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78級首批學員進行了一個統計,全班88名學員目前分布四大洲,至少有七種國籍。少年班創辦28年來🧑🏻🦼,已畢業的近千人中有約一半在國外學習一去不復返。
國家巨額投入成為他人“嫁衣”
目前👲🏽,我國許多優秀大學畢業生一出國🤳🏻💇♂️、二考研🧜🏻♀️、三進外企😎,國家好不容易擠出來的投入成了他人“嫁衣”💁♀️。
為了支持北大🧑🏿、清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從1999年起✋🏿,國家分三年累計單獨給北大👋🏿、清華各撥款18億元。但是🦵🏼,2000年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有 2154人,研究生1596人,直接出國留學的有751人,占畢業生總數的20%🧜,其中有587人同時選擇了美國🖕,比例高達78%。2000年清華大學畢業生直接申請出國留學的更是突破千人大關🚴🏽♀️,以後每年都是持續增長🧎🏻♀️➡️。
出去了就不準備再回來
在北大、清華,很多學生在大二、大三的時候,就手裏捧著新東方的教材準備GRE和托福考試⛹🏿♀️。北大物理、化學等理工科畢業生出國學習的非常多😈,幾乎全班學生都出國的現象也並不罕見,因此在美國舉行同學會也就很自然了🧝🏿。
《中國青年報》曾在清華校園做了一個隨機采訪💂🏿♂️,被采訪的18位學生中👨🏽🦲,明確表示希望出國深造的有14位🐇。在被問到是否會回國時,表態堅決回國的只有3位。
人才政策值得反思
有關人士認為🔺,人才紛紛前往海外是由許多主客觀因素造成的。首先,發達國家各方面優越條件的吸引力不容回避🧘♀️;其次𓀃◻️,國內教育科研體製相對落後🤾🏽♀️、軟硬件環境不夠完善🤔👷🏽♀️、導師能力有所欠缺等🌨,也使許多人無法完全施展才華🟩🧎🏻♂️➡️;而且,相比國內學費不斷上漲🚣🏼♂️,美國大學卻一直提供極富誘惑力的獎學金💹,學生能獲得經濟獨立與成就感🐗。對此🧑🧒🧒,我們的人才政策該值得反思了👨👩👧👧。(來源:新西蘭留學生之家 文⚉😏:ent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