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同樣可以申請名校。
中國大陸,今年9名🚵🏼。劍橋大學入學申請辦公室日前向記者證實,這些高中應屆畢業生中的大部分都將獲得一定比例的獎學金😳。據劍橋大學校方公布的資料,截至今年3月🐶,該校各個學院已有250名中國本科生在讀❓,其中1/4得到不同金額的獎學金資助。
近年來,世界名校紛紛設立中國遴選中心,加強在中國的招生🍺🧝🏻♂️。劍橋大學中國遴選中心建立3年👱🏼♀️,已在中國招收高中生30多名👆🏻,今年規模迅速擴大;意大利博科尼大學中國遴選中心去年成立👨🏿🦰,在國內招收10名高中生;哈佛大學的中國遴選中心正在籌建中✳️,明年將正式成立🧎♂️。
劍橋大學招生工作人員和國內一些知名中學的老師認為🏃🏻♂️➡️,世界名校對中國高中生日益關註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入讀世界名校的中國高中生的基數原本就比較小,一旦增加就很明顯🏷;二是“口碑效應”發生作用🫱,入選的中國高中生在世界名校表現突出🛀。
名校來華尋“最優秀頭腦”
定向投放名額🫲🏼,承諾全獎
一位教育專家表示,世界名校為了保證其教育質量👩🏿🏫,一直保持著在全球尋找“最優秀頭腦”的傳統。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學生的突出表現,使得世界名校頻繁訪華。
上海中學有一個國際部,該部每年考取歐美名牌大學的學生都達百人以上,不少人進了哈佛、麻省理工、霍普金斯大學、法國巴黎音樂學院等世界名校🧏🏿,其中報考美國大學的學生中👩🦯,有1/3左右進入全美排名前20名的常青藤大學。
世界名校對中國學生的熱情👨🏿🌾,近來明顯升溫。上海中學國際部張麗老師說,去年至今,已有80多所國外大學到上海中學參觀、交流💇🏼。她告訴記者,大學主動到高中來👜🪕,就是為了鼓勵優秀的中國學生投考。
為了吸引更多優秀的中國高中生,世界名校還有更實質性的舉措。美國波士頓大學、華盛頓大學🤪,在包括上海中學在內的幾所中國高中定向投放名額👨👦,甚至承諾全額獎學金的名額。北大附中的一位老師說👩🦲,他們學校有一個學生考上了美國一所很有名的小型私人學院⬆️,但這個學生因為沒有獎學金而想放棄,學院為了收到這個中國學生,另外籌措基金,最終解決了學費👋🏻。
授權中國機構建遴選中心
劍橋大學鋪開14個考點
世界名校對中國高中生的熱情,國內一些辦理留學的中介機構和基金會也感覺到了。一些世界名校主動和國內機構聯系,授權建立中國遴選中心🚵🛶,把“招生辦”直接設在中國。例如英國劍橋大學的中國遴選中心🙄,今年規模迅速擴大,14個考試點已在全國鋪開。
一些中介機構因此活躍。以劍橋大學為例,中國高中生可以自行申請,也可以通過劍橋授權的安生基金會統一申請。劍橋入學申請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高中生申請劍橋的本科👨🏻🦽,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中國學生的素質💆🏽,劍橋授權安生基金會“初選學生”。
據稱👻,安生基金會挑選的中國學生🧑🏻💻,素質比較優秀,所以獲得獎學金的比例大於自行申請的學生。南京市外國語學校過去兩年有4名學生通過安生基金會進入劍橋的本科🚙👩🎓,該校一位老師告訴記者,通過中介機構申請,獲得簽證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萬一學生沒有被那些名校選中,中介機構可以幫助學生申請相對差一些的大學。
入學也可DIY
名校申請註意事項
其實,美國排名前百位的大學✴️、英聯邦國家多所名校的本科🤦🏽♀️,幾乎都向中國高中生開放。對於那些向往世界名校的中國高中生來說,像那些名校所在國家的本國學生一樣“自己動手”申請名校📂👕,不僅現實,而且操作性很強🆗。
曾在媒體上引起熱議的“耶魯男孩”🧿、“哈佛女孩”們,大多是自己聯系大學、提交本科入學申請並獲得批準🏃♂️➡️,他們的成功,使更多人開始關註入學世界名校的“DIY之路”。(DIY是“Do It Yourself”的簡寫🏀,意謂“自己動手”🙅🏻♀️。)
一些學校,比如劍橋,每年10月會專門派人到中國,選擇性地對遞交了本科申請的中國高中生進行面試👌🏼。
耶魯大學 耶魯大學入學申請辦公室特設“亞洲區工作人員”✭,以便於包括中國高中生在內的亞洲學生咨詢。至於獎學金發放🍑,耶魯大學稱:“嚴格遵守公平原則🍌,不論是本國還是國外學生,校方都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獎學金、長期貸款、勤工儉學等各種方式,向學生提供資助。”
普林斯頓 在普林斯頓,學校對中國高中生的開放程度可能更高👱🏿♀️。普林斯頓稱,“外國學生和美國本土學生的申請要求和方式完全一致”。普林斯頓校方說,他們的入學申請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世界各國的不同教育機製和課程設置,所以對申請者的高中學習沒有統一的課程要求,只是建議性地要求🤱🏼,學生在申請普林斯頓本科之前完成至少四年數學、兩年科學、四年英語、兩年歷史等科目的基本教育。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英國排名劍橋、牛津等大學之後的著名文科大學。去年🪃,學校收到本科入學申請1.6萬份🗣🧎🏻➡️,其中5000份來自歐盟以外國家,包括中國大陸👩🦼。校方稱🌜,該院的本科歷來向中國高中生開放🖥,除了加試英語,對他們的要求和本國學生一樣。(據《解放日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