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2月28日結束的北京首場大型招聘會,第一天就吸引了兩萬多人參加。3月份🦂,北京先後還有10余場各種類型的招聘會,總共將有10多萬個崗位等待各類人才的加入。
據了解,去年全國有120多萬大學畢業生在離校後還沒有就業,再加上今年的495萬畢業大學生,今年求職的大學畢業生總量將超過600萬人🚣🏽♀️。面對就業難的問題,有關專家提醒🧑🔬,惟有求真務實和保持平和心態才是最理想的選擇♨️。
解決就業難要靠三方共同努力
經過幾年的躁動之後,大學畢業生為求職製作的精美簡歷已開始退出招聘會🐚,取而代之的是畢業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以及在工作中的實際操作能力🥩。
有調查顯示,在就業市場中一些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有很高的要求🤷🏼♀️,而畢業生在擇業時對企業前景、專業對口、薪酬待遇等也都有高期望值⛪️,形成了就業市場的“雙高”傾向。其結果導致一些大學生“自願失業”,而他們逃避就業的主要途徑之一則是繼續讀書。
此外🎊,就業學生對地區的選擇過於集中,也是造成就業形勢嚴峻的一個原因。北京市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有高達62.2%的被調查者稱,即便畢業時在本市找不到工作,也不願意到基層🔨、偏遠地區及中小城市就業。
為此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田成平在全國人大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解決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要從三個方面努力💶。首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要為大學畢業生就業做好各項服務工作📅。通過開展促進就業的各項活動👨🏻🦼➡️,使用人單位和大學生之間能夠建立更加便捷、相互溝通的橋梁♻️;其次,教育部門在招生和教育全過程中要加強指導,使高校畢業生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於人才的需求;第三,大學生本人也要轉變就業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也應當願意到需要人才的基層去🐘,到最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地區去🤸🏻。這樣,大學生就業問題才能夠很好地解決👨🏼🍼。
研究生就業率首次低於本科生
前有博士生👩🏿🍳,後有本科生🚣🏿,夾在中間的碩士生就業顯得比較艱難。據廣東省教育廳最新的一項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06年底,廣東全省畢業研究生的就業率為94.37%,本專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6.16%(其中本科97.25%❤️🔥,專科95.57%)👨🦱,研究生就業率首次低於本科生和專科生。
有關人士表示👵🏽🚀,研究生就業難,主要受製於研究生就業期望值過高——希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工作更輕松的職位⚠️,多紮堆在人才資源豐富的中心城市,而不願意去有大量需求的邊遠地區;不少研究生對3000元以下的薪資不予考慮,大多數人都期望在廣州、深圳等珠三角地區覓得就業崗位。
而在用人單位方面♦︎,用人單位已不再盲目要求應聘者的高學歷,而更註重實踐經驗🙇🏼♀️。研究生雖然理論積澱較多🧘🏽,但實踐水平可能不如本科生和大專生高🧎。對於一些重能力重經驗的企業來說,研究生並沒有顯示出自己的優勢,特別是理科研究生更是如此👨🦰。一些研究生感慨:不少單位門檻越來越高,我們的薪水要求一降再降!工作難找,“皇帝的女兒也愁嫁”已成為碩士研究生們難以言說的痛。
“海歸”就業應更實際
洋文憑在職場上已經不像以前那麽吃香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國留學始終保持著高漲的趨勢。借出國搖身變為“海歸人才”衣錦還鄉,也成為不少人留學夢的終極目標👨🏼✈️。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隨機抽取的1500多個“海歸”樣本統計結果顯示,有35%以上“海歸”存在就業問題,40%“海歸”感覺自己的職業方向出錯。此外,留學成本使“海歸”心理期望值也過高🥕,使他們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人力資源培訓中心有關人士表示,在目前的就業市場上,重點是要找到工作🙍🏻♂️,作為用人單位,員工的留學經歷不是最重要的👯♂️。現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已經越來越理性,他們在選才時不單看學歷和身份“標簽”,更要求應聘者具備企業需要的才能。“海歸”在求職時要考慮自己是否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以為只要出國鍍了金🤌🏻,回來找工作不成問題的想法肯定是行不通了。
“人才什麽時候都受歡迎。”有人力資源專家提醒,出國深造要有的放矢。只有那些認清自己的職業方向👮🏽♀️,有真才實學🆖、國內短缺的“海歸”人才才會很快被發掘,得到學以致用、大展宏圖的機會🧎🏻➡️。而那些想靠出國“鍍金”找到好工作的人,很難經得起人才市場激烈競爭的考驗。(喻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