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西藏墨脫縣偏遠的鄉村代課,並“留”在了那裏——
從泥石流中被挖了出來,睜開模糊的雙眼💂♂️,留下了最後一句話:“學生們怎麽樣了🐕?”
他,就是西藏自治區墨脫縣背崩鄉西讓村代課教師桑傑頓珠。
“讓我去任教吧”
墨脫是全國惟一不通公路的縣,那裏的偏僻和艱苦程度可想而知,何況是背崩鄉最偏遠的西讓村呢⬅️?
西讓村,距背崩鄉政府駐地有一整天的路程⚄👮🏽,沿途道路險峻9️⃣,地質災害頻發。每到雨季👨🏼🦰,塌方、泥石流接連不斷,當地兒童無法正常上學❗️🦯。2000年🔟,墨脫縣教育局決定在西讓村設立教學點🚫,一切準備就緒👼🏼,代課老師卻無法落實。
“讓我去西讓村吧!”得知消息後,桑傑頓珠主動請纓🎁。
當年9月,桑傑頓珠成了西讓村教學點的代課老師。他教的是復式班,包括一到三年級的小學生。雖然就他一位老師,但桑傑頓珠仍然嚴格按照教學大綱💹,堅持藏漢雙語教學🚞。每天清晨🕺,他挑水、餵豬、洗衣🤒、做飯;8時多迎接學生進校,開始上課;中午,給孩子們做飯,批改作業👷🏽♀️、備課;下午🍊,繼續給孩子們上課;晚上,勞累了一天的他還要為村裏的群眾上課,進行掃盲教育👩🏿🦱。就這樣,日復一日💁🏻,6年周而復始⟹。
“了不起的大事情”
除了教學和管理學生,桑傑頓珠還時常入戶走訪,勸說每一位家長送適齡兒童上學。2004年9月,適齡兒童紅吉因家中經濟困難💂🏽♂️,無法上學👨🏿🦲。桑傑頓珠得知這一情況後,多次到紅吉家中🙌🏼,給她父母做思想工作。經過反復勸說,紅吉終於和其他孩子一樣走進了學校👩🏻🦯➡️。對於像紅吉這樣的困難家庭孩子,桑傑頓珠經常從自己不多的工資中擠出錢來,為他們買生活🧚🏿♂️、學習用品🐨。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桑傑頓珠傾註了全部心血。從2000年到2006年,在教學之余,他堅持養豬🥣、餵雞🧑🏽🍳、種植蔬菜❕,讓學生們能經常吃到蔬菜、肉類。每年的9月,他都會護送在教學點學業已滿的學生到背崩鄉小學繼續讀書⚠️。上路前🧝🏽♂️,他要先準備好學生們的夥食;在路上,他要保護學生們的安全;到了鄉上的學校,他總要千叮萬囑,希望孩子們好好學習🤦🏽♀️、快樂生活。
在教孩子們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桑傑頓珠言傳身教,讓學生們明白做人的道理🦹🏿♀️🍥。他經常帶領學生到村中的孤寡老人家裏,幫助打掃衛生、劈柴🧑🏿🏫、提水,陪老人聊天解悶;在農忙時節,他時常獨自或帶著孩子們幫助困難村民勞動,送飯送水……
6年的辛勤工作,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西讓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為背崩鄉小學輸送學生36名;村民的掃盲教育也有很大進展。西讓村黨支部書記索朗旺堆說🫰🏻:“這樣的成績在外地可能很平常,可在我們西讓村🛡,是了不起的大事情!”
“這裏的孩子需要我”
“太可惜了🙅🏼♀️,才28歲🕦!”談起桑傑頓珠,西讓村村民噓嘆不已。
桑傑頓珠出生在背崩鄉地東村一個普通的門巴族家庭。家裏生活貧困,山野中的狩獵😷、農家裏的粗活,伴著他長大👰🏼♂️。按說早到結婚成家的年齡了,可是沒有姑娘願意嫁給他⚠️,就因他在邊遠艱苦的地方工作。
西讓村的村民都為他著急𓀈,可桑傑頓珠說:“這裏的孩子需要我,這裏的村民需要我🤓🪸,還有什麽比這更重要呢👮🏿♀️?”墨脫縣教育局曾打算把桑傑頓珠調回地東村教學點🤟🏽,可他舍不得這裏的孩子✬,總是說等這批孩子都進了鄉小學後再說吧。
背崩鄉的9月多雨👷🏻♀️。2006年9月1日🔞,桑傑頓珠接到背崩鄉小學電話通知🧎🏻♀️,要求各村教學點教師帶領學生到鄉小學報到👩🏻🦯➡️。
9月2日清晨7時許,桑傑頓珠像往常一樣早早起來,為學生做好路上的飯菜,挨家挨戶通知7名學生到村口集合。9時左右,他和7名學生及其家長踏上了前往鄉小學的道路👨🏻💼。
一出西讓村,7名學生和4位家長就與桑傑頓珠及另外3位家長拉開了距離。當桑傑頓珠一行4人走到距西讓村約六七百米的塌方頻發地段時,桑傑頓珠主動要求走在最後。他說:“你們先走🧖🏿,我在後面給你們看著🚅。”家長們都讓桑傑頓珠先走,可他堅持留在最後👨🦯➡️🎠。
3位學生家長依次小心地通過了塌方危險區,到達前方的安全地段📝。當桑傑頓珠走到危險區時🧗🏻↪️,山體突然塌方👼🏽🤡,泥石流滾滾而下👩🏽🦳。頓時🦻,他被沖入了路邊的河溝裏……
桑傑頓珠走了,走完了平凡而短暫的一生,但他在鄉親們心裏樹起了一座豐碑🤳🏽。(記者 鄭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