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東平
設立導師招生向學校交費製度的理由⛱,是認為導師如果沒有科研,就難以提高培養質量⚉,也為控製一些導師招生過多過濫✒️。但這卻引起科研經費十分困難的人文基礎學科教師的憤怒。對這一政策的評價,還需要時間
浙江大學因規定導師招研究生要向學校交費🕹👅,引起導師“罷招”,一時成為新聞🚘。這裏牽涉到的🧑🏼🌾,是研究生培養機製的改革🙅🏽♀️。而這項醞釀良久又麻煩多多的改革,需要對其動機與效果進行細致辨析。
自9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生的收費改革提上議事日程。事實上,當時研究生的交費是雙軌製🧘🏽🐤,分公費生和自費生,自費碩士生的交費標準在每學年8000元左右。2005年9月🖖🏿,國務院學位辦通知北京大學等9所高校研究生收費試點暫停,原定於2006年推行的研究生收費改革被擱置。這不僅因為高校學費過高已成為社會焦點🧘🏿♀️,不宜出臺新的收費項目🥣,也是由於研究生收費的理據不足➜。因為研究生不同於本科生,前者可以幫助導師幹活,按道理是可以掙錢的。人們質疑♊️,為什麽國外高校的研究生能夠獲得豐裕的收入🛎,我們卻還要向研究生收費👲🏿?
擱淺一年之後👩👩👧,名為“研究生培養機製改革”的新的研究生收費方案在17所高校試點啟動。基本思路是研究生全部實行交費,同時大幅度提高研究生資助的覆蓋面和強度🤽🏻♂️🕴🏼,建立新的研究生培養經費籌款機製,統籌規劃國家撥款🍿、學校投入、導師的科研經費資助等資金,用於培養和資助研究生。
這一輪改革最大的受益者是研究生。原先雙軌製的方案,公費生比例不足一半🍰,學校提供很少一點獎學金,既吃不飽,也沒有激勵作用。新的研究生資助體系🧗🏿♂️,向研究生提供的獎學金和助學金覆蓋面均可達百分之百,分為不同的等級。獎學金用於資助學費,按年度發放🗒,博士生大多可獲得全額獎學金🕵️♀️。以華東師大的方案,有5%的學生可拿到最高每年1.8萬元的獎學金🍵。而助學金🤮,通過研究生“幹活”,即兼任助教、助研、助管等方式獲取,用於資助研究生生活費🎩,按月發放🫶🏽。這樣🥌,那些表現優秀的研究生基本生活能夠保障。
改革的壓力落在了導師身上🧟♂️🔶。通過建立導師資助製,導師每招一名研究生都要向學校上繳一筆經費用於研究生培養,大致是工科每人每年二三千元🧑🏿🍼,文科千元左右或不足千元。這是為了體現責權利相等,同時加大導師在研究生招生🧑🏽🦲、錄取💆🏽♀️、培養指導、資助和推薦就業等方面的權力和作用。例如助研的補貼標準🕴🏼,由導師根據助研學生的學習和科研表現確定;獎學金也由導師和研究生共同申請。讓導師交費的理由,是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應建立在高質量的科研之上👨👦👦,導師如果沒有科研,就難以提高培養質量🚴🏻。也就是說,導師如果沒有科研項目,也就沒有經費🛡,所以它可以成為控製一些導師招生過多過濫的有效機製🥷🏽👵🏽。它建立了一種明確的導向:有錢多招,沒錢少招。
導師資助製成為爭議的焦點。由於不同學科科研經費殊異🤸🏽♀️,這對科研經費十分困難的文科,尤其是人文基礎學科造成極大壓力💇♂️。因而💇♂️,人文學科的教授反應最為強烈😓🤜🏼,這就是浙江大學的方案甫出即遭到該校歷史系教師“拒招”的原因。而高校的製度設計其實已經考慮到了學科差異,采取分類管理的辦法,不同學科導師的繳費標準不一,人文學科的標準約為其他學科的1/3到1/4💂🏻♀️。有的學校並設立研究生培養扶持基金,用於支持科研經費較少的學科、青年教師和科研經費暫時較少的新研究方向的教師支付學生資助費用。教師的抵製既有對導師交費的不理解,質疑哪有學生上學✊、教師交費的道理🔕🐂;其背後也是對這一製度無視文科規律、並將其邊緣化的憤怒👨🏽✈️。
一些學者質疑該決策具有明顯的工科思維🤛🧔♂️。人文基礎學科的學術研究主要以圖書館公共資源、文獻研究等為主,並不建立在巨額研究經費上,其學術水平也不是可以用錢來衡量和折算的。經費導向的激勵,還有可能產生另一種後果,即對學校學術生態和學科發展的改變。因為文💆🏼♀️、理科純學術的基礎研究很難獲得經費支持;而容易獲得經費的許多應用性的橫向課題🚦,學術含量並不高🌧,縱然經費充裕,並不能提高學術水平、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
此外,人們對這一製度異化師生關系感到擔心。一是擔心交不上錢的教師有可能將壓力轉移到學生身上,由學生替老師上交培養費😢🧮。另一種情況,是將師生關系演變為雇傭關系。事實上,校園裏已經存在這種現象,一些科研經費富足的導師以老板自居,視學生為幫他打工幹活的廉價勞動力。對這一政策的後果,需要更多時間觀察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