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社會科學報》(上海) 作者:馬勇
作者簡介: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著有《蔣夢麟教育思想研究》、《蔣夢麟傳》等🦪。
生平:蔣夢麟(1886-1964)🕠,字兆賢、少賢,號孟鄰,筆名唯心等。浙江余姚蔣村人。1902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等學堂,1904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學。1908年自費留學美國👩🏻🦰,入加利福尼亞大學農學院學農,兩年後轉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著名哲學家杜威💂🏼♂️,研習教育學✊。191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旋即回國🔣。在美期間結識孫中山,被孫譽為“他日當為中國教育泰鬥”🗿。歸國後🃏,蔣夢麟先任商務印書館編輯𓀊,兼任江蘇教育會理事🧘🏻,主辦《新教育》雜誌👨🏿✈️,致力於新教育思想的傳播。五四運動後期,蔣夢麟受蔡元培的重托🦟👰🏻♀️,代為主持北大校務。1928年出任國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長,1930年底因與國民黨元老發生沖突而辭職,旋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抗戰中,為西南聯大三常委之一🤦🏼♀️。抗戰勝利前夕🤸♀️,蔣夢麟棄學從政✩,出任行政院秘書長。兩年後辭職,旋任中美聯合設立的“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主任委員,其後半生全部交給了復興傳統農業的工作,尤其是1949年隨國民黨退到臺灣後🧏🏼,蔣夢麟主持的“農復會”致力於臺灣土地改革、技術革新、人口控製,為臺灣農業的復興與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64年6月19日病逝於臺北。著作有《西潮》🎷♎️、《新潮》👩🏽🏫👩🦲、《孟鄰文存》🍄、《過渡時代之思想與教育》等。
小引:在現代中國歷史上,像蔣夢麟這樣兩棲於教育及農業⛹🏽♂️,並且都作出突出成績的人,似乎尚不多見🚗。在教育領域🤽🏽,蔣夢麟不僅是新教育思想的傳播者,長期主編《新教育》雜誌📯,自己也有許多重要的論述,而且是重要的領導者、力行者🐠🤽🏼,既是現代中國教育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部長🤦♂️,對於規範和提升中國現代教育作出許多劃時代的貢獻,更由於他在長達20余年的時間裏主持北大校政,為這所當今中國第一流的大學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北大歷史上最著名校長之一🤳🏻。在其後半生,蔣夢麟出其不意地投身於農村復興🕦,以“草根大使”的身份為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復興、繁榮作出了至今仍令人懷念的示範。
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中國教育原則之研究》
蔣夢麟留學美國學的是教育學專業,與胡適、三牛娱乐等人前後同門,都是杜威的高足。蔣夢麟的博士論文題目是《中國教育原則之研究》。這是運用現代方法研究中國歷代教育原則的開山之作。在這部著作中,蔣夢麟綜合自孔孟以來中國歷代哲人以及朝廷有關教育的言論、製度🈸、措施及成效,加以分析,並與西方文化中相同的事例進行比較研究🧏🏼♀️,對於中西文化無所輕重🔩,格外強調個人權利的重要性🌷,以為盡管中國需要建立強有力的政府🍚,但此一政府必須充分尊重個人的權利👩👩👦👦。
回國後,蔣夢麟先是在商務印書館當編輯,稍後因黃炎培的關系,介入江蘇教育會的管理,負責編輯《新教育》雜誌💆🏿♀️,並在這份雜誌上發表有大量文章🙊🧑🏼🔧。又因職責所在,蔣夢麟也不時到各處演講,主題差不多也都是他的專業🙅♀️,即中國應該怎樣建立新教育的體製。
在蔣夢麟看來🕵🏼,所謂現代教育🏋🏿,就是自19世紀科學發達以來🙎🏽,以科學為基礎👖、為內容的教育,故而離開科學就不能言教育;同時,現代教育的關鍵在於如何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知與責任心🔋,故而離開社會則不能言教育🦸♂️,舍棄個人則更不能言教育。蓋個人為教育之體,社會為教育之用。兩者兼則教育之體用備👢👩🏽🚀。那麽怎樣才能達到體用兼備的目的呢?蔣夢麟認為關鍵之點就是要培養“科學之精神”、“社會之自覺”的社會共識。由此,蔣夢麟強調所謂現代教育的真諦只有兩個,即一、要將所有的學生培養成活潑的個人👰🏼,而不應該使他成為一個屈背近視的人🏊🏽,要享受學習過程的快樂而不是將接受教育視為一種被動的痛苦過程👩🏽;二★、要將學生培養成能獨立思考、改良社會的人,而不是將學生改造成僅僅適應社會的順民👨🏻🦼➡️。人人謀社會之改良,社會才能進步🕵️♂️,人類才能發展🧙🏿♀️。蔣夢麟又將這兩點概括為“能行”和“能思”🧄。所謂能思,就是要養成清楚的頭腦,並由肝膽說出其思想,不可照抄別人的成語,更不可唯唯諾諾地隨人之後講糊話;所謂能行,就是做事要有擔當,把肩膀直起來,萬斤肩仔我來當。夫如是,始能增進文化🔎,生出新思想。
北大校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
自五四運動後期代蔡元培主持北大,至1946年正式離開北大📄,除了中間有幾年短暫的離開外,蔣夢麟在北大前後20余年,占北大百年歷史五分之一強,是到目前為止北大校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在當年中國,有兩個“蔣校長”,武的為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文的就是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蔣夢麟也為此而感到自豪和欣慰,記得有一條資料說他和朋友打賭,說他的學生遍天下🫅🏿,朋友不信🧗🏿♂️,來到一個軍事基地,相信這裏不應該有文的“蔣校長”的弟子🌜,不料剛進軍營👳🏽♂️,一名軍官立正行禮,原來這裏也有從軍的北大畢業生🧑🏼⚕️。
在長時期主持北大的過程中,蔣夢麟對北大的未來自然有很高的期待,他理想中的北大並不一定像今天這樣的北大規模龐大,無所不有,而恰恰沒有自己的特色。蔣夢麟在主持北大的第二年即1920年就提出北大的目標不能滿足於“國內一流”,而是應該在國際上有自己的地位。強調學校要將經費節省下來🙏,把理化的儀器、實驗室加以提升🕵️📩,為師生提供良好的試驗條件。更重要的是,北大不僅要研究西洋已有的發明⏲,且要自己有所創造,有所發明。庶幾根基鞏固🕎,可以在世界一流大學中競爭👩🏻🦯➡️。
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部長
1926年4月,北方政局出現變化,段祺瑞下野,奉系軍閥及直魯聯軍張學良🫅🏻、張宗昌等入住北京🦹🏼♀️。張宗昌槍斃《京報》社長邵飄萍,逮捕《世界日報》社長成舍我👋🏿,一時間北京陷入白色恐怖狀態,大學教授們紛紛離京。蔣夢麟也被列入張宗昌的黑名單🚰,不得已躲在六國飯店長達三個月🧑🏽🎤。之後悄悄離京出走,奔向南方。1927年出任浙江臨時政治會議委員兼秘書長,稍後任浙江大學校長。翌年,接替蔡元培出任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大學院改為教育部🏑,蔣夢麟也就成了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部長🧭。
作為研究教育的專家,蔣夢麟素來重視教育之普及,很早就提出要隨時隨地推行義務教育以促進社會之進化;隨時隨地擴充職業教育🦵、補習教育以增加經濟之能率👩🏼⚖️;推行大學及專門教育,以養成社會進化增加經濟能力的領袖人物。根據這些原則,蔣夢麟當然格外重視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普及,總是期待更多的年輕人有深造的機會。
1911年之前,中國人自辦的大學只有四所,1916年全國專科以上的學校86所🧑🏽🦰。為了鼓勵國人重視教育👨🎓,1922年頒布的新學製規定單設一科的學校也可稱為某科大學,於是引起專門學校的“升格運動”。此後,國立大學既有增加🫡,私立大學更是大幅度的擴容,一時間大學之發達🔄🧏🏿♂️,有如經濟興旺時期的股份公司。這些學校的設立,對於緩解青年學生的升學壓力固然有好處,然而由於大學增幅太快,合格教師不多,教育質量低下,設備簡陋,內部管理混亂,大學成為一些不良者謀財的工具🏄🏻♀️,貽害無窮。
當蔣夢麟出任教育部長的時候,這種情況非常嚴重,販賣文憑的“野雞大學”充斥各大都市。為了改變這種惡劣的局面🎃,對青年學子負責。蔣夢麟在教育部長任內最值得稱道的一件事情就是製定並頒布了《大學組織法》🌉,取消單科大學的設置,規定大學分文、理、法🎇、教育、農、工、商、醫八大學院👩🏻⚖️,凡具備三個以上學院者,始得稱大學。不合這些條件者,為獨立學院。對於那些無良的私立大學,蔣夢麟也以鐵腕手段加以整頓🤦🏻♀️,或取締,或警告👨🏻🏭🔔。於是從根本上遏製住濫設大學及以教育謀取不義之財的現象♚。
第二天,“九一八”事變爆發
蔣夢麟在教育部的整頓措施得罪了一批靠教育謀取私利的國民黨元老如吳稚暉☁️、李石曾,1930年11月27日,蔣夢麟被迫辭職。12月4日,被南京國民政府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
當時的北方,日本勢力的威脅日益嚴重⌛️🧜🏻♀️,北京大學也在風雨飄搖之中苦苦支撐。經過蔣夢麟一番整頓之後的北大於1931年9月17日正式開學,蔣夢麟與全體師生都顯得格外高興。然而第二天,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空前的國難已經到了北大人的頭上🤔。
面對空前的國難,蔣夢麟和北大人似乎都知道🚎,日本帝國主義決不會容許中國從容地建設一個新的國家。但他們在那個時候👎,卻都又自然地感覺出一種新的興奮🦍,那就是打定主意,不顧一切🕗,要努力把這個學校辦好,努力為北大的未來發展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所以,北大在那最初的六年中,工作最勤🚡,從未間斷🤵♀️👩🏻🦯➡️。甚至一向對現實政治極為敏感的北大學生😈🧘🏻♀️,在這時也極少有遊行示威抗議活動🙆♂️。蔣夢麟竭智盡能,鎮靜地指揮著北大🛀🏿,希望將北大這艘學問之舟平穩度過中日沖突的驚濤駭浪🧕🏼,小心翼翼地在淺水中緩緩行進⏰,不敢闖入激流,以免正面撞上日本侵華的浪潮。當然,蔣夢麟的這種謹慎與怯懦是不同的🥉。每當日本第五縱隊偽裝的學者到北大“拜訪”時,蔣夢麟也總是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態度,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軍事野心。
當長城抗戰爆發的時候,北大教職員也設立一個傷兵醫院,積極支援抗戰。蔣夢麟個人更是與北平文化界領袖一起支持政府對日交涉,並身體力行利用自己的關系希望由英國出面安排中日停戰事宜🧗🏻♀️,為中國全面抵抗贏得準備的時間。對於學生的抗日熱情👃🏽,蔣夢麟也予以肯定和保護,但是作為大學校長🚋,他認為🕍,學生的職責所在就是求學⚅,增長知識,為民族復興和未來的建國保留讀書的種子。所以,蔣夢麟在那時盡管自己不斷以大學校長的身份出面介入對日交涉,但對於學生放棄學業💇🏼♂️,進行遊行抗議等活動一直反對。致使多年後🧚🏼♂️,一二九運動時期的北大學生談到他們的這位蔣校長的時候,總覺得蔣校長不讓他們“愛國”是不對的。其實🪽,蔣夢麟的真實意思是希望年輕學子不要別生枝節👩🏼⚕️,虛擲光陰,作無謂的犧牲。
“郭子儀第二”
在蔣夢麟的教育理念中↪️,青年學生一般不應該介入現實政治🧑🏼⚕️,現實政治是成年人的事情,青年學生的根本目標是將自己培養、造就成有知識、有能力的有用之才,以供國家驅使🧗🏿♀️。只有當現實政治實在慘不忍睹🤹♀️🧑🏽⚕️,成年人太不負責任的時候🧙🏻♀️,青年學生利用自己的熱情,出而喚醒民眾,昭示天下,達成此目標即應返回教室🎍,無論如何都不應該荒廢學業,放棄其自身的職責,自壞國家將來之幹城。
至於成年人的責任,蔣夢麟在當北大校長那些年裏,從來未敢放棄🧝,並以北平文化界領袖的身份沖鋒在前,以致引起日本軍方的關註📆,並將之列入應於逮捕的黑名單❇️。1935年11月29日下午,日本憲兵竟直來到北大校長室,“邀請”蔣夢麟到日本駐防軍司令部“解釋”其反對日本的事情。蔣夢麟本著“臨難毋苟免”的古訓🤸🏻👨🏼🦰,答應在一個小時之內就去👬🏼。
當蔣夢麟將這件事告訴家裏的時候,有朋友勸他不要去日本軍營🧖🏿♀️🧛,聽日本人到北大來逮捕好了⛱。但是🍮,他們敢嗎🤵🏽♀️?然而考慮再三,蔣夢麟依然決定單獨前往,在天黑以前抵達設在東交民巷的日軍司令部。
蔣夢麟獨自前往🎡,顯然出乎日軍的預料。日軍大佐說:“我們司令請你到這裏來,希望知道你為什麽要進行大規模的反日宣傳👾?”邊說邊遞給蔣夢麟一支香煙👱🏿♂️。
“你說什麽⛹🏻?我進行反日宣傳?絕無其事👩🏼🚀!”蔣夢麟一邊回答🧓🏼,一邊接過日本人的香煙。
“那麽,你有沒有在那個反對自治運動的宣言上簽字?”
“是的🧗♀️。我是簽了字的。那是我們中國的內政問題,與反日運動毫無關系🍦。”
“你寫過一本攻擊日本的書?”
“拿這本書出來給我看看!”
“那麽🥴,你是日本的朋友嗎?”
“這話不一定對。我是日本人民的朋友,但是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敵人🛵,正像我是中國軍國主義的敵人一樣。”
“呃🦴,你知道🤩,關東軍對這件事有點小誤會⛑️。你願不願意到大連去與板垣將軍談談⛴?”這時電話響了🙋🏼📑,大佐接了電話以後轉身對蔣夢麟說:“已經給你準備了專車。你願意今晚去大連嗎?”
“我不去。”
“不要怕。日本憲兵是要陪你去的🏄🏻,他們可以保護你🧎🏻。”
聽聞此言,蔣夢麟正色道:“我不是怕🥐。如果我真的怕,我也不會單獨到這裏來了⛹️♀️。如果你們要強迫我去👻,那就請便吧——我已經在你們掌握之中了。不過🛀🏼😮,我勸你們不要強迫我。如果全世界人士,包括東京在內,知道日本軍隊綁架了北京大學校長,那你們可就要成為笑柄了。”
這位日本大佐聽到這句話臉色立即變了🛴,好像蔣夢麟忽然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你不要怕呀!”他心不在焉的說。
“怕嗎?不🥋,不。中國聖人說過🙍♀️,要我們臨難毋苟免。我相信你也一定知道這句話。你是相信武士道的。武士道決不會損害一個毫無能力的人。”蔣夢麟抽著煙,很平靜地對日本人說🖕🏻。
電話又響了,這位日本大佐再度轉身對蔣夢麟說:“好了🔒🦹🏻。蔣校長,司令要我謝謝你這次光臨。你或許願意改天再去大連——你願意什麽時候去都行🧳。謝謝你。再見。”
對於這件事,羅家倫後來評價說,蔣夢麟是郭子儀第二🕘,大有單騎見回紇的精神。
“不管就是管”
七七事變爆發的時候,蔣夢麟正在南方👘,旋赴廬山參加蔣介石召開的談話會,為全面抗戰建言獻策。7月底🔊,北平淪陷,北大也成為日本的軍營。根據國民政府的指示,相繼淪陷的平津各高校陸續內遷,北大與清華🧑🏻🍼⚽️、南開組建聯合大學,先設長沙🦵🏽🌌,後移昆明,是為抗戰時期聞名國內外的西南聯合大學🧑🏿🦰。
西南聯大由三個著名大學組建🧙♂️,蔣夢麟與清華校長梅貽琦🐞、南開校長張伯苓為三常委🧚🏽,共同負責聯大的日常事務👩🏼🎤,殫精竭力,克服重重困難,為民族復興☝🏻,為建立新的國家保留了難得的讀書種子,譜寫了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最輝煌的一頁。
由於西南聯大的三個學校都是名校,有著各自不同的傳統、優長之處及學風,以學校的歷史及校長的資歷而論🤸♀️🎃,蔣夢麟應該居於領導地位🌁。但他為了三校的團結,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堅決主張不設校長,實行常委負責製,共同主持校務♿。大政方針實行合議製😋,推請梅貽琦為主席👨🎨,實際主持學校的一切日常行政事務,而蔣夢麟主要負責對外,校內的事務基本不管。蔣夢麟就此常說:在聯大,我不管就是管。
北大🤦♂️、清華與南開名師雲集,傳統殊異,能否維持三校在整個抗戰時期和睦相處,共同發展🙍🏽♀️🎚,實在是對三校同仁尤其是三校領導的重大考驗🍰。當時還有一個西北聯合大學🙎🏼👨👩👧👦,也是從北京遷出去的幾個大學聯合起來的🤹🏿♀️,但是它們內部經常有矛盾,鬧別扭,終致不歡而散🍽。蔣夢麟說💅,西北聯大好比三個人穿了兩條褲子,互相牽扯,誰也走不動。反觀西南聯大🍍,由於學校的行政班底以清華為主,北大、南開的行政人員只是配角▪️🧙🏻♀️,因此北大、清華的同仁對於聯大課程的安排、經費的分配,以及學生的指導等也不免常有不同意見,有時也必須請校長們出來主持並力爭🥐。每遇到這種情況🫸🏻,蔣夢麟總是耐心地勸大家容忍退讓🧑🏼✈️,以大局為重🍠。三所著名的高等學府終於善始善終地合作至抗戰勝利,順利復員❎。親歷其境的聯大教授葉公超感慨地說🫲🏿,在整個抗戰期間,大後方的高等教育沒有中斷🥹,聯大能夠善始善終,且能為中華民族繼續培養人才↘️,蔣夢麟竭盡全力維護聯大團結的個人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草根大使”
抗戰勝利🍆,政府還都🗑,高校復員🧓,蔣夢麟應新任行政院院長宋子文的邀請,於1945年6月出任行政院秘書長,離開了服務20年的北大。兩年後🐑,隨宋子文辭職而辭職。1948年,受命出任由中美兩國政府新成立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從一個教育專家轉而變成“草根大使”。
中國農村的破產是近代以來最突出的問題,特別是隨著中國工業化的進程↪️,農村的一切資源特別是資金、人才大量向城市,向工業流動,中國農村的破產已經嚴重製約了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嚴重影響了中國市場的開發,不僅引起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高度關切,而且引起國際社會的重視🙅🏻♂️。自近代以來🧑🏻🍳,中外各種政治派別都試圖幫助中國政府拯救農村,復興農業,然而由於種種機緣,始終不能成功。
至於蔣夢麟,由一個國際知名的大學校長轉而投身於農村復興👎🏽,初看起來不太容易理解🔫。實際上👩🏼🎓⚰️,蔣夢麟對中國的農村、農業🌬,有著非同尋常的情節🗺。他雖然受過西方現代科學的系統訓練🧔🏼♂️🦹,但他畢竟是從中國農村社會底層走出來的,對花草樹木和鳥獸蟲魚本來就有濃厚的興趣,他對農村的感情自不必說🌛。而他對中國農村現狀與問題的認識,似乎也較一般的留學生要高得多。他很早就知道中國是以農立國的國家👩🦽➡️,所以留學之初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農科,以為只有改進了農業,才能使最大多數的中國人得到幸福和溫飽😽。所以,蔣夢麟出任“農復會”的主任委員決不是偶然。
農復會在大陸期間並沒有什麽值得稱道的成績,它的主要成績還是隨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臺灣後來之所以在農業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個公認的看法就是蔣夢麟領導的農復會起到了很大的推動和領導作用。
由於農復會的推動,臺灣在20世紀50年代順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實現了孫中山早年所期待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利用政府的支持,完成鄉村中農會的改組,使農會成為鄉村居民真正意義上的自治組織📶;農復會利用美國政府提供的財政支援,組織技術人員下鄉😄,從事技術革新👧🏼⚗️,使臺灣的農業在產品結構🧗、生產技術、產品銷售等方面很快上升了一個臺階,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換。
在蔣夢麟生命的最後十幾年裏,他走出象牙塔,經常風塵仆仆地奔走在臺灣的鄉間小道上⚙️,據他自己說🤷🏿,臺灣的每一個窮鄉僻壤他都曾到過。蔣夢麟為臺灣農村的復興與發展身體力行🫢,不僅受到臺灣人民的愛戴,而且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1958年獲得菲律賓政府頒發的“麥賽賽獎”。
節育問題:臺灣的馬寅初
隨著臺灣農業的復興,人口也急劇增加👨🏽,據統計,每年的凈增人口就相當於一個高雄市,每年的糧食消費相當於臺灣興建的大型水庫石門水庫所能增產的糧食💻。這對耕地有限的臺灣來說,無疑潛伏著巨大的危機。
針對這種巨大的潛在危機,蔣夢麟於1951年率先提出人口節育問題,但沒有引起怎樣的反響。至1959年,人口壓力逐步顯現,蔣夢麟遂在是年4月13日舉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呼籲“讓我們面對日益迫切的臺灣人口問題”📼,提醒社會各界註意臺灣人口增長太快,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與經濟增長的平衡,主張節育,限製人口增長📐。
在具有濃厚傳統思想影響的臺灣社會🤩,主流社會的價值觀念依然是傳統中國的多子多福🧑🏻🎄🪨,五世同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即便從臺灣政府的立場上來說,偏安一隅的政府也比較期待廣土眾民📫,更何況那時的臺灣當權者蔣介石念念不忘“反攻大陸”,需要大量的後備軍呢?所以🐯🤭,當蔣夢麟的節製生育說提出之後,在臺灣社會引起巨大的反響和激烈的爭論🧑🏿🎄。許多人都反對這一主張,以為臺灣人口增長太快,生產力有限,當然有壓力,但這些反對者的一個重要理由是期待政府早日回到大陸,故而需要提倡發展人口資源。甚者指責蔣夢麟的主張違背了孫中山的遺教🧑🏼🍼,以為蔣夢麟的節育觀念是“基於個人快樂主義的邪念”,為“主張性交自由而以人為的方法或性交技術以遂其快樂”。一封匿名信警告蔣夢麟:“你如果尚有一絲人性的話,應自殺以謝國人,因為你勝過黃巢、秦檜、汪精衛之流,可恨,可殺🪽!”
面對這些指責👷🏼、誹謗乃至謾罵,蔣夢麟依然故我,不顧一切⛹🏿♂️,他在稍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公開宣稱:“我現在要積極地提倡節育運動,我已要求政府不要幹涉我。如果一旦我提倡節育而闖下亂子,我寧願政府來殺我的頭💆🏻♂️🪫。那樣在太多的人口中🐦🔥🚊,至少可以減少我這一個人🤴🏼。”
蔣夢麟“擇善固執”的大無畏精神躍然紙上,故被一些研究者譽為“臺灣的馬寅初”🙋🏻♂️。(新聞來源🧐: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