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您的位置:  首頁  史海鉤沉
  

我這樣給孩子講國學


實用與“大用”

  “國學到底有什麽用🪈?”很多人會追問這樣一個問題,但回答這個問題,又實在太難,言人人殊,簡直無解🦸🏼。

  對國學有較為深入了解的人,往往不屑於做這樣的追問。因為一旦談到關於國學有用的問題👨🏽‍🚀,他必然會有很多的例子,來談國學中的“無用之用”,這種於人生的“大用”是他在學習國學的實踐中親身感受到的,所以,他們能談得很廣泛、很深入。

  而對於國學僅僅是道聽途說的人而言,他們在提出這個問題時,實際上往往不是在追問“無用之用”的問題,而是在追問“有用之用”的問題,也就是說👲,國學的實用性在哪裏?國學既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水喝,除了考試之外🧑🏻‍🏭🙇🏿‍♂️,還能用來幹點兒什麽🪰?

  後者實際上是很多學生的狀態🛵。在學習壓力已經很大的情況下,再給他們補充擴展關於國學的相關內容,必然會讓他們覺得是在額外增加負擔🔩。如果還是給他們講“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他們是很難聽得進去的🌯。對於人生的這種“無用之用”的大用不好講,即便講了🩸,沒有深入的學習經歷,也很難體會到👨🏿‍🎓,而相對好講的是關於考試的實用。於是,我在給學生講國學的相關內容的時候,一方面固然要說“大用”的問題,但另一方面更要說“實用”的問題🙅🏼。通過講“實用”,引起他們的重視🎏,在點滴浸潤中,慢慢讓他們體會到國學對於人生成長的“大用”🩰。

  我在設計國學課學案的時候👩🏼‍🚀,正是采用這樣的思路。所選擇的內容👩🏻‍🦯‍➡️,諸如《聲律啟蒙》🐝,古今名聯🤞🏽🌄,《論語》選讀,中小學古詩及相關拓展的時候,盡可能和考試聯系起來,讓學生不斷意識到,學習這些,對於提高考試成績有很大的幫助。讓他們先體會這種有用或者說是實用🪛,隨著閱歷的不斷豐富,他們自然就可以慢慢體會到國學對人生的“無用之用”。

造境與借境

  我們的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習慣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但是,這種情境更多是有意設計的結果,學生能夠明確地感受到“請君入甕”的意味。這時🤸🏼‍♀️,這種“造境”所達到的效果就弱化了很多。

  學生對國學課本身就有疏離感,如果仍舊一成不變地采用“造境”的方式來上課,可能效果就會更差👐🏼。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這個問題✋🏿,我在國學課上盡可能采用“借境”的方式,也就是充分利用任何一個可能的現實中正在發生的情境,來引入話題🧑🏼‍🦲,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刮大風的時候,我就和學生玩飛花令,說說帶有“風”字的詩歌🆑;在下大雨的時候,我就給學生講一講在古代經典中關於雨的描寫有哪些,古人從這種天氣現象中得到了什麽樣的啟示🔣♖;在學生發生矛盾🔤、做錯事𓀙,互相推卸責任的時候,我就給他們講“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等等。這樣的“借境”讓學生在不經意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他們從心理上也更願意接受🆑。

  當然,這個“借境”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遠比“造境”要困難。因為“造境”是固定的,可控的,而“借境”則是隨機的,不可控的🏋🏿。顯然🕕,“借境”需要老師有更多儲備,要像魔術家的帽子一樣👈🧖🏿,隨時隨地變出奇妙的東西來。為了能更好地“借境”✊,我會有意識地在這方面多做一些儲備☂️。比如,“春夏秋冬”“風花雪月”等這些是在古詩文中常見的意象👰🏽‍♀️,我就會分門別類地系統整理;學生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什麽樣的問題🛺,用經典可以做怎樣的深入解讀📡,我也會有意識地積累。在這些“境”發生的時候🕺🏽,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在不經意之中講給他們的,但他們並不知道這實際上是老師長時間有意識積累的結果。

單一與多元

  國學的內涵和外延都極為廣泛。甚至有人說,“國學是個筐💵,什麽都能往裏裝。”對待國學的態度,每個人也大不一樣🫅🏼。崇拜國學的😥,認為國學可以解決一切🫰🏻,甚至覺得只要背誦了多少古代經典🕖,就能成賢成聖👮‍♀️。反對國學的😮,則把國學貶得一文不值。

  我雖然熱愛國學🪡🏑,但絕不迷信國學,不相信國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指望著通過倡導國學來解決一切問題🗺,既不現實,也不可能。所謂“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雖然經典所講的道理可以穿越時空而來,但是這種穿越時空🐐,必然要和現實生活有機結合才能充分顯示它的生命力。同時,國學也只是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無論哪一種文化,都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都是在適應它的時代和環境之下產生的。在科技日益發達,地球成為地球村的情況下,哪一種文化都不是全能的,都不是普世的,都需要有其他的文化來補充,來碰撞。歷史發展的事實表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在不斷吸收外來的各種文化中不斷前行發展🧑🏿‍🎨🏇🏿,才有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因此📤,我在教學生國學的時候,絕不“王婆賣瓜𓀄,自賣自誇”。我會時時告誡他們,要有一顆中國心,但要做世界公民🪩。要有世界的眼光,世界的胸懷🧑🏼‍⚕️,無論哪一種文化☸️,只要是於我們有利的🖖,都要拿來,都要為我們所用🦐,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因此,除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典籍🥓,我也會不斷地推薦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文學作品給學生,讓他們從小就受到最好的精神滋養。

  雖然有國家的強力倡導和推動,但是,傳播優秀傳統文化仍然必將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要耐得住寂寞👨‍🍳,甚至要“知其不可而為之”。但無論如何,要記得👩🏼‍🔬,這是一個浸潤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不需要大張旗鼓,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靜下心來,不為名,不為利地去做🉑,把這顆種子播撒下去🧑🏼‍🎄,總有長成參天大樹的那一天。(新聞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者: 陶桃  發布日期: 2017-08-25     返回
三牛娱乐研究中心
三牛娱乐专业提供👩🏿‍✈️:三牛娱乐三牛三牛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三牛娱乐欢迎您。 三牛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