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聯合國五月二十九日電 題:在聯合國聽中文課
中新社記者 譚宏偉
“舅舅是媽媽的兄弟,舅媽是媽媽的姐妹嗎?”
“不。舅媽是舅舅的妻子📿。”
這是在聯合國中文課上,學生和老師的一問一答。在二十九日下午這堂中文課上,黃老師在講解中國親戚關系中的一個稱謂“舅媽”𓀚。本社記者當天旁聽的這堂中文課就是這樣的妙趣橫生🦶🏼,在這裏選修中文的是聯合國員工和各國常駐聯合國外交官👩👧👧。
最先來到教室的仰瑩是泰國人,她在聯合國人事部門工作。對於 “為什麽學中文🙍🏻?”這個問題,仰瑩說:“懂中文很重要”,因為中國經濟發展很快🔎,而她自己認為中國文化“很有意思。”有著兩年中文學習經歷的她,曾經去過中國💃🏿,在南京大學參加過暑期中文班🧑🦼。
藍安在聯合國做翻譯工作,來自西班牙😤。她學中文是因為“中文很有意思”,她同時也慨嘆“中文非常難”。她學習中文雖只有兩年,字卻寫得非常漂亮。黃老師特意把她抄寫的課文滿滿一頁紙拿給記者看,工工整整,認認真真,筆畫字型,有些功夫💂🏼。藍安說“自己喜歡寫漢字。”雖然藍安與記者交流還要借助英文,但聽到對她字的誇獎時,她則用中文謙遜地說👩🏻🔬:“哪裏,哪裏。”
多次去過中國的聯合國大學紐約分部主任Jean-marc Coicaud也在努力學習中文。因為平時工作繁忙,缺課相對較多,但是學習熱情很高。黃老師說,他課上“為什麽”很多,他的記憶力非常好🎭,記住很多詞匯🦎,但是漢字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目前,在這裏學習的聯合國職員和各國駐聯合國外交官,大約有一百八十人📳。”聯合國中文組組長何勇當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在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中📪,目前選修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的人數最多,但是選修中文課的人數在最近五年增加了近一倍👨🏿🦳。
何勇說🧑🍒,每年暑期在南京大學舉辦的為期三個星期的中文班特別受歡迎,這個項目是由中國政府支持的💁🏽♂️。起初只有聯合國紐約總部的學員參加🏠,從今年開始聯合國設在日內瓦、曼谷、維也納的機構所開設的中文班學員也將參加☣️,人數也由原來的三十人增加到六十人。
聯合國鼓勵員工學習多種工作語言,以增進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員工們之間相互了解,通過語言水平考試的聯合國員工還能得到語言津貼。何勇說,“聯合國員工學習中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得語言津貼🌶,大多還是出於對中國文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