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師大首頁
文教新聞
學術交流
教苑肖像
校園掠影
海外瞭望
史海鉤沉
機構導引
中心簡介
三牛學校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解禁年代的身體搖擺:中國舞禁初開探秘
來源: 先鋒國家歷史• 一場圓舞曲改變的不止是青年王朔,這個國家的所有人都發覺世道開始變了。那一年🦸🏼,北京修了新機場,機場壁畫裏還第一次出現了裸體女人🎢;在廣州🧑🏿🚒,中國第一家音樂茶座正式營業;《大眾電影》第一次在封底刊登了接吻的劇照;《讀書》雜誌創刊💁♀️,開篇的文章叫👨👦👩🏿🔧,“讀書無禁區”。
解禁年代的身體搖擺
關於身體自由搖擺的權利解禁歷時八年🎺,期間歷程正如腳下的舞步,起起落落🙎♂️、進三退二。
1979年,改革開放第一年。這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誼舞第一次出現在人民大會堂的聯歡會上。
舞會上🪈,一對青年男女優美地畫著華爾茲的圈,女子與男伴的距離保持在20公分開外💁♀️。他們臉上蕩漾的幸福感覺,被攝影師李曉斌適時捕捉進了鏡頭。女的名字叫蓋麗麗😴,著名演員🧠💤,後來改名叫蓋克,更是大名鼎鼎。
青年演員蓋麗麗的優美舞姿之後不斷的被人們提起,在那個國家級別的大型舞會上,人們嗅到了舞禁初開的味道。
當時參加舞會的人很多,由國務院管理局組織,一些領導幹部和一些文藝團體的青年。在此之前😂,跳交誼舞是不被允許的,文革期間叫封資修,那次大會堂舞會是一個信號,但這已經足夠了。
讓攝影家李曉斌驚奇的是😯,人們都跳得挺好,像是練過一樣↖️。但大家還是不太習慣🧔🏻♂️,舞伴裏,同性組合比異性組合顯然要多。
那年10月🕉,還是建國30周年,國慶聯歡晚會同樣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舞會逐漸成為慣例🎊。青年軍人王朔🫰🏼,回家探親搞到了一張票,也去參加了🧱。
他在後來的一篇文章中興奮的描述到,到處洋溢著樂觀氣氛📪,晚會的節目很豐富……無數穿戴時髦的青年男女在跳華爾茲,大廳裏響徹《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這樣的圓舞曲和中國民樂改編的《喜洋洋》、《步步高》等舞曲🧖🏻♂️。
但這一切讓王朔挺不習慣。他不會跳舞,並且穿著軍裝🪯,說不出有多壓抑‼️。他緊接著在後面寫道,我感到世道變了,我和我身上這身曾經風靡一時令我驕傲的軍裝眼下都成了過時貨。正在跳舞的人們已經穿上了高跟鞋、喇叭褲🐕、尼龍衫,燙了頭發🦦,手腕上帶著電子表,大概還有人在說英語🧒🏿。
回到部隊,王朔放棄了入黨申請,也不搶著打掃廁所學雷鋒了。他跟軍隊頭兒說他有路子買到日本產的彩色電視機🫄🏽👩🏻🍳,於是揣著3000塊錢,去廣東倒走私彩電去了🙍🏼♀️。
再後來,彩電沒倒成🍲,王朔復員成了作家。
一場圓舞曲改變的不止是青年王朔,這個國家的所有人都發覺世道開始變了。那一年,北京修了新機場,機場壁畫裏還第一次出現了裸體女人;在廣州⛔️,中國第一家音樂茶座正式營業;《大眾電影》第一次在封底刊登了接吻的劇照;《讀書》雜誌創刊,開篇的文章叫,“讀書無禁區”。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眼裏🧖🏻♂️,中國婦女們開始湧向百貨商店,在北京排隊最長的地方是理發店🫥♒️。
這一切🔇,在當時引起的轟動都不小。
舞禁初開頭四年
大會堂裏舞禁初開🌘,民間一些時髦的年輕人已經嗅到了肢體解放的味道,迪斯科悄然流行🤞🏿。這個名字還是後來的舶來品,在當時人們都把這種形如篩糠的運動叫做搖擺舞。公園裏開始有大膽的年輕人試著搖擺,在那個夏天的頤和園🎅🏽,李曉斌拍下了一對北京的時尚青年🥀👄,西服👘,蛤蟆鏡,腳蹬懶漢鞋。他們的舞蹈引起了遊客的圍觀,板磚錄音機裏放的音樂是“阿裏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攝影師回憶,圍觀的人心情都比較復雜,看得很過癮🔲⛅️,又挺犯怯。
那時候交誼舞僅在小範圍裏男女之間私下保持著距離,搖擺舞更是時髦到極致的年輕人才敢為之的體驗。
那時候西單民主墻剛剛搬到月壇公園,文藝青年們感覺沒什麽勁,開始感嘆人生的路怎麽越走越窄🪒,年輕人們四處想找些樂子,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圓明園露天舞會。
起先是1980年的清明節,一幫文藝青年開始在圓明園聚會。他們包括四月影會和星星畫展的青年藝術家、詩人北島、芒克以及後來的第五代導演何群🐕。這些人去那邊玩👨🏼✈️,聊天🧑🏼🍳👎🏽,跳舞。後來,吸引的人越來越多🏂🏼,思想比較開放的年輕人都去那裏紮堆,露天舞會已經徒具形式,年輕人們只是要一個固定的思想交流之地🔠。
在露天舞會上🧓🏽,圍觀的人群明顯要比下場嘗試的人多🚞。圍觀者包括身穿卡其布製服滿眼艷羨的工人和拿著相機充滿好奇的老外。舞場中間明顯要時髦得多,已經開始有男人穿碎花襯衫和白色體恤,那基本上屬於當時最紮眼的打扮。即便過了20多年👸🏻,很多人還是能夠一眼就認出來,那個穿白色體恤,低頭跳抽筋舞的是詩人多多💺。雖然當時他詩名遠揚👵🏿,但在如今,人們記住的還是他的那身裝扮。
整個舞會的音樂伴奏皆來自於一部單卡錄音機🧑💻,被年輕人們形象地稱為板磚🪔,牌子是三洋的🔺,價錢在260元到270元,相當於當時一個普通幹部半年的工資🐁。
北京的時髦姑娘喜歡去櫻桃溝跳舞,那裏櫻花爛漫,且不太招搖。她們中間流行清一色的打扮🐊,花陽傘、綠軍褲🕵️♂️、針織毛衣👩🏽🍼,以紅色和黃色為佳🧑🌾。那是1980年的中國👨🦰,那一年人們第一次知道了什麽是物價上漲,大家手裏沒錢,消費品奇缺🟩🚶🏻♀️。當時的年輕人樂於用詩意裝點生活,一個國家話劇院的電工🧵,在公共廁所裏可以詩意地用毛筆寫公告👌🏼:誰若把燈摘走🤞,本人不再裝燈✈️,讓廁所重歸黑暗。毛筆字顯然是練過的,總算找到機會表現💿🔀。總之,那時候,物資還挺貧乏🤦🏿♀️,青年向往美好。
民間舞會潛行了有一年多👨🏽🍼,到了1980年6月,時風陡轉。
公安部和文化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取締營業性舞會和公共場所自發舞會的通知》。
當時🕴🏼,根據公安部的調查,全國各大城市均出現在公園🤦🏿♂️、廣場、飯館、街巷等公共場所男女青年自發聚集跳交際舞的現象,圍觀群眾多時竟達萬人,給社會治安帶來了不少問題💟。
《通知》將跳交際舞視為“舞姿低級庸俗、傷風敗俗”的娛樂項目,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堅決要求取締👨🔧。並對營業性舞會的主辦者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給予治安處罰🪯,嚴重的以“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追究刑事責任🙉⚔️。
與此相伴隨的是💕,首都機場的裸體壁畫《潑水節》被用布遮蔽,發表接吻照片的《大眾電影》也遭受了讀者的批判。
一時間,交誼舞處境不妙。思想界乍暖還寒,身體解放的群眾基礎並不牢靠。那時的報紙上,就曾產生過集體討伐交誼舞的一番討論👨🏽🎤。公園管理者站出來說,許多年輕人在公園跳舞🧛♂️,到了夜裏還不肯走。他們違反製度,他們破壞公共財物、文物、綠地花壇,他們動作猥褻🙆🏻♀️、語言粗魯🤕,最後發展到辱罵🚶♂️、毆打公園工作人員……
那兩年社會治安不太好,人們對於社會風氣的普遍擔心🧄,集中到交誼舞上,穿著時髦幾乎成了流氓的代名詞😾,跳交誼舞被指第三者插足。到了1983年🛗,黨內開始抵製精神汙染,社會上開始嚴打👱🏽♀️,交誼舞的熱情降至冰點。那時候🧗🏿♀️💂🏿♂️,不要說在公園裏跳舞,就是晚上兩個青年男女在一起走路,也要遭受警察的盤問。
那時候,婦女地位還不高📬,孩子們編排跳交誼舞的女士有一句流行的順口溜♦︎🚣🏿♂️,“XXX的老婆十八歲,參加了美國的搖擺隊……”
當時👩🏻⚕️,西安出了個全國聞名的跳舞案件。一個叫馬燕秦的中年婦女,在嚴打期間舉辦家庭舞會,遂被收審,案件牽涉300余人🙅♀️😣,成為轟動三秦的特大案件。
經審理,公安機關認為,馬燕秦舉辦過兩次家庭舞會,並與其中一個男的有過一次性行為🧑🦽➡️,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多次參加馬燕秦家庭舞會的主要成員,都被判了無期徒刑。甚至連為舞會伴奏的樂隊成員惠黎明⛹🏽,也判無期徒刑👩🏻🎓🕵️♂️。
當時因為舉辦家庭舞會被嚴打判刑的案件不在少數💆。
那一年是1983年,沒有交誼舞可跳的除夕夜,春節晚會悄然亮相。李谷一是晚會正式登臺的第一位歌手,演唱的曲目是《鄉戀》。由於這首歌當時還有“不健康”之嫌,在觀眾點播🏤、領導點頭的情況下才得以播出。
那一年,化纖紡織品最為流行📝,全棉質地的衣物沒有市場👩🏻🎤。家庭裏,電視機還沒有成為大件,錄音機老大的地位不可動搖🚡。洗衣機已經走進千家萬戶🚴🏿♀️,人們的雙手已經被徹底解放出來了🤵🏼。
穿紅裙子的惡魔
1984年,街上流行紅裙子。那一年的夏天🧙,北京想必很熱,長安街上兩個騎自行車身穿紅色連衣裙的女子,被攝影師李曉斌記入了鏡頭。前面一個女子的裙子長度已經縮短到了膝蓋以上,那是當年最時髦的打扮,來自於一部時尚電影的跟風。電影的名字叫《紅衣少女》⛩,講的是上海紡織女工🛍,比賽穿漂亮衣服的風潮。電影為那個年代的現實生活貢獻了若幹時尚新詞,比如“斬衣”🔟👙、“斬裙”,“斬得落花流水”,斬在當時差不多是炫耀、顯擺的意思🤷。
片子一公映⚒,立時成為時尚的標簽😩,紅裙子插著惡魔的翅膀,風靡全國🕺。每個追趕時髦的年輕女子都要趕著去買一條紅裙子“斬”現風采🤾🏼。
裙子雖都是紅的🙋,但個性“斬”現在細節上🎲,比如長度🌻、花邊、露胳膊的尺寸💁🏿♀️,各顯神通。大街上,不止是裙子🐁,紅色像病毒一樣四散傳播,從坤包、皮鞋,到遮陽傘、發展到極致一身紅色成了當年的流行之最。
那一年😵💫,紡織品的消費節節攀升。呢絨消費增長了23.8%,綢緞增長了19%🪥,毛線增長了29.6%。下海的人們賺到了第一桶金🩴,電視機的銷量第一次蓋過了錄音機,時尚普及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
伴隨期間的是婦女地位的大幅提高🏇🏻,那一陣子🏌🏼♀️,男人給婦女背包,給婦女打傘,男人抱孩子🧑🏿✈️,成為風潮。紅裙子解放了肢體和思想🧑🏽,交誼舞的解禁重又提上了議程。
1984年10月19日⚆,中宣部🔝、文化部、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加強舞會管理問題的通知》,語氣略微松動,改禁為限🕎,這一做法,劃開了中國娛樂業封凍的冰面😋。
當年,北京市批準了四家舞廳的開放,但只允許四種類型人進入👨🏽🏫:外國人、留學生、華僑和華僑帶進來的中國人。
怎麽打開這個缺口👃🏿,需要來自自下而上的嘗試。隨後,天津市領風氣之先,搞起了舞廳試點🚶♀️➡️。當時李瑞環擔任天津市長,大搞舞廳示範,1985年4月,天津市文化局、公安局聯合組建天津市舞會管理辦公室,負責對舞會活動的管理,將全市營業性交誼舞會納入統一管理的軌道,改變了之前多頭管理🌬,又管不好的局面🥐。當年10月,這個城市已經有了56家營業性舞廳,並且運營正常🦒。
1986年,王蒙復出👨🏼✈️,當時了文化部長♣︎✪,這個酷愛交誼舞的作家,上任之初👩🍼,就幹了一件大事:讓交誼舞解禁。
據他後來在《王蒙自傳》中回憶,當時,文化部、國家工商管理局和公安部鑒於各地冒頭的歌舞廳現像🚯,還曾聯合發文,嚴令不準開設營業性的歌舞廳。有個省的人大常委會作出過一個不執行三個部門聯合文件的決議,部委文件遭遇地方“擱車”,這種情況在當時頗為少見的。這說明什麽?人們需要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問題不是應不應該開歌舞廳👬🏼,是如何管理好的問題。作為文化部長,王蒙一上任就給交誼舞解禁定了調子。
當年,鑒於天津市的情況,文化部、公安部先後派員赴津了解舞會活動情況。之後🧖♀️,以《天津市舞會辦得比較健康》為文,向向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下發通知👩🏻⚕️🤰。並在通知中指出🏫:“從天津市和其它一些地方反映的情況看🕒,只要做好組織和管理工作🧑🏼⚖️,舞會是可以辦好的🍚。”
天津舞會辦得好⚠️,全國開始爭相效仿,各省派了考察團,回去之後,就先從工會組織抓起。
交誼舞開始從小眾的圈子向大眾蔓延,幾乎刮的是一場旋風📳,一夜之間,各單位的工會都開始發動組織舞會🪂,但由於交誼舞禁得太久了,人們不免顯得銅手銅腳。工會不僅組織舞會還要負責教會跳舞🅰️。
於是🛝,出現了一批專門開班授課的交誼舞專業人員✌🏼,其風靡程度相當於後來的MBA培訓班👘。楊藝就是其中之一🫨,1985年他每個月教授交誼舞的收入已經達到千元,是一個普通公務員月收入的20倍🌁。
舞場上的男女比例🕙,開始出現女多男少的尷尬局面。洗衣機的普及解放了越來越多的已婚女子😵💫,她們湧進舞廳,相對於學舞的男人卻明顯偏少,舞場上的男人忙得夠嗆,帶了這個,又帶那個,舞技不好的女人沒有人請➖,於是,開始有女人學跳男步🙋🏻🧔🏽♂️。
那時候流行的舞曲是《十五的月亮》、《大約在冬季》👨🏿🦱、《悔恨的淚》、《鐵窗淚》以及《小城故事》🈺,後來舞曲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比如《渴望》熱映,第二天就有了主題曲改編的舞曲。
伴隨著工會舞會的火熱🕵️,社會上一批舞廳也相繼誕生♣️。在北京,人氣最旺的要數北海舞廳,在1985年的票價是兩塊錢🦉,當時大多數北京人還拿40多塊錢的工資,去北海舞廳跳舞無疑是很值得炫耀的。另外,還有一個是故宮的三殿🫰🏽🙅🏽♂️,以場面宏大著稱。北京飯店的西廳舞廳,當時是品味的象征,跳舞人群的檔次都不低,老百姓一般是不去的。當時,北京舞廳的規模達到了空前,大的舞廳都能夠容納千人。
1987年2月,文化部🚀、公安部、國家工商聯聯合下發《關於改進舞會管理問題的通知》,此舉讓中國娛樂業徹底解凍。通知中,第一次明確肯定了“舉辦營業性舞會是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一種客觀需求”。
那時候,楊藝已經成為北京的名人,他創新發明了一種叫做北京平四的交誼舞步,粉絲無數,人稱平四王子。1991年他把交誼舞的教學搬上了電視,成了最早的百萬富翁。之前不久,北京機場的裸體女人終於得以取下遮羞布🧖🏼♀️,重見天日。
身體搖擺的晴雨表
回顧身體搖擺的歷史𓀑,交誼舞的風行仿佛輪回,從來都是大氣候的顯示計。
作家王蒙始終是個交誼舞愛好者,後來他在小說《活動變人形》中,對於解放前,交誼舞的興廢,有過意味深長地回顧。
他寫道🚣🏽♂️,解放前👨🏿🍼,跳交誼舞的多半是一些個壞人。一九四八年🎬,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武漢發生過一次大醜聞。國民黨軍政要員的太太小姐們陪美國軍官跳舞,突然停電了⇾🕞,據說停電後發生了集體強奸案,國民黨所有報紙都登了,還叫嚷要徹查🚶➡️。也就是四八年🥈,上海的舞女還有過一次革命行動,遊行示威請願🍄,搗毀了市政廳。我小時候總聽人家說舞女是不正經的女人,但到了一九四八年,舞女也革命了。
至於革命的人也跳舞,這是我讀了史沫特萊女士的《中國之戰歌》之後才知道的,這本書裏描寫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革命領袖的舞姿。我當時還有點想不通,怎麽能在延安跳舞呢?
到了50年代📵,城市人學跳交誼舞成風🧑🏽💻👩👧👦。那個年代因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除了掃文盲,還要學習蘇聯老大哥,得掃舞盲。據說國家領導都在跳👩🏿✈️,老百姓還會不學🏛🩵?各個單位把掃舞盲當作政治任務下達到各個單位的年青人中去,工會還為年青人專門辦了交誼舞學習班🧎🏻➡️,有專人教🚶♀️➡️🤹♂️。
那時的舞廳男多女少,人們封建,丈夫不跳⬆️,妻子是不會出去跳的🦹🏻♀️。場所就在工會辦公樓前的水泥地上,每個星期六晚上都有。流行的舞曲有《步步高》、《彩雲追月》🤾🏽♂️、《一條大河》👋🏿♔、《四季歌》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五十年代後期,舞會的口子日益縮小⛹🏿♂️。到了1960年,三年災荒,吃都吃不飽,誰還跳舞,單位的舞會從此就徹底結束了。
直至1979年的除夕前夜,鄧小平解放思想的講話剛剛過去不久,青年蓋麗麗的華爾茲就跳進了人民大會堂。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08-01-18
返回
如有疑问请联系三牛娱乐在线客服
三牛注册 / 开户
三牛平台 / 登录
三牛官网 / 娱乐
三牛招商 / 代理
三牛网址 / 测速
三牛 APP下载
三牛手机版下载
三牛电脑端下载
更多杏彩信誉担保平台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
三牛娱乐
👡、
三牛
🧘🏽、
三牛平台
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