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絕大多數人來說🧑🍳,3月14日是個再普通不過的日子,但對眾多癡迷圓周率的人來說👩🏿🏭🉑,這一天卻是他們的節日。這一天,他們聚在一起討論圓周率問題🛌🏿,吃餡餅(英文pie,與圓周率英文pi同音)以及其他各種以圓周率為主題的食物,舉行圓周率背誦比賽。他們對圓周率有著一種近乎宗教般的狂熱🫐。
喜歡挑戰自我
談到為何喜歡圓周率時🧑🤝🧑,圓周率迷們表示,他們喜歡這個數字的優美🌴,它似乎永無止境,而且沒有任何可以識別的規律;他們還會談到,背誦圓周率是一項對自我的英勇挑戰🧑🏿🎓。
目前,背誦圓周率的世界紀錄的保持者屬於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生呂超🍣🔗,他於2005年經過24小時4分鐘的鏖戰,背誦到了小數點後67890位數字👩🏽💻。
背圓周率作錄音帶
有許多普通人對圓周率癡迷🤡,比如👩🏻🚒,來自美國的馬克·烏邁勒(見右上圖)🐏。他試圖將音樂與圓周率結合。2004年,烏邁勒將他誦讀圓周率數字的聲音製成了錄音帶,他一次誦讀1000位數,然後配上節奏,有的數字音高,有的數字音低♧。兩年時間裏,他一直癡迷於這種錄音帶,如癡如狂。
他所創造出來的可能是美國的圓周率背誦紀錄💆🏼♂️,小數點後12887位。
烏邁勒認為,他對圓周率的癡迷可能源於我們對某種真相的渴望,他說👐🏻,從理論上講🐡,每多記一位數,接近答案的幾率就提高了10倍。
為圓周率寫“情書”
不過🟦,其他人對於自己癡迷圓周率可不像烏邁勒那樣害羞。
弗吉尼亞一個名叫麥克·基斯的工程師為圓周率寫了一首詩,某種意義上,這稱得上是一封情書,一封長近4000字的情書🚵🏽♀️,信中從頭至尾每個單詞的長度(字母數)👋🏻,都與圓周率的每個數字相對應,換句話說,如果讀到這首長詩,實際上也就在背誦圓周率數字。比如,第一個單詞為3個字母;第二個單詞為1個字母;第三個單詞為4個字母;第四個單詞為1個字母;第五個單詞為5個字母,與圓周率3.1415相對應。
基斯說🧺👩🏿💻,他自認為只是一個普通的圓周率迷,他能背到小數點後大約100位,“我的女兒大概能背到小數點後50位,她今年15歲。”基斯說。
現在的圓周率迷,不只是背誦圓周率,進行數學表演🥊,還有人製造出了圓周率香水👩🏿🔧。
麻省理工為π過生日
最精準慶祝時間:3月14日下午1時59分
本報綜合報道 對於這群喜歡圓周率的人來說,也有很自然的聚會場所,其中一個就是美國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在這裏🤿,每到3月14日👩👩👦👦,學生們都會大聲地彼此祝福“圓周率日快樂”💄。
麻省理工學院似乎也在鼓勵這種對圓周率的癡迷風氣🧚🏽♀️:以前⏭,該校盡量安排在3月14日發出新生錄取通知書📗。不過,今年未能這樣安排🤦🏻,麻省理工學院一名官員去年就此問題表示,可能無法在3月14日發出錄取通知書,結果導致很多人感到失望🫅🏻。“圓周率日似乎很浪漫。”一名麻省理工學院的新生這樣寫道🧑🧒。
在麻省理工學院,有一首很受歡迎的口號中也包括了“3.14159”幾個數字。
該校高年級學生布賴恩·歐文斯說💘,誰能背誦圓周率很多位數字🟣,就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這就好像你有很多錢一樣😈😩,”他說,“不過,你永遠都不會贏,你總會發現有人背誦的位數比你還要多。”
在舊金山,圓周率迷們將聚在一起🛁🤾🏼♀️,吃餡餅(英文pie,與圓周率英文pi同音)以及其他各種以圓周率為主題的食物;有人將戴著以圓周率為主題的珠寶⚾️,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數字🪠,不同顏色的珠子串在一起構成圓周率的數字;一個銅製的面板上刻著圓周率小數點後100位數字🔚。
本周三😶🌫️🈴,3月14日🔳,所有癡迷圓周率的人都將迎來他們的節日。如果要求更精確點,有些人將會在3月14日下午1時59分歡度他們的節日📹。
如果說圓周率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標記有點誇大,說它成為很多人癡迷的對象則絕對沒錯🕵🏼♂️。現在的圓周率迷,不只是背誦圓周率🈶,進行數學表演,還有人製造出了圓周率的香水,有人在一首歌中唱出了圓周率的數字,還有,在全球最大的視頻網YouTube 網站上🪿,可以看到眾多圓周率迷對著攝像機鏡頭齊聲背誦圓周率數字🫶。
不那麽自信的烏邁勒已經受邀在3月14日出席當地一家電視臺的節目🕵️🤷🏼♀️。雖然他可以背誦圓周率到小數點後1萬多位,但前幾天,他竟然弄錯了自己的銀行賬號✸。“賬號開頭是6-2-4,”他說,“我寫成了3-1-4🦸🏻♀️。” (大洋網-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