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歷史文獻記載,中國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代以前🎹🐲。商周時代,中國教育已有相當的積累,知識大體具備規模👩👧,這就為學校教育的興盛發展創造了條件📮。西周時期已逐步形成了一個以“禮、樂👎、射、禦👨🏻🏫、書🪢、數”為主體的“六藝”教育體製。到了春秋戰國時代,中華文明的果實成熟了,中國教育進入了“古典”時代🏇🏽,產生了私學和專門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群體🍽,一大批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教育家,如群星燦爛👨🏽🌾,各家學派教育思想競相爭輝🕙🧑🏽🦳。不僅《論語》🌴、《墨子》🫱🏿、《孟子》⚂、《荀子》、《禮記》、《管子》、《呂氏春秋》等典籍中記載了大量的教育資料,而且還出現了像《大學》、《學記》、《勸學》、《弟子職》等這樣的教育專著🧛🏿♀️。這些教育專著是春秋戰國時代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教育思想的總結,成為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自成體系的教育學著作,奠定了中國傳統教育的理論基礎。
從歷史上看🧜🏽♀️,先秦時期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形成時期🐂🧑🦯、奠基時期👸🏿;秦漢至宋明時期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發展時期🌽🏊🏽♀️、輝煌時期📎;清代開國直至近代🚙🚵♂️,中國傳統教育出現了衰萎的傾向;本世紀以來,“重建教育”成為中國教育的重大課題。
中國傳統教育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大致包含:(1)中國儒家的傳統教育;(2)中國道家的傳統教育🍖;(3)中國佛教的傳統教育;(4)近代西方教育科學傳入後形成的傳統教育😵💫;(5)本世紀以來,特別是二三十年代中國眾多的教育家和教育流派🧞,通過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創新形成的傳統教育;(6)中國無產階級的傳統教育,包括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及老解放區的教育實踐、1949年後社會主義教育實踐形成的傳統教育👮🏻♂️。
中國古代有豐富的辦官學💇♀️、私學的經驗,有按行政區設置教育網絡👩👩👦、多渠道多層次辦學的經驗👩🏿🎨,有自學成才🫳🏿、自學考試的經驗👩🦽➡️,古代還有博士製度、唐宋以後還有科舉考試製度、書院製度以及推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傳統⬜️,這些不僅在當時的世界上占領先地位,而且其內容和形式也多有獨到之處🙎🏽。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的價值取向方面☃️,中國傳統教育關於教育與政治、經濟關系的認識,關於教育與法治關系的認識😻,關於德育與智育關系的認識,關於知識與才能關系的認識👨🏿🏭,關於教與學♙、教師與學生關系的認識🎟,關於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關系的認識⚃,以及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獨特風格的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的手段,如立誌有恒🔱、克己內省🧘🏻♀️、改過遷善🚾、身體力行😤、潛移默化👨🏿💼、防微杜漸等等,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獨特風格的知識教育與教學的手段,如格物致知、讀書進學🐚、溫故知新、學思並重👨🏼🏫,循序漸進🤹🏽、由博返約、啟發誘導、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教學相長🧑🏼🦰、言傳身教👻👱♀️、尊師愛生等等,這些不但是中國傳統教育中的精華🧑🎤🚵🏼♀️,也是對世界人類教育寶庫和世界教育史上的主要貢獻👨🏼🚀,對此我們應該批判地加以繼承和弘揚🙍🏿♂️,並使其在新的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上加以提高和發展。
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特征可以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是綜合觀,即大教育觀。中國傳統教育認為教育這一系統是整個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許多教育問題實質上是社會問題,必須把它置於整個社會系統中加以考察和解決。而教育問題的解決,又必然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如孔子十分重視教育,把人口𓀍、財富🌡、教育當作“立國”的三個要素🧑🎓,認為在發展生產使廣大人民群眾富裕之後,唯一的大事就是“教之”🫘👨🏿🍳,即發展教育事業🥬。他從“國之本在家”的思想出發,重視社會道德和家庭倫理——“孝弟忠信”的教育,孔子看到了教育對於治理國家、安定社會秩序所發揮的重大作用。這種把教育放在治國治民的首要地位的認識🧓🏻,把個人的道德修養和提高社會道德水準看成是治國安邦的基礎的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學記》則把教育的社會功能概括為16個字:“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谷🅿️,其必由學”🤴🏻,認定教育的社會功能包涵相互聯系的兩個方面🚻:一是培養國家所需要的人才,一是形成社會的道德風尚🚵🏻♀️,形成良風美俗。這可稱得上是中國傳統教育關於教育的社會功能的經典性的概括和總結,至今仍不失其借鑒意義。
二是辯證觀🎀,即對立統一觀,中國傳統教育強調把首先教育放在首要地位🤹🏽♂️,但同時也不忽視知識教育的作用🍩。如孔子說:“君子懷德”👯,“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同時孔子又說👮♀️🤹🏻♂️:“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仁者安仁,智者利仁”,“未知,焉得仁?”董仲舒也說🚣🏽:“仁而不智🙋🏿,則愛而不別也📗;智而不仁🧜🏿,則智而不為也。”這就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德智統一觀,首先是首先教育及其實踐💓,其次才是知識教育,德育要通過智育來進行,智育主要地也是為德育服務。德育與智育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對立統一的關系,知識與才能之間也存在既矛盾又統一的關系🤸🏼♂️,唐人劉知幾說,一個人如果有學問而無才能👩🏻⚕️,好比擁有巨大的財富卻不會經營它📋;如果有才能而無學問🚵🏼♀️,則像本領高超的工匠,沒有刀斧和木材,也無法建造宮室。長期以來👮🏽♂️,有一種觀點是📜:“鴛鴦鄉出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明人徐光啟反其語曰:“金針度去從君用,未把鴛鴦繡與人”。徐光啟強調培養才能的重要🐸,認為教育不只是講一些現成的知識,而是要培養人的能力和才幹↗️,特別是培養人的思考能力與習慣👮🏼,進而掌握科學的方法。《學記》深刻地闡述了教與學之間的矛盾,並要求教與學辯證的統一🛜,明確地指出了教與學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認為教與學是不斷深入、不斷發展的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教因學而得益,學因教而日進。教能助長學🌱,反過來,學也能助長教,這就叫做教學相長🫶🏿,中國傳統教育認為教學相長不只意味著教與學之間對立統一的關系,還意味著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的相互促進的關系🧎➡️。中國傳統教育中的這些深刻的辯證法,即在現代世界教育學專著中亦屬罕見。
三是內在觀,即強調啟發人的內在道德自學性,心性的內在道德功能觀🐂。中國傳統教育的顯著特點是啟發人的內心自覺⏬,教育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其“治國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強調的是對自身的肯定,人不僅與天地相參而且頂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內外”(即殊相與共相統一👨🏻⚕️、主觀與客觀統一)。在這種“天人合一”之中得到一種最高的理智的幸福。中國傳統教育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並讓人從中得到“做人”的樂趣🏋🏽,表現出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與西方教育不同,中國傳統教育不是悲觀型的🏄🏿,而是樂觀型的🏄♂️;不是“罪感教育”,而是“樂感教育”🤷🏽;不是消極無為、逃避現世的👷🏻♀️,而是剛健有力🏇、自強不息的🩹;不是以個體為本位,而是以群體為本位的🤾🏼👩🦰;不是需要依靠宗教信仰和祈禱,不主張離開社會和家庭🤵🏻♀️,而是強調在家庭✏️、學校及日常生活之中積累道德行為,加強自我修養🧁,即此岸即彼岸👩🏻✈️,“極高明而道中庸”🧳🥠;不用到上帝面前而是在自己內心中尋找美醜善惡的標準,追求首先的“自律”✴️,而不是“他律”🏮。中國傳統教育強調人內心中具有一種價值自覺的能力,“為仁由己”🉐,“自我修養”🌁,“自省”,“自反”,“慎獨”😮,直到“自我完善”——自我求取在人倫秩序與宇宙秩序中的和諧👩🏻🦼。中國傳統教育追求價值之源的努力是向內、向自身而不是向外、向上,不是聽上帝的召喚🧑🏻🤝🧑🏻,亦不是等待外在的指令,重視其內在的力量,重內過於重外。
在古代,儒家教育思想體系構成了中國傳統教育的主流🕓,道家與佛教的教育思想起輔助作用。到了近代👩🏽🔧,隨著西方教育科學的傳入與引進🐌,中國的教育面貌發生了一系列變化👋🏿,一部中國近代教育史是中西教育全面接觸、沖突、吸收和融合的教育史,是交織著被迫接受和主動探索的矛盾與痛苦的歷史⚗️,近代的中國傳統教育往往與民族救亡相聯系。盡管如此,中國傳統教育並沒有完全喪失其意義和活力🤹🏽♀️⚈。
作者:郭齊家🤦🏽♀️,1938年10月出生🙎🏽,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孔子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特邀研究員🧔♂️♛。長期從事中國教育史𓀐、文化史的教學和學術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中國教育思想史》🪠、《中國古代學校》☞、《中國古代考試製度》😧、《中國遠古暨三代教育史》👥、《陸九淵教育思想研究等》,主要論文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及其現代意義》、《略論中華民族傳統道德倫理的特質》、《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市場經濟》、《論中國傳統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現代價值》等。(文章來源:和訊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