究生也不過是學生總數的30%。但普林斯頓大學絕對是世界頂尖的大學。它偉大在哪裏?除造就了25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17位屬物理學)和12位菲爾茲獎得主(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美國共24名,名列第二的法國共11名),特色鮮明之外♾,就是校園中那種自由又寬容的學術氛圍。

 

然而,中國很多高校缺乏特色。2006年溫家寶總理召開了四次關於高等教育的會議,他談到了四個憂慮👩‍💻:第一,現在中國之所以沒有完全發展起來,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技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沒有自己獨到的創新,培養不出大師級的傑出人才;第二🫄🏼,高等院校的辦學質量問題🧑‍🚀;第三👩🏼‍⚖️,高等院校如何辦出自己特色🐆;第四,中國公辦的高校借了多少錢?3000億、4000億還是5000億?

 

二😇、大學文化的內涵

 

1🧓🏽🆕、什麽是大學文化

 

大學不僅僅是客觀物質的存在,更是一種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學的物質存在很簡單,儀器、設備、大樓等等。然而🙎🏻,大學之所以稱之為大學🪪,關鍵在於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學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嚴謹求實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負的文化🤟🏼,是崇尚學術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論聯系實際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強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學文化體現的是一種共性👈🏼,其核心與靈魂則體現於大學的精神。

 

作為大學精神象征的校訓,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結晶🚜,是學校辦學理念集中的體現🈲🤹🏿‍♂️,也是對學校特有的文化內涵的一種簡練表達。

 

一家報紙曾對“你認為中國哪個大學的校訓最好👮🏻‍♀️?”做了調查🤷‍♀️🚵🏻,4762人進行了投票。結果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得了54%的選票,獲得第一名🏅🕵🏼‍♀️。“自強不息”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也被作為很多中國大學的校訓。2006年胡錦濤主席在耶魯大學發表演講時也引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中國千古傳世名言來講述中華民族歷來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精神。過去五千年,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歷經挫折而不屈,靠的就是這種發憤圖強⌚️👨🏽‍💻、兼容並包🩼、與日俱進的精神,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一切成績也是這種精神的生動寫照🗿💃🏿。

 

復旦大學的校訓“博學而篤誌,切問而近思”獲得第二名。李政道教授特別欣賞每句話中的第二個字;學和問🥬。學問就是要問問題♍️,而不是答問題🛠。然而,我發現我們國家與西方有很大的文化差異,英美的家長看到小孩從學校回來問他的是:“你今天提了幾個問題?”我們的家長問:“你今天考了幾分啊?”而且有一次我看到,有一個人上班的時候非常不高興,我就問他:“你今天怎麽了👩‍🔬?”他說:“氣死我了,我女兒考了99分”🧙🏽‍♂️✳️。我說:“我搞物理的,差一分🏌🏻,按照誤差🛍️,達到了國際水平啊”。他說:“差一分能進復旦大學嗎?”我無話可說👆🏼。我們現在的考試製度是非常嚴格的🤰🏿,這也給我們的大學文化帶來了深刻影響。

 

愛因斯坦曾說過:“我沒有特別的才能👂🏿,只不過是喜歡刨根問底罷了”。美國的氫彈之父泰勒進實驗室都要問問題,每天至少提十個問題𓀝。但是往往有八九個問題是錯的,而他的偉大創造就是在那一兩個問題上。20世紀最偉大物理學家之一玻爾曾說🚑:“沒有愚蠢的問題”💔🗿。2500年前提了個問題“世界是怎麽組成的”🚰,它標誌著自然科學的開始。所以青年人要勇敢的提問題😲,沒有問題是沒有創造的。這應該成為我們大學文化內涵重要的組成部分🌥。

 

2、大學文化是追求真理🧖🏽‍♂️、嚴謹求實的文化

 

哈佛大學的校訓就一個單詞📶:truth(真理;有人把它譯為:讓真理與你為友)。追求真理👨🏼‍🎨,而不迷信權威🉑。大學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嚴謹求實的文化。

 

不久前,我曾遇到剛辭職的哈佛大學校長,他說他做校長時,一位剛進哈佛的新生曾對他說:“我一直在跟蹤你的數據,你的數據有錯誤”。一個新生可以對校長說“你錯了”𓀗, 這就是哈佛的文化💅:思想勝於權威。如果一個大學擁有這樣的文化,那他就有可能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耶魯大學校訓:light and truth (光明與真理)。胡錦濤主席2006421日在耶魯大學演講時說🧑🏻‍🎨:“耶魯大學的校訓強調追求光明和真理,這符合人類進步的法則,也符合每個有誌青年的心願”。華盛頓大學的校訓是“通過真理取得力量”。這些校訓都使用了真理兩字。

 

然而,在我們國家現在的大學裏✌🏿,出現了很多造假的事情:作弊現象屢禁不止,學術造假屢見不鮮📐👨‍🏫,申報信息弄虛作假等等🤵🏻‍♂️👆🏻。同樣🐡🧑🏻‍🦰,我做校長的時候最感到臉紅是什麽呢?是收到美國大學的來信🚝,要我證明他們收到的同學的成績單是真的還是假的🥄,這是專寄中國的詢問信⚛️。另外,還有中國留學生申請不到信用卡的事情。我到英國感到很自豪👨‍👦🙎🏻‍♀️,因為我是英國第一個戴上金邊帽的中國人🍝,但是很快我就感到臉紅了,中國留學生告訴我:“我們向英國銀行申請信用卡,申請不到🔜,因為中國學生屢有不良記錄🧚🏿‍♀️,所以他們一律不給”。

 

2005年的教師節😀,溫家寶總理引用三牛娱乐的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向全國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總理之所以重提這十六字🈶🌓,我認為與現在缺乏追求真理的文化有關。

 

3、大學文化是崇尚學術自由的文化

 

加州理工學院的校訓“真理使人自由”正是這種文化的體現。耶魯大學校長說:“只有自由探索、自由表達,才能真正發掘人類潛能”🙋🏿。溫家寶總理在20061113日與文學藝術家談心時,九次強調自由🥐,並引用馬克思與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裏講的話:“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總理在這樣的場合講自由👨🏻‍🚒,我感到有很深的含義▪️。

 

4、大學文化是提倡理論聯系實際的文化

 

麻省理工學院崇尚理論聯系實際🦻🏻,他的校訓是:“動腦又動手(Mind and Hand)”;諾丁漢大學的校訓是:“城市建於智慧”,用現代語言解釋就是“大學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一個城市要想成為國際化的大都市🦩⏲,就必須擁有一流的大學作為後盾🍒,大學帶給一座城市的不應該僅僅是物質上🤶🏼、經濟上的飛躍,還包含精神文明🙇🏽、文化修養上的提升。

 

5🫱、大學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

 

談到道德🏄🏼‍♀️,美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所大學——賓州大學👨🏻‍✈️,它的校訓就講到道德:“沒有道德的法規是徒勞的”。上海交大的校訓也體現了非常深刻的道德含義:“飲水思源,愛國榮校”🔆。飲水思源用英文來講就是thanksgiving,感恩。但是,目前我國很多大學,包括一些名牌大學,卻有些不協調的聲音:一些農村來的學生不願意見他的父母🚐,覺得很不光彩;同樣,如果父母是很有錢的,就覺得很光榮。所以我想起了哈佛大學所提倡的“一個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單單看智商🧑‍🤝‍🧑,還應該看他的情商,進而看他的德商”。

 

小學、中學乃至大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社會的好公民。我非常贊許裘法祖院士的一句話:“要做好醫生,必須要做好人”。在美國,學生要讀完四年大學以後才能進醫學院。後來英國發現了這樣做的好處,諾丁漢大學在四年前成立了一個新的醫學院,大學生畢業以後才能進去,進的首要條件是看個人的素質,而不看他是否讀過生物專業還是自然科學專業。而且特別強調🧏‍♂️:“做醫生,首先要知道怎麽做人、怎麽對待人,以人為本”。

 

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迎接21世紀高等教育大會”,聯合國文教總幹事在大會上做總結發言時講到🙇🏼👷🏿:學校要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learn to be),要讓學生學知識(learn to know),要讓學生學習如何掌握這些知識(learn how to learn),還要讓學生學習如何與其他人相處(learn to deal with the others)。

 

6、大學文化是崇尚愛國主義的文化

 

上海交大校訓中的“愛國榮校”體現了道德的高境界,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華。

 

200174日正式登上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Chancellor)這個位置,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英國校園裏飄起的時候,我感到很自豪🦕。我想告訴大家,這不是因為我個人怎麽樣,而是國家的強大🛗。可以設想20年前我是不可能會有這個位置的。“沒想到今天諾丁漢大學裏唯一的金邊帽給真正的華人戴上了”,一位華人朋友流著眼淚對我說👨🏻‍🍳🤞🏼,“每個華人都有個夢✊,讓五千年文明的中國在世界上站起來,要站得直🈚️,站得穩🥢!”

 

鄧稼先講過一句話🐝:“一個科學家能把所有的知識和智慧奉獻給祖國🤷🏽‍♀️🌇,使中華民族擺脫任人宰割的命運👩🏽‍🌾,還有什麽比這更令人驕傲和自豪的🙌🏽?”另外,他和楊振寧是同學🈷️,一起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1971年楊振寧回到中國的時候見到了他💠🙋🏼,問他:“中國發展核武器有沒有外國人幫忙?”楊振寧提這個問題很自然👨‍👦‍👦,因為美國三分之二的核科學家都是歐洲去的🥊,原蘇聯發展核武器很多也是靠歐洲科學家幫忙的。然而🕺🏿,一個星期後🫄,楊振寧在上海一高樓裏吃晚飯的時候,外面傳來一張鄧稼先寫的條子,上面寫著:“我調查過🧑‍🦽‍➡️,確實是中國自力更生的結果”。楊振寧看到這張條子便到衛生間流眼淚去了。

 

還有我最尊敬的一位物理學家於敏✡️,盡管他沒有出國留過學,但他對我們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有人稱他為“氫彈之父”👨🏻‍🌾。於敏曾講過一句話:“中華民族不欺負別人,也決不受人欺負,核武器是一種保障手段”。於敏院士說出了他工作的動力🏊🏽‍♀️。這種樸素的民族感情和愛國思想也一直是使我進步的動力。

 

愛國主義精神是中國古老文明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但是,愛國主義決不是中國獨有的文化,它在世界範圍具有普適性。譬如,胡錦濤主席2006421日在耶魯大學演講時說👈:“美國民族英雄內森·黑爾是耶魯大學的校友,他的名言——‘我唯一的憾事👰‍♂️,就是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

 

我的一位朋友🌓,美國前戰略部隊司令🎴,四星上將,他飛行超過5000小時🛴,駕駛過各種各樣的軍用飛機𓀅。我曾問他的夫人🍍:“他這麽飛你怕不怕?”他夫人講的非常坦率👨🏻‍🦽‍➡️:“不怕是假的,當然怕,但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他必須這麽做”🧑🏽‍💻, 美國人有一句話叫: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美國總統尼克松來中國訪問時,有人問他:“你為了什麽來🍇?”他回答“為了美國的利益!”最近任命的國防部長蓋茨👨🏿‍🍳,曾是美國農業與機械大學的校長👩‍⚕️,當他得到了總統通知要他去當國防部長,他給很多人寫了封信🤹🏿‍♂️,信中寫到:“美國總統已經宣布任命我為國防部部長,我非常榮幸,同時深深地感到悲哀,因為我熱愛這個大學,我熱愛這個州🥳。但是,我更熱愛我的祖國👨🏿‍🎤,我必須履行我的職責,所以我必須走”。

 

這就是大愛👉🏿!大愛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國家⟹。

 

三🧓🏿、一流大學的啟示

 

1🤦🏽‍♀️、大學教育是要培養好的公民

 

美國為什麽是一個超級大國🩱?首先他是一個教育大國,而且也是教育強國🪥,美國現在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超過90%🛫。而我們中國現在是教育大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已從19781.4%增長到現在的23%,大學生總數已經超過2000萬,世界第一🐔,但還不是教育強國👩🏽‍🚒📥。

 

美國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培養好的公民。公民培養好了,人才也就有了🎖。美國教育部門口寫著“保證教育質量,保證教育公平”。教育是要培養社會的好公民,公民姓公🌿,心中有民,學做真人👣。我感到今天的大學生對於如何做好公民是非常重要的。一位研究歷史的人曾說,中國的五千年文明是很光彩的🖊,很豐富的🪀,但缺少了“公”這個字。我們傳統的教育註重的是忠和孝💵,忠是對皇帝要忠🗒,孝是對父母要孝,結果“公德”這個很大的空間被我們忽略掉了👩🏼‍🔧🏋🏿‍♂️。

 

有人說上海很快就會超過香港🐙,的確憑高樓大廈,有可能很快就會超過,但是教育的素質呢💂🏿‍♂️?公民的素質呢?對公德,我們還有很長路要走,現在最重要的是培養公民😶,培養社會的好公民𓀎。這應該成為大學文化內涵的重要內容🍫。

 

2🗻、大學教育中“大愛”是不可或缺的

 

大學文化內涵中重要的一點是大愛👨🏿‍⚖️。筆者想通過幾個例子,介紹一下一流大學是如何愛老師⛓、愛學生的。

 

英國人安德魯·懷爾斯,1985年在普林斯頓大學提升為正教授後,九年間基本沒發表文章。從大學校長到系主任👏🏻,沒有人知道他在做什麽,也不管他在做什麽📗。九年以後,他解決了世界數學界360年沒有解決的難題——費馬大定理,獲得了當今數學最高獎——菲爾茨特別成就獎🦺,到此為止他是這一特別成就獎的唯一獲得者。

 

約翰·納什教授曾患精神病30多年,但在他生病後🧑🏻‍🏭,普林斯頓大學把他從麻省理工學院(MIT)請過來👱🏻‍♀️,給他辦公室,給他溫暖👨🏿‍🔧,他的家人和同事也對他無比關懷。三十年後,奇跡發生了,他恢復了健康,並在1994年獲得諾貝爾獎。這就是普林斯頓大學的魅力🧑🏿🫱🏼!納什教授的故事被寫成小說《美麗的心靈》,拍成電影,拿了奧斯卡獎。所以有大師還必須有大愛💖,在一流大學應到處可見美麗的心靈。“美麗的心靈”就是普林斯頓大學特有的文化內涵!關心他的老師,給他寬松的環境,讓他自由創造🧔🏽‍♂️。

 

還有一位美籍華人楊祖佑教授,現任美國一所著名大學的校長🦅,上任第一年和900多名教授吃了100多次午餐👩🏼‍✈️,他對人非常關心🍢,把人才看作最珍貴的東西。結果他任期之內已有5位教授獲得諾貝爾獎,他還堅持為本科生上課➾🕕,堅持帶研究生歷時13年。

 

我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碰到一位老教授🔮🧑🏿‍🍼,他是學生的輔導員。我問他輔導了多少學生👱🏿‍♀️🎊,他回答有160多個,我當時簡直不敢相信🪝,而更讓我難以想象的是,他對每個學生方方面面的情況都了如指掌,所以人家稱他為“準父母”。這就是師生之間的愛。三千年前有哲人就說過:“頭腦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 。學生要在導師🐿🤙🏼、家長🚄、自己的幫助下了解自己的火種在哪裏🦸‍♂️,並把火種點燃了,才有成才的可能🏇🏻。“人無全才,人人有才”,這是我們認為的一個基本理念🏋🏽🧜🏻,關鍵是怎麽發現這個才😓。

 

3、大學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思維觀、做人方式和社會工作能力

 

耶魯大學為什麽能為國家和世界培養那麽多領袖呢?他有一套愛學生的製度,即學習了英國的住宿學院製和導師製。耶魯大學校長謙虛地說🍕,“所有後來成為總統的,都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在住宿學院裏組織的各種各樣社團中擔任過領導職位的學生”。社會工作是同樣重要的學習和鍛煉👩‍🍳,是重要的“第二課堂”!總統、領袖式的人物都是從這些組織中培養出來的。

 

耶魯大學的一個畢業生說✌🏼,耶魯大學給予他的不僅是與具體知識相聯系的東西,還包括價值觀🙋🏻‍♂️👋🏿、道德觀、做人方式🥷🏼、思考習慣等,這些對他的一生都至關重要。所有這些都不是某個人教給他的,而是存在於耶魯大學文化的氛圍中👰🏻‍♂️🤳🏿。“我們的世界應該因你的存在而有所不同,為真理奮鬥意味著接受精神文化🤸🏼‍♀️🧑🏽‍🏫,精神能豐富人的生活”🦛。這樣的一句話誰也沒跟耶魯大學的學生明確說過🩸,可是這種精神卻彌漫在校園之中,於是融入了學生的思想深處,奔騰在校友的血液裏。

 

4、大學教育的任務是發揮學生的天才

 

牛津大學有一句話:“導師在學生面前‘噴煙’🤞🏿❤️‍🔥,直到把學生心裏的火把點燃”。

 

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既不叫學院,也不叫大學♔,叫學校,我們最看不起的名字,卻保留下來了,不願意改🐦‍🔥,也是世界一流的大學🤵🏽‍♀️。它的校長在北京說過一句話:“學校的任務是發揮學生的天才”。

 

哈佛大學校長在350周年校慶時說“哈佛最值得誇耀的🦻🏼,不是獲得了多少諾貝爾獎、多少總統,而是使進入哈佛的每一顆金子都發光”🍡。首先,他承認進入哈佛大學的每一個人都是金子,他的任務就是讓他們都發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辦學思想也都是開發學生的潛能,激勵個人的創造精神。

 

只要一個人的頭腦中的火種被點燃🕴,不管他(她)讀大學還是讀高職,他(她)都能發光。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5🎅🏽🧑🏿、培養高學歷人才不應是大學教育的唯一目標

 

我們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成為博士。我們的人事製度也規定,獲博士學位的工資待遇高於獲碩士學位的。最近一個醫生跟我講😸,在醫院如拿不到博士學位就站不住腳。同樣,近來有兩位德高望重的醫生也說了同樣一句話🎥:“很擔心有一天會死在學生的手術臺上🤟🏼!”(指那些只有博士學位,但無豐富臨床經驗的外科醫生)。然而,在英國的醫院📔,博士所占比例只有10%🧓🏽🧑‍🌾。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是世界一流的醫學院🫘,學生在大學畢業後報考該院, 5700名考生,只有一名被錄取 (2005年的數據)。在現有的1185名學生中🧇,有700名學生的目標是做醫生(M.D. Medical Doctor)🚵🏻‍♂️,485 名學生的目標是從事醫學科學研究的博士(Ph.D.🧌,即Philosophic Doctor Doctor of Philosophy🔡,統稱哲學博士)。兩者都是Doctor,但含義不同,目標也不同。前者譯為醫生,後者譯為博士。兩者無高低之分🤙🏽,但醫生的工資待遇普遍高於博士。一位資深護士的工資高於有博士學位的她的丈夫。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的某附屬醫院裏,有博士學位約10人,不及醫生的10%ℹ️。在另外一個附屬神經精神病醫院,有精神病醫生183人😏,心理學家(均有博士學位)122人,但幾乎無人既是醫生𓀘📋,又是博士🎅👇🏽。

 

美國是高度發達的國家,3688所高等院校中60%卻是職業學校☪️、社區學院🧛🏼‍♀️,研究型大學只占3%;而我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數量居然超過了美國,可高職學校的數量卻遠遠少於美國🧔🏻‍♂️。與此同時,我國大學近些年來不斷擴招,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進入大學。但是很多家長看不起高職,我們的高考製度也不合理🏏,把高考分數低的學生送進高職。更值得深思的是,我們國家很多高職院校追求的目標往往是“升格”為本科院校👨🏼‍🔧,以至高職院校逐年減少!

 

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是大學生數量的變化,更要使高等教育的結構不斷優化。高職與本科院校好似樂隊中兩種不同的樂器🩸,高等教育的發展應該充分考慮兩者的協調性。

 

四、一流大學青睞什麽樣的學生

 

最近美國大學陸續發榜,公布2007年秋季入學新生的名單。在全世界近2.3萬名申請哈佛大學的優秀學生中🐤,只有79個國家中的2058名學生打開郵件時,露出了喜悅的笑容。今年哈佛大學錄取新生的比例創下歷史紀錄,只有約9%的申請人能幸運選中⛈。那麽一流的大學真正需要選拔什麽樣的學生呢?

 

1、創造性與集體性能力的發揮

 

2058名幸運兒中✍️,有一位尚不滿18歲的吳生偉同學🚤,格外引人註目。他是所在高中畢業班的第一名,但報考哈佛的學生中有3000名這樣的“第一名”;他的全美統考成績為2380(SAT,每年有七次考試機會👨🏿‍⚖️,滿分為2400)🤙🏽,但是在考生中,獲2400滿分的也不在少數🍩。 吳生偉同學不僅收到了哈佛的錄取通知書,而且還收到了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等名校的錄取通知書。更幸運的是,他獲得了玻克獎學金👱🏻‍♂️🕴,不管他選到哪個大學,都為他提供從大學到博士畢業全部費用(含學費、生活費🌡、書報費等等)🧈,總計不下50萬美元🧑‍💼。 為什麽他受到如此青睞呢?

 

吳生偉同學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他是社會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他是國際特赦組織校園分部主席👨‍👧、美國青年政治家組織校園分部主席、全國榮譽學生會校園分會副主席,也是學校辯論隊隊長,該辯論隊獲2006年加州第一名🫴🏿。 更令人註目的是🦝,他在15歲時創辦了科學俱樂部🤛🏻,後又創辦學生科學博覽會,由高中生與小學生配對🧑🏻‍🔧,自己決定感興趣的項目,並在科學博覽會上展示成績。不管他參加什麽社會活動,有兩點是共同的:創造性與集體性。一位15歲的同學🙂‍↔️,既自創科學俱樂部,又自創科學博覽會。對於有這樣創造性的同學,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不管他將來從事什麽事業,他都會有所創造。對於具有這樣團隊精神的同學,我們都會拍手叫好。

 

2、知識面與多領域的卓越表現

 

200741日,《紐約時報》期刊史無前例地用整版封面與連續超過10頁的篇幅報道了原復旦附中女生、現就讀哈佛大學一年級的湯玫捷同學的生活🦔。在整頁封面,用紅色中文字與英文字寫滿了各種妙語:是改變成功傳統定義的時候了😤;分數不能代表一切;一位學生不是一只容器……《紐約時報》高度評價了復旦附中的教育改革及其取得的成績🦪🎤。該文寫道: “湯玫捷的成功,不是力爭成為全班第一👬🏻,也不是成為按部就班的模範”𓀏。“雖然她在多個領域有卓越的表現🧑🏿‍🌾,但就考試總分排名⏭,在競爭異常激烈的復旦附中,也常排不到前100名”(依此成績🥎,很難進國內一流大學)。“但她拓寬了人們對成功的傳統定義📞,是中國素質教育應該想看到的一種完美成果

 

3、學生社團與社會工作的成績和鍛煉

 

有人問耶魯大學校長:耶魯為什麽能為國家和世界培養那麽多領袖呢?耶魯大學校長說,所有後來成為總統的🧘🏻‍♀️,都是在各種各樣學生社團中擔任過領導職位的學生🧑🏻‍🌾。社會工作是同樣重要的學習和鍛煉⛹🏽‍♀️,是重要的“第二課堂”😮‍💨! 總統🏌🏻‍♀️👂、領袖式的人物(包括學術領軍人物)都是從這些組織中培養出來的。

 

不論是湯玫捷同學🧔🏽🌑,還是吳生偉同學,都給我們以極大的啟示與思考:如何培養當今社會需要的傑出人才,“培養帥才,從娃娃抓起💇🏻🆎!”

 

我們需要更多的實踐👨‍🔧🍖、更大的勇氣來推動我們的教育改革🪻,為一大批年輕人創造機會,為他們有聲有色的表現搭建舞臺。這樣👈🏻,我們就有可能看到,更多的像湯玫捷、吳生偉那樣的同學會在中國不斷地出現📵,也會被中國的高校所青睞⛳️。

 

五🖕🏿🏄🏽、大學生的責任

 

大學是群英會集的殿堂,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子與群英相聚,寬容相愛,在人類知識的寶庫裏🏋️‍♀️,在大學精神彌漫的氛圍中,自由探索,百花齊放,追求真理,付之實際,實現夢想。

 

每個年輕學子都要有一個夢,有大的夢⛹🏻‍♀️、有小的夢。大的夢是一致的🦷:讓我們的國家真正在世界上站起來,站得直,站得穩。要實現夢想,要成才🏃‍➡️,三個要素很重要🧑🏻‍🎄:“人生觀,興趣和機遇”。不管你多聰明,付出多大努力🦸🏼‍♂️,如果沒有機遇😁,成才很難👉。我們國家現在形勢大好🥩,是一片希望的沃土,體現在為青年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而我們的大學,一直為年輕人提供舞臺,始終為青年學生創造機遇。

 

正像愛因斯坦所說🤽🏻‍♂️👨🏼‍🦰:“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依靠別人(包括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勞動,我必須盡力以同樣的分量來報答我領受了的和至今還在領受的東西”。這是他的信念🏩,也應該是我們人生觀的一部分。有了這樣的動力🧑‍🦯,就能迎接挑戰🌓,克服困難。而要有所創造👦🏼,必須發揮集體的力量。

 

“讓每一顆金子都發光”,同時♡,“不僅要自己發光而且要使得別人也發光”🤾🏻。我記得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說過的話:“你不僅要能夠享受欣賞自己取得的成就,同時應該能享受欣賞旁邊人取得的成就” 👌🏽。

 

總之,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正如溫家寶總理2007217日在遼寧與東北大學學生共度除夕之夜所說的,“每一個學生首先應該懂得的道理和終身實踐的目標🥰,就是熱愛祖國並為之奮鬥🦮。只有對國家、對人民愛得深💁🏽‍♂️,才會有強烈的責任心,才會對國家🧔🏽✊、人民有獻身精神。學生要愛老師,老師也要愛學生。對人民要有真摯的大愛。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 (新聞來源:藝術中國網)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2-08-20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