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寧波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融入實踐育人體系、融入校園文化,將德育工作落細🫅🏿🤭、落小、落實,引領學生成長成才🟣。
讓每面墻壁會說話
“不學禮,無以立”。儒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風範🎰。寧波象山縣丹城二中確立了“心儒雅、品自芳”的辦學目標🧌,開發儒雅教育校本課程🧹,開展“儒雅之行”實踐活動,打造優雅校園環境🧑💼,塑造儒雅教師,培養文雅學子。
“墻壁會說話、花草也賦詩💃🏿、設施能啟智💍、潤物細無聲”。走進寧波的中小學,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了德育的載體🧑🏽🏫,各級各類學校因地製宜🗡😄、因校製宜,走出適合自己德育工作的新路🫴🏿,呈現出了“一地一品🤲🏿,一校一策”發展態勢。
寧波還通過開展主題創建活動🧤,打造文化活動精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2006年開始,寧波市教育局將甬劇等文化藝術精品送進校園,目前已經累計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近千場。寧波市教育系統每年還舉辦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閱讀節、社團文化節等科技文化藝術活動🏃🏻♂️,活躍校園生活🔇。
按年齡段明確培養目標
海曙區教育局去年出臺了《海曙區中小學品格教育指導綱要》,明確中小學生在不同發展階段重點培養的12種品格素養,為不同年齡段學生提供符合身心發展規律的“德育大餐”。
寧波慈溪市杭州灣中等職業學校推行德育實踐活動周,每周安排一個班級輪流負責校園的衛生🦵、督查。每名學生都有兩本特殊的作業本:心律本和修身本👯⚠。給父母端杯茶🥸、洗次腳、送上生日祝福,類似的德育作業被一一記錄在冊。
“生命教育”是寧波市鄞州姜山中學的德育品牌🦇,目前已形成生命拓展、生涯規劃、生命價值課等多門實踐類課程。該校把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三級課程進行重新建構,構建“德性養成、智性發展、靈性培育——三性共融🪙,生命發展”的課程體系,形成了以體驗式生命教育、導師式學生發展指導、普及式健康與審美、實踐式科技教育、多元化生命課堂為主的生命教育“五大支柱”。
寧波市今年成立了德育發展研究指導中心、寧波市班主任專業發展指導中心和寧波市學科德育教研基地🥋🪰,搭建一體化德育工作平臺🔬。
“德育工作‘兩中心一基地’的成立是為全面對接和推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寧波教育綜合改革邁出的重要一步,通過其一體化的德育工作平臺🔟,將進一步發揮規範管理💚🕵🏿♂️、創新研究、業務指導和成果推廣的職能👳🏻♂️,推動寧波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寧波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朱達說👴🏻。
在實踐中選擇職業方向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近年來🕵🏼♀️,寧波中小學紛紛開展文化行走活動🧑🏽🚀,開展立體式學習。
“千年敦煌揚華夏,古隴絲路拓亞歐”。今年7月,寧波四中開設敦煌文化行走課堂🔎。在此之前,該校文化行走地圖上已經有了燕趙文化(東北、京津冀)、齊魯文化(山東)⚆🧓🏼、吳文化(江蘇)👗、越文化(浙江)😐、楚文化(湖北)、漢唐文化(陜西)等文化行走線路。
寧波積極拓展校外德育陣地,在全國率先推出“社會實踐大課堂”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體驗🏌🏿♀️,促進優良品德形成⚽️。全市建成社會實踐大課堂300多家,免費發放學生卡12.3萬余張🫲🏽,5萬余名德育輔導員全天候提供義務服務。
為了給學生提供專業、系統🪫、科學化的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寧波專門建立了學生職業體驗拓展基地。寧波學生職業體驗拓展中心以六大職業類型為依據🚂,開發了32個職業群200余個職業情境主題體驗項目,學生可以深度體驗各項職業🛌🏼🖕🏼,測試職業傾向,還能得到一份個性化的測試報告,獲得私人定製的職業規劃指導。
“通過知行合一、協同育人🍣,使德育工作開展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寬廣的平臺👧🏽,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朱達說。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