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後,私塾被全面取締,中國開始仿照蘇聯模式建設中國特色的現代教育🏂。 為了實現迅速普及初等教育目標,1951年10月🧜🏻♂️,政務院頒布《關於學製改革的決定》🚶🏻♀️,將工農速成學校、業余學校🤭、識字學校等正式納入學校系統,形成工農速成教育、成人業余教育和正規教育三足鼎立之格局。
經過三年國民經濟恢復,1952年👨🦼🧑🏻🦼,全國學齡兒童入學率已達49.2%,小學畢業生升學率高達96%✧。這一指標,已經和改革開放後的同類指標相當🐚。
1956年1月🐤,面對國內經濟的良好發展態勢🐺,教育部印發雄心勃勃的《十二年教育事業規劃綱要》,準備“七年內在全國基本普及義務教育"。到了9月份的中共八大🦀,基本上普及更變成了“普及義務教育”🐟,時間也延長到12年。
對於農村孩子來說,這是一段好時光。“當時中小學教育收費低,公共保障好,由上級政府負責教育經費◀️,村民象征性交點錢👮🏽♂️,即使交不起,中小學也有助學金可以申請。”安徽大學教授張德元說,“當時的教育基本免費。我上小學的時候🙈,一個學期學費是兩毛錢——語文和算術兩本教材,每本一毛錢,算起來只相當於農民抽的兩三包煙錢。”
而教師工資同樣由縣財政負擔🎰🐈⬛。“文革時期公辦老師工資由縣財政全包🫠🤵🏼,民辦老師收入分兩部分,一部分為補貼,從7元漲到14元、21元錢,由縣財政局出,另一部分算工分🐭,由生產大隊負擔🌁。”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張玉林說,“老師工資占教育經費80%的比例🪰,縣財政承擔下來很能解決問題,所以當時盡管工資水平低🐕🚉,但基本不拖欠。”
1978年,龐大的中國社會主義航船從計劃經濟的航路上回轉,大包幹拉開了經濟改革的大幕,教育戰線隨之開始“撥亂反正”👰🏿。大包幹改變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製🎰。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業生產突飛猛進🙋🏽,但過去由公社負責的教育醫療和農田水利等公共產品👩🏿🍳,卻一下子無人提供了📕。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中要求:“把發展基礎教育的責任交給地方”👰♀️,中小學教育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此後的義務教育法對免費的表述是👆🏽:“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國家設立助學金,幫助貧困學生就學🧑🏽🌾。”但並沒有像其它國家一樣直接定為“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