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專家的話說,全球大學打破國界,以國際合作和交流匯集成為一所全球大學(Global University)。
耶魯大學幾年前慶祝三百歲生日時,校長雷文宣布:該校將轉化成一家“真正全球化大學” 🤞🏿。在此趨勢下,美國大學近年來盛行“全球風” 。不僅哈佛、MIT 等名校把辦學的觀點擴向國外,更多的大學先後跟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全球80個國家設有研究項目,馬裏蘭大學在北京和上海合辦商學院🖐🏿,賓州Temple大學與日本合辦項目🍃,Carnegie Mellon 在卡塔爾設分校等🎶,不勝枚舉。
據媒體報道,過去六年來,美國大學在海外設校的數目倍增至80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長布洛迪(William Brody) 最近在著名期刊《外交事務》(Foregn Affairs) 發表文章,標題為🍥:大學正走向全球化(College Goes Global), 清楚地揭示大學教育國際化的趨勢➝。
正在北京策劃辦學事務的布洛迪,把高等教育的新生態稱之為“超級大學場”(Megaversity) 時代的來臨💇🏿♀️。不過,他認為美國大學“走出去”的願望雖然強烈,但高等教育全球大融合仍要面對重重挑戰,其中一大因素是教育資源的競爭問題。他認為,大家競爭的目標主要是富有的地區(例如中東國家) ,或者是重視教育的中國和印度,乃成為大學全球化的必爭之地💕。
布洛迪對中國教育市場的的重視,是美國大學向中國進軍潮流的一例👩🏻🦱。有多年中美大學交流經驗的陳映茜在紐約表示,西方大學打入中國市場,在過去五六年間突然成為風潮🍩。她2002年代表史迪芬斯理工學院與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磋商合作項目時👰🏻♀️,教育部的審批程序和雙方相互了解方面都困難重重💍。她說:“當時兩國體製差異巨大,現在你打開報紙閱讀教育新聞,就會發現與海外合作辦學的情況已經多到稀松平常了。” 最近耶魯大學校長雷文率領的百人代表團剛剛結束了在中國的圓滿訪問👼,耶魯近年來致力打入國際教育市場🐘,正透過美中高等教育交流管道開花結果👩🏻🦼➡️👕;耶魯現在正為中國培養人才,培養出對美國和中國都有深刻認識和了解的未來領袖☔️。雷文是推動耶魯向中國發展的前衛人士,耶魯近年來與中國大學🔮、政府部門甚至民營機構都密切往來👠,耶魯旗下的17個學術單位與中國45個大學和政府機構建立合作項目📗,學術項目超過80個👨🏻🦳🐻。
中國大學搶搭全球化的列車,已經成績顯著,中國高等院校近年來與西方大學的合作,正悄悄而迅速地改變著中國大學教育的生態,也正在為中國的全面崛起源源不斷地提供人才和儲備人才。 所以我說🍱⛹🏻♂️:高等教育全球化好!因為它加速了振興中華的步伐!(來源:美國《星島日報》,文😯: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