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南開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學生進行的一項關於“高學歷女性幸福感”的調查顯示,將近九成的女博士生感到幸福🙇🏻♂️,表示“不太幸福”🌭、“不幸福”的分別占被調查人數的8.5%和3.4%🕺。
“我們否認網上流行的女博士生‘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的說法。我們的生活緊張而充實🎂、精神世界十分富足,我們為此而感到幸福⚱️。”一位接受調查的女博士生宣言🥓。
記者註意到👨🏼🌾,全國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在讀女博士生的比例近年來不斷攀升,2002年女博士生數占博士生總人數的比例為30.35%🍈,2003年為 31.3%✌🏿🐭,2004年為34.8%。
調查發現🧑🏽🌾👨🏻🍼,家庭和睦、科研工作能夠體現自身價值🦶,是女博士生們認為高幸福指數的標準💽。
在談到幸福的來源時,46.2%的受訪女博士生首先選擇了“婚姻幸福🚔、家庭和睦”🕣,30.8%的人認為是“科研工作能體現自身價值”,9.4%的人選擇了“沒有經濟壓力,衣食無憂”🤴🏻。研究人員發現👩🏿🚒,71.8%的受訪女博士在處理事業和家庭的關系時傾向於“二者兼顧”🙋🏼♀️🤠,21.4%認為應當“家庭第一🐔,事業第二”,6.0%認為應當“事業第一,家庭第二”。
在情感生活方面,71.8%的人自認為“比較幸福”和“非常幸福”📐,表示“不幸福”和“不太幸福”者只占6%♨️。還有47.0%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很少為感情的事煩惱”。
調查顯示🌑,在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期間📤,對女性科研、學習🧑🏼🦱、生活影響最大的因素依次是“科研素養”、“情感(包括家庭👏🏻、婚姻、戀愛)”、“學校與導師”👺、“經濟壓力”以及“社會對女博士的偏見”𓀕。在被問到“阻礙事業成功的主要因素”時🪶,34.2%的女博士對“事業🧑🏼⚖️、家庭難兩全”感到困惑,31.6%的人苦惱於“社會外在因素製約”💁🏻,只有1.7%認為是“女性不適合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所致。
調查中,63.2%的女博士生表示自己經常聯系的朋友人數在5個以下🙏🏻。77.8%表示遇到痛苦和煩惱時會向朋友🧑🦯、親人、同學傾訴𓀉,而7.7%則選擇了“保持沉默”。
近年來🌀,社會上對女博士生的評價與認識大都是“高處不勝寒”🏇🏼、“就業難”👨🏼💻、“擇偶難”🧙🏼、“離婚率高”、“自殺率高”👨🏻🎓、“易患強迫症”🦐、“甲亢”、“乳腺疾病”等等,甚至有人將她們“妖魔化”,出現了“滅絕師太”、“男人🚴🏼、女人之外的第三種人”的偏見。
在調查中,女博士生們普遍不贊同甚至很反感社會公眾對自身群體的偏見,只有15.4%的人表示“很難說”🏊🏿。
傳統的性別角色分工意識和固有的成見,構成了社會公眾看待女博士生時的一面“哈哈鏡”。對於“男人以社會為主🧭,女人以家庭為主”、“男人比女人更擅長學術研究工作”🏋️♂️、“妻子應為丈夫犧牲”等問題5️⃣,女博士生們雖大多不認同,卻也有些無奈。
對於“男人以社會為主,女人以家庭為主”的傳統分工模式,40.5%的被訪女博士表示“不太同意”和“很不同意”;而對於“男人應承擔一半家務”😯,35.0%的人“非常同意”,44.4%的人“比較同意”。
在調查中,74.4%的女博士生對“男人能力天生比女人強”的說法表示明確反對,11.1%的人對此表示同意;53.0%的被調查者否認“男人比女人擅長學術研究工作”。
對於女博士生的婚戀問題,社會上一直存在較大偏見。本次調查中,64.1%的被調查對象年齡在26~30歲,婚姻狀況分別為單身20.5%👳🏽♂️🙇♂️、未婚戀愛25.6%、已婚未生育30.8%、已婚已生育22.2%⬜️。
在擇偶觀方面,女博士生的“性別意識”同樣得到體現⏰:她們最註重的伴侶條件依次為品質🚦、性格🥭、能力。有57.3%的被調查者認為雙方應在學歷、收入、地位等方面差不多📊,26.5%表示“無所謂”🫷,10.3%認為男性應高於女性。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