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中國高教的蘇聯模式—關於1952年的院系調整


   50年代初,新政權改造舊教育👩‍🎤,重建教育體系的努力是在以下四個方面展開的:接管和改造舊學校,將所有接受外國津貼的學校和教會學校,以及私立學校改為公立;改革舊學製𓀃,頒布新學製👩🏽‍🦳,將小學改為五年一貫製👉🐅,實行全日製學校、幹部學校、業余學校並舉😻,擴大工農和工農幹部受教育的機會;清理教師隊伍,對教師進行思想改造👳🏿;對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以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

   主要在1952年進行的對高等學校的院系調整✪🚶‍➡️,按照蘇聯模式改造舊有的高等教育,構造了建國之後高等教育的模式和品質🫦,對教育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十分深遠。這一模式已成為80年代以來中國教育改革的重要對象。

對院系調整過程的追述

    早在1949年底🎽,高等學校即已開始在小範圍內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教育系並入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華北大學三校的農學校合並為北京農業大學。19514 月,取消交通大學管理學校🖊,所屬系科分別並入交大工學校、北方交大和上海財經學校;復旦大學土木系並入交通大學✍️;交通大學紡織系與上海紡織工學院、上海工專紡織科合並為華紡織工學,等等。

    1952年🧖🏻,根據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為適應高等教育滿足培養經濟建設急需的專門人才的需要🍕,適應計劃經濟體製和統一分配畢業生製度的需要🍧👞,開始大規模進行院系調整。

    195111月😏,中央教育部在京召開的全國工學院院長會議,揭開1952年院系統調整的序幕🤷🏿‍♀️。會議指出,全國工學院地區分布很不合理📭,集中在沿海地區和少數大城市,師資設備分散,使用效益低;學科龐雜🍎🤟🏼,教學不切實際𓀈,培養人才不夠專精;學生數量遠遠不能適應國家工業建設的需要。決定以華北、華東和中南為重點進行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工作。

    19525 月🛐,中央教育部提出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原則和計劃🤟🏻★,其方針是以培養工業建設人才和師資為重點💋,發展專門學院,整頓和加強綜合性大學,明確主要發展工業學院🦮,尤其是單科性專門學院🚶🏻‍➡️。調整的方式是根據蘇聯的大學模式,取消大學中的學院,調整出工、農🧘🏼、醫、師範👩🏽‍🦲、政法、財經等科,或新建專門學院,或合並到已有的同類學院中去。調整的原則是:高等學校的內容和形式按大學🈹、專門學院及專科學校三類分別調整充實🧑‍🎨。

    大學(指綜合性大學)為培養科學研究人才及培養師資的高等學校💫👩🏽‍🍼,全國各大行政區最少有1 所🙅🏽‍♀️,最多不得超過4 所,大學行政組織取消院一級,以系為教學行政單位;工學院是這次調整的重點✡︎𓀉,以少辦或不辦多科性的工院,多辦專業性的工學院為原則。

    農學院采取集中合並的方針🧍🏻‍♀️,每一大行政區辦好1 3 所。

師範學院每一大行政區辦好1 3 所,糾正過去與大學同學科設系的傾向,嚴格遵照中學教學計劃所需系科設系。

    具體的調整方案包括:將北京大學工學院🏃‍♀️、燕京大學工科各系並入清華大學。清華大學改為科性高等工業學校;清華大學的文、理🧖🏼‍♂️、法三學院及燕京大學的文、理、法各系並入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成為綜合性大學,燕京大學撤銷👆🏽。

    將南開大學的工學院與津沽大學的工學院合並於天津大學👩‍🔬。

    將浙江大學改為多科性高等工業學校,將其文學院並入之江大學,之江大學的土木、機械兩系並入浙江大學。

    將南京大學的工黨與金陵大學的電機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及之江大學的建築系合並成獨立的工學院。

    將武漢大學的礦冶工程系,湖南大學和廣西大學的礦冶系👨‍🎤,南昌大學的采礦系統調整出來🫵🏻,在長沙成立獨立的礦冶學院,並增設采煤系及鋼鐵冶煉系。

將武漢大學和南昌大學的水利系、廣西大學土木系的水利組合並⚙️😩,在武漢成立獨立的水利學院。

    將中山大學📓、華南聯合大學的工學院🚵🏽‍♀️,嶺南大學工程系科及廣東工業專科學校合並成立獨立的工學院,等等。

    整個調整工作🧔🏽‍♂️,京津地區從6 月開始,華北地區於9 月🧼,中南地區於10月開始,到年底基本完成預定的調整任務。

    通過調整,北京地區新設的學院為:北京地質學院(由北大、清華👨🏽‍🎨、天津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山西大學工學院、西北工黨院等校的冶金系科合並組成);北京航空工業學院(由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平原農學院森林系合並組成);中央財經學院(由北大💷、清華、燕京大學三校政治🛀🏼,法律系與輔仁大學社會系民政組合並成立)。1952年的院系調整💲,涉及全國四分之三的高校🧑🏻‍🚀。例如🚐,華東地區原59所高校▶️,沒有參加調整的8 所🏄🏼,停辦(或調整後校名取消)及遷移外區的學校達21所。調整後,全國共計新設高等學校31所🤦🏿‍♀️,其中工業院校11所農業院校8 所,師範院校3 所,醫藥院校2 所,財經院校3 所,政法院校2 所,文科院校1 所💷,藝術院校1 所。從舊有綜合性大學獨立出來的各種專門學院有23所🚶🏻‍♂️‍➡️。調整後停辦的高校共49所👆,改為中專的4 所。

    作為1952年院系調整的延續和補充,1953年全國繼續進行院系調整。此後,1955年,高等教育部決定調整部分高等學校的院、系🦟、專業的設置和分布,將沿海地區一些高校的全部或部分遷至內地🤽🏿。其中影響校大的將交通大學大部分遷往西安,建立了西安交通大學。

院系調整的動機及其結果

   1952年院系調整的主要動機,是將高等教育納入為經濟建設培養專門人才的軌道,加速培養工程技術和科技人才,提高教育效率和改變教育布局的不均衡狀態。這些目標基本達到🤸🏼‍♀️。

   經調整,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等一批多科性綜合大學改為文理科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等綜合性多科性工業大學。全國綜合性大學由55所減至14所,工科院校由18所增至38所😐👌🏼,師範院校由12所增至 37所🤘🏿。招生規模迅速擴大⛓✋🏻。1949年,共有高等學校205 所🙌🏼,在校生11.7萬人。1952年,共有高等學校201 所,在校生21.97 萬人🚴🏻‍♂️。根據中央教育部《全國高等院系調整計劃(草案)》,1952年下半年起,進行了全國範圍內的高等院系調整。至1953年調整結束💲,全國共有高校184所,學校規模由原來的每校平均700人提高到平均每校1172人。

    工科院校的培養能力顯著增強。理工院校占高校總數的比例,由1949年的13.7% 增為21.4%.全國工科學生招生規模廣大了1 倍🈸,由原先招收1.5 萬人增至3 萬人。1946年,工科學生僅占在校生總數的18.9% 1952年達到35.4%🤽🏻,為各科學生之首,改為了此前以文法科為主的學校和學科結構。通過增設鋼鐵、地質、礦冶、水利等12個工業專門學院,以及建成機械、電機、化工、土木等比較齊全的工科專業體系🅱️,改變了舊中國不能培養配套的工程技術人員的落後狀況。通過調整,高校的師資、設備🧎、校舍相對集中🧌,提高了使用效率。

   中國高等學校的布局偏於沿海和大城市🧑🏻‍🦲。1949年時,58% 的高校在沿海10省市,僅上海一地就占25% ;邊遠9 省區的高校僅占6.8%. 經調整後,適當改善了這種不均衡的布局😾。到1958年,沿海10省市的高校占高校總數的42.4%,邊遠9 省區的高校增至占13.%與此同時,在1950年接管了接受外國津貼的20所高等學校(其中11所改為私立)之後📑,在1952年的院系調整中,所有65所私立高等學校全部改為公辦🤦🏻‍♀️🏕。

    以本世紀初建立第一個現代學製(癸卯學製)為標誌,我國現代教育的體製是向西方學習🙅🏿‍♀️🧑🏻‍🎤,仿效美🧖‍♀️、日教育製度的產物🦶🏼。1952年的院系調整是一道分水嶺,將二十世紀的大陸教育鮮明地一分為二👔。對舊中國教育大規模改造重建🧗🏼,全面模仿🏃🏻‍➡️、移植蘇聯模式🦂🦍,形成了建國後大陸教育的基本面貌、價值品質🚖。

與歐美大學的通才教育模式相對,蘇聯的高等教育模式一般稱之為專才教育😯。其基本特點是:與計劃經濟體製相連,對教育實行高度統一集中的計劃管理;教育的重心放在與經濟建設直接相關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工程和科學技術教育上;教育計劃與國民經濟建設計劃緊密相連🕴🏼,按產業部門👬🏻、行來甚至按產品設立學院☢️、系科和專業(例如拖拉機學院🫄、坦克系等等)🧧,確定招生和學生分配;本家對高等教育實行壟斷,學生全部免費。簡而言之📳,這是一種與計劃經濟、產品經濟體製高度契合的⇾、與動員型社會同構的教育製度👲。它可以集中國家資源,迅速培養大批高度專門化、專業狹窄的現成專家🧜🏿‍♀️🧔,卻有其明顯的弱點和弊端。

對院系調整的歷史評價

    在當時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50年代初按蘇聯模式重建的高等教育,其弱點在建立之初雖也有明顯表現,但總體上是適當時政治、經濟製度需要的,為我國的工業化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培養了大批專門人才。教育製度作為社會製度的組成部分🛕,必須隨之而變革;然而,作為社會的文化和價值系統🧃,它的變革對社會發展的諸多方面有深刻的影響🤾🏻‍♀️。因而𓀀,今天重新認識這種教育製度的變遷和當年的院系調整,不能不看到其固有的弱點和失誤已發展為嚴重的弊端。

1 、嚴重削弱文科和綜合性大學🫴🏻。

    現代教育始終有相輔相成的兩翼。一方面🤘,作為人力資源開發,對經濟振興🏊‍♂️,科技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具有強烈的國家功利價值;另一方面,教育又具有促進社會政治、思想、文化、藝術的發展,保持和傳遞文化傳統,維系和整合社會,以及陶冶人格等人聳教化的功能,即教育的非功利價值,它主要是通過文科教育實現的。因而,急於趕超的發展中國家的教育🧝🏿‍♀️🧜🏻‍♀️,都面臨一種考驗:能否在發展科技教育、專門教育的同時𓀉5️⃣,保持教育的人文價值和人文內涵🥵,重視普及教育和普通教育,防止教育的失衡和異化。

    不難看到,院系調整發展工程教育的成就,在很大程度是以削弱文科為代價的。1949年,在校大學生中文科類學生共占33.1% ,其中文科、財經、政治各科的學生比重分別是10.2% 🤶🏼、16.2% 6.3%♟;至1953年,即第一次院系調整後,已分別下降為6.7%6.4%1.8%(共占14.9% )。到1957年,第二次院系調整後,又進一步下降為4.4%🕒、 2.7%1.9%(共占9%)。1962年這一比例最低,僅為6.8%. 同樣⛹🏽,在高等教育中具有特殊功用🤸🏻‍♂️,被稱為現代教育的軸心機構的綜合性大學被嚴重削弱。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23.9% 降至1952年的10.9%.1986年💪🏽,這一比例為4.3%. 一大批歷史悠久的優秀的綜合性大學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和地位,被改為工科院校。

    對文科教育的削弱不僅由於對經濟重要性的強調🔔,也出於對它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否定。通過學科和課程改造,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等學科被停止和取消,一大批人文社會學科的教育學者備受批判沖擊。文科危險文科無用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價值🧜🏼‍♀️,釀成全社會經視、貶損文科,重視理工科的明顯的重理輕文的傾向。

    1980年🗻,經文革後的撥亂反正和恢復發展,我國大學生中文科學生的比重達到8.9%. 然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7年的統計,在全世界1000萬以上人口50個國家中👳🏿,文科學生占在校大學生比重於50% 的有限3 個國家,介於 26~50%的有26個國家🖐,介於20%~30% 的有6 個國家;介於18%~20% 的有4 個國家🎥。中國的情況💂🏿,竟然比這一比例最低的國家還低10%.這種重理輕文的傾向同樣表現在理工科院校的課程結構中⚅,以及中小學的學校教育中。其後果,不僅造成應用文科人才的奇缺,製約了社會現代化發展,而且嚴重削弱了學校的教化作用,致使學生在知識結構👵🏿、價格結構上的片面畸型🧜🏽。科學與文化的割裂在前現代的中國表現得格外明顯。

2 、人才培養過於專門狹窄,效益低下。

    即便從培養專門人才的角度,這種教育模式仍然是不甚成功的。對高度專門化教育的推崇♍️,意味著對科學和文化的綜合性💕、完整性的損害和削弱🙍🏿‍♂️。它固然可以培養出大批統一規格的標準件🎎🧜🏿,卻難以培養出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創造性的人才🗯,更不用說大師和巨匠了。

    1953年,我國高等教育十一大類共設置215 種專業®️;到1983年,高校專業設置達到創紀錄的1039種👷🏼🌇,是1953年的4.8 倍💇🏽。以有計劃、按比例培養各類專門人才為理想的專才教育,在現實的動作中卻造成嚴重的比例失調。1987 年高校畢業生分配中💃🏽,有353 個專業(占專業總數的41.7% )人才奇缺👵🏿,數額達19萬人🌃;與此同時,又有157 個專業人才過剩,人數亦達10萬人之多。過於專門狹窄的專業設置和專門技能,與現代社會知識技術迅速更新、職業變換和社會流動加速的要求不符🪹,是造成專門人才專業不對口🦅、大量人才浪費的重要原因。

    與計劃體製相應的條塊分割、部門所有的高校管理體製,造成重復設置嚴重🙅🏼‍♀️,學校規模極小*️⃣,高等教育效益低下。例如🧛🏽‍♂️,1977年至1985年,我國普通高校招生人數從27.3萬人增至61.9萬,增加了127%🏗;學校數卻從404 所增至 1016所,增加了151%. 高等學校中,學生達5000人以上的僅50所📭,占5%;學生1000人以下的447 所,占44% ;其中 500 人以下的學校有179 所👋,占17%.3 、大學教育中的三脫離當按照蘇聯模式將大學改造培養專門人才的教育工廠時,大學的功能和性質發生了深刻的變異。

   學校樹人育人的主旨和通義⏰,在專門教育的結構中被培養專家的目標所模糊。做事做人的雙重目標事實上被分離😕🐻‍❄️,的教育被簡化為政治理論教育,由獨立於教學系統之外的專門機構、組織和人員進行💂🏼;這同時分離了曾由教師承擔的經師人師的雙重職能。用政治教育取代價格教化和文化、道德教育🧑🏿‍🦳💆‍♀️,則抽空了學校教育的人文內涵。使學校的教化作用不斷衰微👨🏿‍🦳😟。

    50年代初重建高等教育的同時🔌,按照蘇聯模式建立起獨立於大學之外的科學院落科研系統,從而取消了現代大學作為社會的科研中心的重要功能👪,造成教學與科研成的脫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大學的科研十分薄弱👍,只具有單一原教學功能。

    在大學內部,教學與科研的脫離是與理工分家、專業課與基礎課脫離、實驗室與考古室脫離的教學組織相連的👭🏼。基礎理論與專業教育🚆,教學、科研和實驗之間界壘分明🤱🏿,各類人員功能單一🪐,相當多的大學教師成為只事教學的教書匠📖。這必然導致高等學校學術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降低,以及教育資源的大量浪費。

    教學與科研💇🏽‍♀️、專業與基礎脫離的最大弊端,是造成學校與社會相脫離的嚴重的理論脫離實際傾向。崇尚書本知識,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現象🚴🏻,反映出這種教育結構中產生的教育後果和學術風氣。很多人認識到,50年代初否定歐美式教育製度而移植蘇聯模式,不僅是由於政治氣候和實現工業化的壓力🙏🏿,也由於蘇聯教育模式與中國傳統教育價值的某種相容性和一致性4️⃣。理論脫離實際便是這種共性之一🧛‍♂️,雖然它們出自不同的途徑和結構。

    上述高等教育的弊端已經在80年代以來的教育發展和改革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矯正和改善。但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現代化的基本任務之一🦸🏼‍♂️,仍然是繼續克服蘇聯模式的體製弊端,繼續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從而建立起與市場經濟體製和民主政治製度相適應的👳🏻‍♀️、與世界文明接軌和與現代生活合拍的新教育製度和教育文化。(新聞來源🧒🏻:鳳凰網)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1-11-07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