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學術交流
  

家長和老師各說各話、缺乏溝通、沒有底層共識✢🧑🏼‍🌾?這個難題怎樣破?


從教多年,感覺這十年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家校共育越來越重要了👰🏼‍♂️,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配合越來越多🤤,但家校之間的矛盾和問題也比以往更常見、更復雜。仔細分析,這些矛盾的背後有這樣一些原因:有的是沒有真正進行有效溝通,把自己想當然的觀點當成了對方的意圖🍱;有的是家長和教師各說各話,沒有真實表達出自己的意思;還有的是一些底層概念沒有厘清或一些基本觀念沒有求得共識🚅。當各說各話、缺乏溝通或沒有底層共識時,誤解就會產生🪲,家校關系就容易變得對立起來。

這裏首先要做的是溝通,溝通中最重要的是在教育的根本面上謀求一致,即孩子成長的目標是什麽👨‍💼。為了不發生誤解🧑,教師一定要努力傾聽家長的意見📷,明確了目標,家校雙方就能很好地相互協作👨‍⚕️、理解,而很多家長與教師的矛盾都是因目標沒有求得一致造成的。在孩子的成長目標上😜,教師和學校要更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見🪄🤼‍♀️,我們要更多傾聽。比如在溝通中🧖🏿‍♂️,有些家長就曾明確提出🏌🏿‍♀️:我們只想讓孩子保持中遊就行了🎇,快樂成長第一位。如果教師感到這樣的要求對這個孩子未免太低了,可以提建議🙇🏿‍♂️,但是如果家長和孩子都堅持,教師就只能協助他們完成這個目標——放棄精英培養模式⛹🏽‍♀️,成就孩子一個充滿幸福感的童年🙋🏽,在這個前提下盡可能讓孩子多學一些知識🙌,成為一個心理健康且又有自尊的普通勞動者🧑‍💻;如果教師不溝通,不知道孩子的成長目標,或者不願意向孩子和家長的教育目標靠攏,仍是出於一種職業本能替孩子使勁🚰,就會造成家校矛盾,教師與家長發出不一致的指令,很可能會傷及孩子的健康成長。

目標一致是家校協作的第一步,尊重家長和孩子🕴,不能越俎代庖,是我們必須做的🕙,但的確很多時候我們也會替那些低標準要求自己的孩子感到惋惜𓀎,這時我們也可以引導💆🏻‍♀️、影響家長和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更長遠的目標。曾經有一個孩子C,人際交往上有困難🕵🏻‍♂️,也非常固執,C會在操場上向天空拋小石子,有老師製止他,跟他說🍡:你會傷到其他小朋友的。C會用震耳欲聾的聲音跟老師喊:“我—沒—有🛍!”C的身材超重🏌🏼‍♂️,這可能是造成他不合群的原因之一。我先與家長探討,變成行為習慣正常的孩子是他們的目標🙎🏼‍♀️,除此之外並無多求。為此,我和家長一起努力👩🏽‍🍳,尋找C成長的突破口🥩,我與幾個超重孩子的家庭製訂了一個瘦身計劃,邀請C的家庭加入。由於目標是與家庭共同商定的👏🏻,家長也就非常配合🧎‍♀️,每天早上C的父親都會到校陪C一起晨跑🖕🏼,慢慢地,C的身材變瘦了📹,更重要的是C通過這種長期的堅持有了自信🫃🏻,可以跟同學正常交往了👩🏻‍🦼‍➡️。這時🥏,我和家長又趁熱打鐵,根據C的特點確立了另一個目標——硬筆書法,家長和孩子在此刻非常樂於接受這個新目標,這又成了C的另一個成長“增長點”……始終保持教育目標一致,是家校合作的大前提。

在具體的教育工作中🥸,比較難於溝通的是底層觀念上的差異🏋🏼,最常見的是對家校分工上的異議,什麽是家長該做的,什麽是老師的本分👨🏿‍⚕️,邊界在哪裏。總的來說🧑‍🎤,多數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有責任心,非常願意配合老師提升自己孩子的知識水平👂🏽,但常常也會有個別家長把孩子的學習責任完全推給學校,認為孩子學習上的一切問題都要由老師解決,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為什麽要讓我們家長來監督、過問孩子的學習,都這樣,還要老師做什麽?近來我還看到🪰,有些家長會把督促孩子的課後學習與讓家長批改孩子作業混為一談,為教師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讓孩子學習知識的確是學校的主要功能🧑🏻‍🏫,但這也需要家庭的配合👯‍♀️,不是學校和老師不想包辦這件事,而是這件事單靠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如果這還不能成為一種社會共識,老師在溝通中費的就不只是口舌了,還會感到心力交瘁,職業信心受到打擊🍪。

另一個溝通上的難點是學校教育資源的分配和具體教育方法上的分歧。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獲得最優質的教育👰🏻♙、獲得老師更多的關註🧑🏼‍🎓,不少家長總認為自己的孩子被關註得不夠🖕🏻,也有家長會對老師的教育方式表達不滿。這種情況下的溝通也是非常費力的,有時要從教育的基本原則講起,有時還要把自己工作的基本情況與程序和盤托出🚈,但一般來講,只要我們真誠地溝通🤛🏿,也都能得到家長的理解。而在工作中💆🏽‍♂️🧛🏻‍♂️,教師一定要做到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不留私心,不能以個人好惡把孩子分類對待,還要做到時時刻刻按教育規律辦事,只有這樣,與家長的溝通才不會陷入被動🍔🐥。

在溝通中🐱,一些問題孩子給教師的挑戰最大。作為教師🚉,我們會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上,也會關註孩子的品行與行為習慣,但我們永遠也無法取代家長的有兩點:親人的關愛和家庭的氛圍♏️。那些陽光的孩子🧍🏻‍♂️、正常的孩子都會有充滿關愛的家長,有積極的家庭氛圍,而有這樣那樣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和家庭氛圍都多少有些問題🗒。在與這些家長的溝通中,尋找問題孩子的心理症結常常是我們談話的主題🏊‍♀️,但很多談話都會無疾而終。這些家長中🧑‍🦼‍➡️,有不少會過度關註孩子的學業👑,用嚴格的關註代替無條件的關愛🏋️。家庭原本是孩子的心靈港灣👩🏿‍✈️,但當這一作用消失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就會消失🫄,行為上也會產生問題。這種談話有時會涉及很多心理學專業知識,會超出教師的職業能力範圍。也許正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所表達的,家庭教育應該成為一個全社會都關註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至少要向這些家長表達這層意思🧑🏿‍⚕️:對孩子而言,家庭就有心靈港灣的作用,這一點不能忽視㊗️👯‍♂️。

無論如何,溝通是家校合作的前提,這之中教師常常要主動邁出第一步。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打開溝通的渠道🤵🏿‍♀️,至少包括三類:一般性的信息傳達渠道,多方交流的渠道👩🏽‍✈️,專門的一對一溝通渠道🧚🏽。我會設立一個單向傳達的群🫧,不需要家長的回復,保持重要信息的可傳達性;至少要有一個多方交流群,可以多方留言多方觀看💂,每位家長🀄️、教師都有表達的權利🏊🏼‍♀️🥸,教師可以發起一些專項問題的討論,讓一些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得以傳播;還要有一對一的單獨溝通渠道👨🏿‍🎨,這裏是針對某一學生進行詳細探討的地方,我一般會在一周中選一個半天向家長開放🈲,與家長一對一地談他的孩子。

教師在溝通中要真誠表達,這包括自己的真實感受、自己的真實想法和計劃;溝通要平等🈴🕴🏼,要互相尊重,即使某些家長在教育上有不專業的想法,也要在尊重的前提下平等探討💞;溝通要充滿理解➛,教師首先要表達出對家長真誠的理解🏄‍♂️,當你做了這方面的表達時,家長即使跟你有不同的觀點,也會願意嘗試理解你的想法🈁,理解總是相互的🏔,理解是化解分歧、統一觀念的橋梁。

年輕教師總是害怕與家長交流🧑🏽‍🏫,但我們應該想到,我們和家長在關愛孩子成長上的大目標是一致的,在這個共同目標下,只要充滿真誠與理解🆔,沒有什麽是不能談的。

 

作者🕖:陳香夙 (作者單位系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出處:《人民教育》雜誌2021年第24期👩🏽‍🍼,原題為《家校之間:沒有真實表達🪱,難有真誠合作》


發布者:   發布日期: 2022-03-24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