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鉤沉
陸遊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竟然與朱熹有著如此深厚的情誼,竟然對他的逝世如此悲傷痛惜,這裏面一定有原因。
說實話,鄙人雖然喜愛朱熹那兩首流傳甚廣的詩👏🏿:《觀書有感》與《春日》,對這位理學大師本人,卻沒有什麽好印象。那首詩固然寫得好“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然而🥈,若論詩詞,唐宋時期🔨,區區朱熹以及他的那兩首詩,又算得了什麽呢?
或許🌇,沒好印象的原因💆🏼,是受新文化運動以來反封建禮教的影響吧🤸🏿♂️,魯迅先生不是一針見血地將道學先生們鼓吹的“仁義道德”斥之為“吃人”嗎🧑🏼🦲?
讀了宋末元初周密的筆記小說《齊東野語》,其中有一個與朱熹有關的故事🤸♀️,更令人憤慨👨🏻🍼。浙江天臺營妓嚴蕊,不但“色藝冠一時”,而且才華出眾。臺州知州唐與正大為稱贊,曾賞賜給她兩匹雙絲細絹。不久,朱熹以“使節”的身份來臺州巡視🌉🥘,聽說唐與正曾經賞賜給嚴蕊細絹後,就逼迫嚴蕊承認與唐與正有奸情。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嚴蕊雖然“系獄月余💃,備受棰楚”,卻“一語不及唐”。
朱熹對後世的影響極大⛏,他為儒家經典所作的註解如《四書章句集註》等👁🗨,成為明清之際科舉考試中八股文的唯一依據。然而,明末清初的大學者毛奇齡卻不買賬🤹🏼♀️,據《儒林瑣記》記載⇾,毛某“掊擊宋儒尤力”🫃🏽,竟然紮了個草人,說這就是朱熹,讓他侍立在自己身邊,每從朱熹的註解中讀到有不夠準確、不夠貼切的地方,就“詰難撲責,以示貶辱”。筆者不由暗叫:“痛快!”
改變對朱熹印象純屬偶然。
那一天🖕🏻,偶然從清人王應奎編著的《柳南隨筆》中讀到陸遊於朱熹逝世後撰寫的一篇祭文🧬:“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傾長河註東海之淚🤌🏻🚵🏽,路修齒髦🌁,神往形留,公沒不亡🧑🧑🧒,尚其來饗🚞。”只有35個字,卻凝聚著作者對亡友無限真摯之情和無比痛惜之心。陸遊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竟然與朱熹有著如此深厚的情誼,竟然對他的逝世如此悲傷痛惜🕤,這裏面一定有原因🌲。或許👩🏿🔬,朱熹也有其過人之處⚪️😑,有著令人崇敬的過人之處💋?
又偶然讀了南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裏記載的這麽一個小故事:“朱文公有足疾🙎♂️,嘗有道人為施針熨之術,旋覺輕安🧑🏽🎓。公大喜,厚謝之,且贈之以詩雲:‘幾載相扶藉瘦筇🤦,一針還覺有奇功🦶🏿。出門放杖兒童笑,不是從前勃窣翁。’道人得詩徑去。未數日,足疾大作🕺,甚於未針時👝,亟令人尋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嘆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詩,恐其持此誤他人爾。”這點用心,卻不能不令人欽佩👨🦽。
正是由於這種欽佩,筆者重新翻開《宋史》,將《朱熹傳》又仔仔細細地讀了幾遍,以期對他有更加明晰的了解。
朱熹祖藉江西婺源🐣,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生於福建尤溪👰🏼♀️,19歲中進士,歷任泉州同安縣主簿、知南康軍👨🏼⚕️🤸🏽♀️、提舉浙東茶鹽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煥章閣待製兼侍講等職,歷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於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年)病逝於福建建陽𓀙,享年71歲👩🔧。
朱熹一生仕途坎坷👯,他登第50年,仕於外者僅9年,立朝才40日。他本人亦不喜為官,屢屢辭職🚶🏻,而將大部分時間與精力用於著書講學,是繼程顥、程頤兄弟而後理學的集大成者🕠,南宋“閩學”的創始人。作為一代宗師,他著述極豐🫳🏼,有《周易本義》、《書古經》、《禮記辯》👰🏻♂️、《朱子禮纂》、《孝經刊誤》🧕、《四書集註》等,《宋史·藝文誌》中著錄者有40余種🪽,未著錄的尚有20余種,另外由其弟子或後人編纂的著作也有20余種。全祖望在《宋元學案》中稱他“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矣”🧑🏿🚒,顯然並非溢美之辭。
這位南宋大臣🦸🏼♂️、大學者🚵🏻、大教育家的本傳洋洋萬言🏛,而記錄其言論及奏章的文字就占了大約一半。筆者對他由欽佩變成了崇敬。因為,首先,他是一個敢於講真話的人。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宋孝宗趙眘下詔求取“直言”,朱熹就上了一份奏章,開宗明義地指出😤:“聖躬雖未有過失,而帝王之學不可以不熟講👩🏿🔬;朝政雖未有闕遺🌓👳🏿,而修攘之計不可以不早定。”接下來就批評開了🏊🏼♂️,您“風誦文辭,吟詠情性🚾,又頗留意於老子🍃、釋氏之書”🚣🏼,可是您知道嗎😊,這些玩藝兒於治理國家可沒什麽用處喲🧈。身為一國之君,究竟該如何掌握“帝王之學”與“修攘之計”呢?首先🧑🏭,不可與“於我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金人議和📳,而是要勵精圖治👷🏻,使國富而兵強🧖🏿,然後乘釁而動,收復失地。難怪陸遊與他成了好朋友📗。
除了敢於講真話,朱熹的心中還一直裝著普通老百姓,這是他的又一可貴之處🫅🏼。
面對著皇帝,無論是言談還是奏章🧞,他都把老百姓擺在一個重要的地位反復告誡🏂:“四海利病,系斯民之休戚”💜,“天下之務莫大於恤民”;他直言指出“民力之所以重困”的原因🐊,就是殷切希望皇帝能夠“愛養民力”💃🏿。在擔任地方官的9年之中,朱熹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實事。淳熙五年(1178年)🧘🏿♂️,朱熹受命治理南康軍(郡名🧑🏿🦱🫠,治所即今江西贛州)3️⃣。《宋史·朱熹傳》說他在南康任上“興利除害🛖,值歲不雨😑🧓🏿,講求荒政,多所全活”。什麽叫“荒政”🫃➿?《宋史·尤袤傳》中記載,與朱熹同一時代的南宋官員尤袤任江東提舉時📲,也碰上大旱災🧑🏿🍼,他便效法朱熹“講荒政”,即下五等的農戶🙏🏼,所欠租賦在五鬥米以下的,全部蠲免💃。尤袤推行於諸郡的結果是🤵🏻,“民無流殍”,與朱熹的“多所全活”起到了同樣的效果。
淳熙八年😉,浙東一帶久旱無雨,水源枯竭,農田龜裂,造成嚴重饑荒。是年八月🥑🤸,剛從知南康軍任滿的朱熹,移官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出於對災民的關心🧑🏽💼,朱熹“即日單車就道”。在上任的路上,他就移書他郡👐🏽,募集米商往浙東販糧,並鄭重許諾給以減免稅收的政策優惠。於是💠🙋🏻♂️,米商們的糧船紛紛駛往浙東,待朱熹到達任所時🧑🏻🦽➡️,“客舟米已輻輳”。朱熹又經常“單車屏徒從”📯,四處察災情👨🏽,訪民隱,所到之處,人們都不知道他就是堂堂的提舉使大人👱🏽♀️,於是那些貪贓枉法、不積極救災的官員都受到嚴厲查處,還有一些貪官汙吏則識相地棄官而去。這一來“所部肅然”,官場風氣亦為之一變。浙東地區舉凡“丁錢🧑🏻🍳、和買、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於民者”,朱熹“悉厘而革之”🧛🏼♀️。救荒有了成效,朱熹又“隨事處畫”💆🏿♀️,為百姓謀求“經久之計”🪧。並嚴肅查處各地有行賄受賄、徇私枉法行為的官吏。朱熹一系列的便民措施,得到了浙東百姓的衷心擁護。宋光宗即位後🔇🖖🏼,朱熹改任漳州知州🧗🏼♂️。他又根據當地實情🙎🏽♀️,上奏廢除所屬各縣的“無名之賦七百萬”🙅🏼♀️,並減免“經總製錢四百萬”,大大減輕了百姓的負擔。
除了敢於講真話💅🏻、心中裝著老百姓外🤱🏻,朱熹還有許多優點:比如說重視教育🏟、重建白鹿洞書院☀️;比如說安貧樂道,雖然因“簞瓢屢空”而不得不經常向人借貸,可是“非其道義則一介不取”。(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