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事業歷來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3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巴黎愛麗舍宮同法國總統馬克龍會談時著重指出,今年是一個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年份🔱,要共同辦好中法建交55周年和中國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00周年紀念活動。
以周恩來、鄧小平為代表的留法勤工儉學生促成中法率先打破冷戰藩籬✏️🧡,實現歷史性握手,更為建國大業以及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下不朽功勛。習近平主席此次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充分展現黨和國家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和不忘初心的使命感來重視與發展留學事業🏋️♂️。
追逐尚儉樂學之旅
20世紀初葉,尚儉樂學在旅歐華工中蔚然成風。一戰爆發加劇歐洲人力匱乏困境,赴歐華工數量猛增🏫。華工學校學員“皆以勤工之積儲,為求學之資斧”🏊🏻♀️。
這股風尚的推動者是晚清重臣李鴻藻之子李石曾。他認為,“泰西諸國各有專長🕵️♀️,而發明斯理之毅力🫲🏻,與各類學問之博通,均以法人為最著”。鑒於孫中山的《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深受法國大革命以及法國啟蒙思想的濡染👼🏻👷♂️,1912年4月,李石曾等同盟會元老在京發起留法儉學會,提倡“苦學”🥛,由“輸世界文明於國內”而“改良社會”👨🏻🦰🧗🏿。
1915年6月💕,以“勤於做工,儉以求學🧗🏼♂️,以進勞動者之智識”為宗旨👫🏼,蔡元培、李石曾、吳玉章等旅法歸國學人組建留法勤工儉學會,在各地廣設預備學校,“發展中法兩國交通,尤重以法國科學與精神之教育,圖中國道德、知識經濟之發展”,如最早開辦的保定高陽縣布裏留法工藝學校、保定育德中學(今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附設留法高等工藝預備班。
各方民間力量競相宣介並招募學生🙆🏿♀️。因主張同誌“應該散於世界各處去考察”🤏🏽,毛澤東倡議成立的新民學會尤為踴躍👨🏻⚖️。一戰終結後,“勞工神聖”響徹神州,工讀主義風靡華夏🫶,自1919年3月17日首艘載有留法勤工儉學生的郵輪從上海啟航,兩年間🔓,先後20批1600多人赴法勤工儉學。生源來自19個省份🖖🏿,湘籍青年占1/5,湖南女子留法勤工儉學會開女性勤工儉學之先聲。時年54歲的湘籍女子葛健豪攜子女蔡和森、蔡暢以及未來媳婿向警予、李富春一並留法,被譽為“中國女界之創舉”🙍🏻♀️。對於毛澤東🧏🏼♂️🧑🏻🦳,“留學或做事”受製時局而兩難全🙎♀️,所以“應該受一種合宜的分配”🆘。新民學會會員74人,赴法勤工儉學者便有19人🚵🏿。選擇留守國內做事的毛澤東平生首度抵滬🫃🏽,只為送別赴法新民學會會員,之後又三度來滬為三批赴法勤工儉學生餞行。
點燃理想信念之旅
留學,是一場點燃理想信念之旅👆🏿🏋🏼。周恩來深信“社會主義之不可侮🐡,實已成了必然的趨勢”🪴,並深感“社會革命潮流東向✤,吾國又何能免”,遂於1921年在法國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介紹留德學子朱德入黨。自此,周恩來“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決地要為他宣傳奔走”🤚🏿。蔡和森“猛看猛譯”馬克思主義著作👱🏽,“覺社會主義真為改造現世界對症之方🔄,中國也不能外此”🧘🏽♂️,並在書信中向毛澤東系統地闡釋🙅。
1920年7月,蔡和森召集留法勤工儉學生舉行蒙達尼會議,第一次提出建立名為“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及其理論基礎。在建黨史上,身處中法兩國的毛蔡“二子”(楊昌濟語)協力建黨堪比“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成員鄧小平“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矢誌不渝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了70多年”。以42歲年齡赴法勤工儉學的徐特立感慨道:“自余觀之🛃,皆系自己抱負有遠大希望🧜🏿,實為吾國造平等自由之幸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在第一批留法勤工儉學生歡送會上,吳玉章闡明留法初衷:“現在世界的新思想、新科學及此次世界和平會議👨🏽🦲🧑🏽⚖️,皆在法國,諸君前往👐,不但能學得物質上文明🤌🏼🛌,並可養成高尚的理想👧🏽,將來歸國,以貢獻於吾國社會👝,必能為社會開一新紀元🧖🏼♀️,其功業自不可限量。”
為追尋救國救民真理,勤工儉學生“走東海🐤💟,南海👨🏼🏫,紅海,地中海🚂;一處處的浪卷濤湧🧖,送你到自由故鄉的法蘭西海岸”,周恩來如是說🦋。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身處“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留學人員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凝聚磅礴的青春力量。
砥礪鬥爭精神之旅
留學,是一場砥礪鬥爭精神之旅🤦🏻♀️。旅法華工“以工兼學”,即“作工之暇授以普通知識”(周恩來語)🫲。與之相比,勤工儉學生的“勤於做工”,所做的實為苦力,且時長如同全職。趙世炎被冠以“黃昏之賊”的謔稱🥷🏿,就是因為他只能映著工後的晚霞勤學馬克思主義著作。陳毅直言不諱道,“法國的工廠生活,是寄在資本製度的下面🛖,不容工學者有發展的余地,嘗感著一種迫我同化的壓力”,進而視“歐洲資本界”為“罪惡的淵藪”。
2014年春,習近平總書記首次以元首身份訪法🧒🏻⟹,首站即奔赴裏昂參觀裏昂中法大學舊址並為該校歷史博物館揭幕,面對陳毅當年的考勤登記表,睹物思人🍸👨🏻🦼➡️,思緒萬千⛄️。赴法勤工儉學賜予這群剛剛接受五四運動洗禮的熱血青年以開辟海外戰場的良機:反對北洋軍閥剝奪其生存權與求學權的鬥爭👳🏻,反對法國秘密借款北洋軍閥打內戰的鬥爭,反對裏昂中法大學特權化的鬥爭🚮。周恩來均撰文如實向國內媒體披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3️⃣,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需要有充沛頑強的鬥爭精神。留法勤工儉學生發動的三次大規模鬥爭,“爭回裏大”運動最為轟轟烈烈。蔡和森🕵🏻♀️、陳毅等104名勤工儉學生雖遭強製遣送回國,卻“在火熱的鬥爭中成長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正如毛澤東所言🫴🏼,留學猶如開辟陣地,“最好是一個人或幾個人擔任去開辟一個方面”,且“各方面的‘陣’”“都應該有去打先鋒的人”。周恩來曾說,“沒播革命的種子”5️⃣,豈能“盼共產花開”🤵🏼;“夢想赤色的旗兒飛揚”,豈能“不用血來染他”🏷。
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留學人員要加強鬥爭歷練,增強鬥爭本領🧑🏼🦰,永葆鬥爭精神,尤其與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分裂主義、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全球動蕩源和風險點展開堅決鬥爭👨✈️,在一棒接一棒的接續鬥爭中成長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弘揚天下大道之旅
留學,是一場弘揚天下大道之旅。睜眼看世界,既為中華謀復興,亦為天下謀大同。留法勤工儉學一方面力促中華民族“以世界大勢律中國”(蔡和森語),另一方面激勵中華民族把“眼光終須放到全世界上來”,共同分擔“全世界無產階級為創造新社會所共負的艱難責任”(周恩來語)。
在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開篇便以四個“歷史不會忘記”鋪展一幅縱橫百年的愛國之情🙎♀️、強國之誌、報國之行的瑰麗畫卷,明確留學事業初心之所在𓀝。正是當年留法勤工儉學生鄧小平1978年毅然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並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由此開啟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與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也正是這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同年作出擴大派遣留學生的戰略決策💬,推動形成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領域最多、範圍最廣的留學潮和歸國熱🩴。
今天🫸🏿,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互為激蕩,歷來和世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中國人民更須秉持天下為公,既要築牢互信的“堤壩”🚴🏻♂️🦸🏿♀️,也要樹立理想的“燈塔”。
留學人員堪稱中外人文交流的天然使者。中法人文交流恰似一股股涓涓細流,匯聚成中法友誼的江河🔵。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裏昂中法大學承載的中法友好精神一定會代代相傳📀🐙、發揚光大。
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巴黎舉辦《百年豐碑》雕塑揭幕式🔇、《留法百年》紀錄片首映式🤌🏿、勤工儉學圖片展開幕式💆🏽,再現百年偉績,以期牢記歷史使命🧘🏿♀️。身處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留學人員要踏著革命先輩負笈求學的足跡,肩負“一帶一路”倡議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神聖使命🚱,續寫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歷史的“索我理想之中華”奮鬥史🧎🏻♂️。
(作者:俞可 沈慧俊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