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長留言
教育是國家根本大計。目前,教育問題也是長沙市委市政府重點關註的民生問題。作為第三期長沙市中青年領導幹部赴美學習班的我們,在美學習期間也重點關註了教育問題🪙,一些同學還將寫出專門的調研報告。現將幾位同學的調研、感受刊登出來⛹🏿♀️,以供讀者參考。
課堂教育:萬變不離互動
劉佳勇
走進美國課堂👨🏽🦰🧒🏿,我感受到,美國的課堂教育方式最大的特點是強調互動,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課堂上,老師主要是講述基本觀點👂🏻、基本理論、學習方法,然後與學生展開討論。學生課堂環境輕松,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打斷老師的講話進行提問🤕。學生提問越多,老師就越高興,因為在美國這是對他講課水平的肯定和基本的尊重🤵🏼♂️。所有問題,老師都會認真回答,若遇到不清楚的問題✣,會記載下來,課後通過郵箱答復,十分認真。11月27日上午,我們在學習公共管理的哲學和原則專題時,一位同學給老師提出了一個動態性比較強的問題,是關於一個市的一項工作情況,老師對此了解不是很準確🎄👨🦼,馬上記載下來🗺,答應課後答復。晚上,同學告訴我,老師已經給她發了兩個郵件,與該市聯系專門了解情況並對問題進行了解釋,令人感動🧗🏻。
老師講課時🪓,都是運用比較風趣的語言和幽默的表情,給我們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同時,老師對我們要求十分嚴厲,無論是誰❇️,老師問你問題時必須回答,而且要直到老師認為滿意為止。我們必須緊繃神經🛬,跟著老師講課思路認真思考,不能開任何小差。我英語基礎不太好,語言沒有完全過關,聽懂課已是很吃力,加上大腦不停地思考問題,所以每堂課下來🤵🏻,人十分疲倦。當然🤰,心中更多的是收獲知識的喜悅,老師所教的、個人所學的,都對我今後的工作十分有幫助😊🚵♂️。(作者系天心區委常委、統戰部長)
家庭教育🏋️♂️🥄:體罰孩子也違法
鐘偉
早就聽說,美國家長體罰孩子違法。據介紹,1974年美國國會通過了《防止虐待兒童與處理法》〰️,其中規定了一系列各州在其兒童保護工作中必須遵守的標準🎱。
我曾經與幾位美國朋友就孩子們“淘氣”時怎麽辦進行過交流。他們說在兒童時期,面對孩子的無理吵鬧👆🏼,可冷處理🐗🧤,暫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給孩子以積極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條件反射🧍♀️。對於喜歡亂碰東西的孩子,他們自有辦法🏊🏿♂️。感恩節晚上,我的一位同學到聯誼家庭做客,女主人沖了一壺熱茶放在客廳正中的小桌上🏭,他們一歲多大的小寶寶蹣跚著過來了,我的同學建議將茶壺拿走🐱。然而男主人卻說沒關系。只見他捉著小寶寶的手慢慢地觸摸茶壺👩👩👧👦,小寶寶被熱氣嚇得縮回了手🧝🏻,再也不敢碰茶壺了🥑📜。這大概就是人們所說的自然後果法。
近年來,“隔離法”是頗被美國父母們接受的方式,被隔離的孩子必須坐在墻角或是墻邊🤾🏽♀️,除非他們肯乖一點才可以起來🦸🏿。若是年紀稍大的孩子或是青少年違反規定,則可能受到被迫停止某項權益或是不準和朋友出去的處罰。而他們在家中的某些特權👨🏻🚒🫲🏿,如看電視或打電話,也會被取消一段時間。(作者系長沙市第三醫院工會主席)
美式高考:不僅僅靠分數
歐陽才
在國內我們大都知道美國高校憑綜合素質錄取學生,但具體情況就不太明了。帶著這一問題🎚,我們走訪了斯坦福、聖荷塞大學招生辦,聖塔克拉拉市教育局和一些學生和家長🫷🏼。
據聖荷塞大學招生辦的斯先生介紹,美國的大學招生沒有統一標準👌🏽,也沒有統一的高考,各校的操作辦法也不一致👺。高中生入大學要準備四個方面的材料👴🏽:一是詳細的自傳或專題文章;二是兩位以上老師的推薦信🏄🏽;三是SAT或ACT成績;四是GPA成績。像伯克利和聖荷塞等公立大學主要依據學術能力傾向測試SAT的成績和學生學業成績GPA來錄取學生。
斯坦福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則告訴我們,像斯坦福👳🏽、哈佛和耶魯等私立大學招生不僅要看SAT和GPA成績🚶♀️➡️,還要看其他綜合素質(尤其側重學生的領導能力和活動能力)6️⃣。雖然不少家長認為素質測定缺乏統一客觀的標準,但錄取學生是學校的自主權。
聖塔克拉拉市教育局(學區)副局長羅先生介紹說⚗️,SAT考試是學生學術能力傾向測試,包括英文🔂、數學🦍、邏輯等🏵。美國學生現在學習壓力很大,尤其是白人、華人和印度人的優秀孩子為了上名校壓力更大👩🏼💻。陳先生祖籍湖南湘潭,現在矽谷一家大公司工作,他兩個孩子都非常優秀,小兒子正在讀高四(美國高中是四年製💅🏽,初中二年製),大女兒已經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孩子們讀高中時不僅要學文化♟,而且要去參加社區工作和發展自己的特長。他女兒告訴我們,她和她弟弟學習都很緊張,每天早上7時上學👺,回來要復習到深夜👉🏼;周六、周日要去參加社區工作和其他活動。她當年SAT只考了1450分,她的同學考了1600分(滿分)🎞,但斯坦福沒錄取她同學,而錄取了她,因為她在加州的一次才藝比賽中獲得過第三名。斯坦福作為名牌私立大學🦶🏻,在註重SAT分數的同時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作者系寧鄉一中校長)
項目培訓:重在提升工作能力
金立檳
在美國項目培訓是力圖使培訓對象獲得其目前工作所需要提升的能力,使其某些影響工作績效的行為得到改變的一種技術,其中培訓理念被視為培訓工作成功的關鍵和贏得信譽的源泉。回想一個月前來到學校的第一天就接到製作精美的《在美國學習與生活指南》,其內容大到培訓組織協調、學習考核要求和實習項目指導等培訓組織事項,小到搭乘公交🐉、看病就醫甚至不同場所的著裝提示等生活小節,實在讓人嘆服培訓組織者程序化操作和精細化管理的水準🛣。
當然最能反映其培訓理念的還是培訓中美式互動與溝通的技巧運用。Breuning博士是位美麗的女士🐄,她一上來就提出了“3W”問題,你的組織目標是什麽?誰是你的服務對象?哪些資源有助於實現目標。這三個問題她不是一股腦拋出,而是每提出一個問題就讓同學們三個一組的回答,因此每個人都必須思考自己單位或部門要實現什麽目標,為誰實現👩🔬,實現這個目標現有的資源夠不夠,如果不夠還需要組織或創造哪些資源➔👩🦽➡️。同學們回答後👨👧👦🏯,她進行簡單的概括並引導出她的專題。在隨後的講解中Breuning不時地和同學們進行交流並不斷深化對“3W”問題的提煉💇🏿♀️。在此基礎上,一些同學還就一些問題提出了尖銳的見解。這種雙向、互動的培訓方法,真正體現了美國項目培訓的核心理念:通過溝通不斷地刺激人的感覺並激發人的潛力,使培訓對象經歷心智過程及能力和行為的改變。(作者系長沙市委黨校法律教研部副主任)
高校🔌:矽谷的根源與靈魂
劉素月
在矽谷,斯坦福和伯克利是兩個關鍵詞🆘,不僅僅因為他們是世界頂尖名校,而是因為他們幾乎稱得上是矽谷的根源與靈魂。走在矽谷,你會分不出哪裏是學校,哪裏是企業,他們已經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兩所名校就像兩棵參天大樹👻,把他們的枝葉伸向矽谷,枝葉上掛滿了惠普🐦🔥🧮、蘋果電腦、仙童公司👨🏻🚒🀄️、微軟、因特爾、太陽、雅虎、谷歌🐛🪈、甲骨文、肖克萊公司等一大批累累碩果。這一段時間我們所走訪的公司當中🫴,由斯坦福和伯克利師生創辦的多達70%。這幾周來,我們多次到斯坦福🤽🏻、伯克利大學感受校園氛圍,與在矽谷創業的這些大學的畢業生溝通交流,感受到了斯坦福和伯克利教育創造出了強大生產力👠。
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Poshen博士告訴我👩🏼🦰,斯坦福雖然是世界著名的大學,但每年的畢業率並不高,僅6成左右⚽️💵。因為學校鼓勵在校期間有一定科研成果的學生去矽谷創立企業👩🏽🏭,並且永遠為他們保留學籍。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還未畢業就出去創業,學校認為他的想法很有前景,還千方百計為他籌措資金,至今還為他保留了學籍🥻。就在今年🕸,他向母校捐贈7500萬美金🙅♀️🆖,主要用於建設環境和能源研究園。
大量的高校研究園和技術轉讓機構總是源源不斷地向矽谷輸送養分和成果。斯坦福研究園是矽谷的發源地,這裏差不多每兩年就可能孕育出一家未來的世界頂尖企業🧺。伯克利大學的技術轉讓室每年向矽谷的企業轉讓技術成果達幾千萬美金♘。(作者系長沙縣委常委、副縣長)(本版主持 周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