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委發布《關於推進本市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的實施意見》,通過兩輪創建,加強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提高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目前🚅,上海已建設學區👩🏻🦯➡️🤺、集團190個👍🏼,覆蓋70%以上的義務教育學校➛,基本形成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格局。
近年來🕵🏿,學區或集團已成為地區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的重要抓手🤨,除上海外,北京、天津🚶🏻♀️➡️、溫州等城市也紛紛出臺了配套文件。本期👆🏼,周刊聚焦緊密型學區的發展路徑做一討論,歡迎大家的參與💃🏻。
——編者
近年來✍🏼,學區建設已經成為基礎教育領域提升區域辦學質量的一個有效抓手🦿。從實踐來看🐜,不少地區都已經建立了大面積、多學校參與的學區或集團。下一步🙌,就是要在學區廣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緊密型建設𓀍,形成組織更緊密🧑🏽🎄、師資安排更緊密🖐🏽、教科研更緊密、評價更緊密🆒、培養方式更緊密的學區🥪,辦出更多“家門口的好學校”。這既是促進學區深入發展的需要,也是進一步提升百姓優質義務教育獲得感的重要舉措。
以政府驅動為主導
加快緊密型學區建設
緊密型學區建設需要政府的引導🙇🏽🧑🏻🦲、支持與保障🦎。一方面,教育公平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緊密型學區建設是政府推動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學區內的中小學屬於基礎教育階段學校,需要政府加強頂層設計,為學區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首先✍️,充分發揮政府的核心領導作用,自上而下地高位推動改革走向縱深。以上海市為例,教委建立緊密型學區建設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市教委基礎教育處承擔✯,統籌協調推進緊密型學區建設工作🔕。整合各類行政資源,定期研討緊密型學區建設的成效及體製機製障礙,研究問題解決方案,深入推進緊密型學區建設🦸🏿♀️。
其次🙅,優化區域教育資源布局,提升學區效率👳🏻♂️。強行將相距較近的學校劃為一個學區,其效果很可能適得其反。緊密型學區建設要求各區依據行政區劃、人口布局、優質資源分布等因素👏🏼,結合已有的學區分布,進一步優化學區布局。
那些學校數量本就稀少的郊區,以小型學區為主,成員校基本涵蓋了區域內的所有學校,不宜再進行重新劃分。而學校數量較多的市中心區域🙋🏿,可綜合考慮各校的教育資源配置水平和空間分布⟹,以優質校為中心👫🏻👨🏿🔬,在其周圍領域尋找距離適宜的薄弱學校共同建立學區⏭,通過小範圍內緊密的資源共享逐步促進更大範圍內的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最後,為推進緊密型學區建設,需要建立並完善一系列配套性的保障製度。建立專門的學區經費使用管理製度。拿出專項經費支持緊密型學區建設🫳🏿,重點用於學區整體辦學所需要的課程建設、場地設施、專業資源引入、展示交流等項目支出🧛🏽♀️。
適度傾斜性的獎勵支持製度🪧9️⃣。如各區在區域範圍內🚴🏿♀️,統籌解決緊密型學區創建所需編製。在評定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等職稱、榮譽時🧵,向學區內經常性流動、承擔帶教任務的教師傾斜🤹🏿♀️。
建立捆綁考核的學區評價製度。評價內容上🤦🏻,把每一所學校的發展進步作為對牽頭校校長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把參與學區共建作為對其他成員校校長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賦予學區相應的考核評價建議權,有條件的區可賦權牽頭校對其他成員校進行年度考核。同時📓,建立可量化的評價指標🏊🏼♂️,提高評價的可操作性。
例如,上海市文件規定,同學段學區每年教師交流輪崗人數應達到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10%-20%☢️,跨學段學區每年教師交流輪崗人數應不低於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5%,其中骨幹教師比例均不低於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
對學校推進緊密型學區建設工作的考核比重。強調以評估結果作為學區改進提升、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作為命名區級緊密型學區和市級示範性學區的依據🦜👨🏻🦲。
以緊密型學區為載體
推動教育管理模式變革
學區是對現有教育組織結構的一種調整和優化💁🏽♀️,是以學區為單位進行自主配置教育資源🧑🏻🦲、自主辦學的小型教育“自治區”🛁。長期來看,緊密型學區應以學區為載體,逐漸推動教育組織管理模式變革,實現從學校聯盟性質的辦學向更加全面的學區製度變遷👶🏽➿,充分發揮學區在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中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並完善學區章程,強化學區作為一個組織的職能。學區章程基本內容應該包括內部管理機製和運行機製、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學區與家庭及社區的關系等,特別要細化學區資產如何借入借出、學區共享課程的設置、學區專項經費的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內容👬,實現學區內部的依法治教。
其次,在政府主導的前提下,給予學區更多的管理自主權📱。學區作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試驗區,應在人事管理、資源配置、課程設置等方面獲得一定的自主權,以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為教育治理方式的作用💆🏻💂🏿♂️。可根據學區的績效表現給予不同程度的自主權。對那些辦學水平突出🏟、校際發展均衡的學區可賦予較多的自主權👨🏻💻,以建立更加緊密的學區組織。
同時,尊重校長、教師、受教育者等各利益相關方的權益📊,健全學區內部民主製度。學區建設中,強調加強學區幹部隊伍建設,提任或轉任學區成員校校長應事先聽取學區牽頭校的意見📝🙂↕️。學區內骨幹教師的柔性流動機製、資源優化配置方案等關於學區發展的各項重要決議都要事先征求家長意見。
學區各成員校應切實關心參與學區活動教職工們的物質需求,力所能及地解決好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等問題🤜。通過新聞媒介加以宣傳,擴大學區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成員校的歸屬感。
以成員校關系為抓手
形成愈發凝聚的學區文化
緊密型學區的建設離不開學區內部各成員校的通力協作,需要激發各成員校的活力,實現管理、師資、課程🧗🏼、文化上的互通互融⚒👴🏽。
首先,完善學區內部的信任機製🏄🏽♀️。建立維護成員校信任的學區製度環境,進一步細化各項主體行為規則🚶♀️➡️,對於學區內部的欺詐行為,尤其是涉及資源共享方面的不合作1️⃣、違約等行為🥂,必須予以懲戒,必要時可以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反映。這一方面是提升學區績效的重要保證☂️🦶🏿,另一方面也是為學生做出誠實守信教育的表率。
其次👩🏻🦽,建立高效的學區溝通機製🐺。一是豐富溝通的途徑和方法。通過教學研討會、親子運動會等各種方式,建立更多的交流機會🎵。除了讓成員校的領導和教師相互交流教學管理方面的經驗👨🏼🔧😂,更要讓成員校的學生、家長交流互動、增進彼此了解🧗🏼♂️。二是指定專人處理學區內部的協調事宜🫂,將學區內的溝通協調任務落實到具體的個人📧🔰,由其具體負責建立溝通渠道、定期或不定期地與成員校開展溝通👨🏿🌾、處理學區糾紛、監督各方行為等⛹🏼♀️。
最後⇾,強調學區品牌文化建設。學區品牌是成員校師資配置、學生素質、教學質量、服務水平等各方面的綜合👨✈️🏌🏼,是學區緊密程度的重要標誌👰,能提升學區各校對優質師資和優質生源的吸引力。
通過共建名校長名師工作室、特級教師流動站、骨幹教師研修共同體等方式🧑🍼,促進學區內幹部教師專業發展、素質提升📆;通過建立學生活動、家庭教育指導😵💫、課後服務聯合運作機製,整體提升學區學生成長和家校合作的水平🧑🏭;通過學區品牌的創建與優化🦎,吸引更多社會組織的加入及經費的支持👩👧。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