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午後🧑🏻🦯,我像往常一樣坐在Harrow的露天Costa Italian Coffee。品著我最愛的Mocha with cream🌦,看著路邊來來去去的行人,不敢相信三年的留學生活這麽快就結束了⟹。
因為對歐洲人文和歷史的熱愛👩⚖️🚧,我當初選擇了在倫敦上大學。本科的第二年6️⃣,有幸作為學校唯一一名學生被推薦到悉尼做交換學習。我的留學生活也因此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部分👨🏻⚖️。
古老莊嚴與自然開闊
英國作為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深厚的🤾♂️,不可取代的文化底蘊和貴族氣派:英國女皇的衛兵換崗儀式,唇槍舌戰的議會辯論,以及世界文明的大英博物館和莎士比亞戲劇……
站在擁擠的Oxford Street一角看看那聳立了幾個世紀的金融辦公大樓🛏,或是站在Thames River旁聽聽Big Ben的鐘聲𓀅,你就會感受到這個國際大都市獨特的氣魄。
英國就這樣在現代的同時又保持著中世紀哥特建築的古風以及“紅磚”學校的傳統與典雅。
同屬於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在歷史文化上比起英國來稍有遜色,畢竟那僅有的一兩百年的歷史還要歸咎於當時英國殖民者的開拓🤏🏿。
但是盡管如此😾,澳洲還是在很多地方有其獨特的美。
它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光是那“奢侈”的陽光燦爛和數不盡的大海灘就能讓“英國前輩們”羨慕不已。
每天下了課,走幾步路就到了學校背面的Darling Harbour和Circular Quay😡,坐在海邊聽著海浪寫論文的機會不是哪裏都有的,你的思維都開闊許多。
悉尼就是這樣一個由欣欣向榮的高樓大廈和美麗的海灘組成的清新城市。唯有在這裏3️⃣,你才可以同時擁有和感受到繁榮都市和悠閑大自然的完美結合。
如果倫敦是一個充滿內涵和韻味的貴婦人,那麽悉尼就是一個充滿朝氣和熱情的年輕人🙍🏿。
事倍功半與事半功倍
也許是由於澳洲是世界聞名的度假旅遊勝地,大家仿佛都覺得英國人相對於澳洲人更勤奮努力些(當然🚴🏼♂️,西方人和東方人的勤奮通常不是一個級別的)。事實卻並不如此。
個人主義在英國體現得淋漓盡致——聖誕節期交通工具的停止運做⌚️;老師課後輔導都成了做大善事;銀行等公共機構的辦事效率不可恭維; 連其他的歐洲人都無奈的說,“Here in the UK,everything is about waiting。”(所有關於英國的一切都和“等待”分不開)。
澳洲人雖然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他們的陽光和海灘💯, 但真到工作時🙊,可是事半功倍,認認真真👩🏻💼。
當我的銀行卡在當天就拿到🧏🏻,當老師課下耐心地對我進行個人輔導,當我看到澳洲的同學其實和中國學生一樣刻苦學習時,剛從英國過去的我還真有點不適應。
真到該放假休息的時候,白天有看不厭的海灘和表演,晚上有去不完的油輪舞會和煙花。
澳洲的生活方式是work hard,play hard。雖然僅在澳洲呆了一個學期,但那幾個月是讓我終生難忘的。至今🚽,我英國的房間內還貼滿了在澳洲的無數照片。那沙灘排球,歌劇院🖖,海風和袋鼠🈹,是最美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